专题1: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28 旨在提高学业成就的 0.23
59
组织者
29 新数学知识课程
0.18
57
30 生物学初探课程
0.16
56
31 同质群体
0.10
54
32 班级大小 33 编程教学 34 电视教学 35 人云亦云式教学-
0.09
54
-0.03
49
-0.05
48
-0.12
45
效果量:描述接受过此种介入因素的学生与没有接 受过此种介入因素的学生相比平均说来获得了多大
为什么会发生这 访谈、因素分析、
种现象
实验、比较
在不同的环境中 实验 将会发生同样的 现象吗
指导实践
抽象、历史、文 献、比较
三、教育科研的方法体系
量的研究
调查研究
测量研究
实验研究
述现象) (确定关系) (验证因果关系、
推广迁移)
(描
定量分析
提升理论
质的研究 观察研究 访谈研究 文献研究
定性分析 理论提升
借助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研究的类型
1.描述性问题 描述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客观反映。许多研究都涉及
对自然和社会的描述,如对形式、结构、活动、变 化以及现象之间的关系的描述。通常只涉及一个变 量。 研究方法:观察、测量、调查。
例如: 高中学生报考理科的人数比率是多少? 城市小学毕业生识字量是多少? 中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程度如何?
3.因果性问题 采用人为介入干预因素的方法,探讨原因和结果
之间的关系。涉及两个或多个变量,一般采用实 验方法。 例如: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 个别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逻辑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阅读能力对学生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
一个干预研究的例子: 赫伯特·沃尔伯特与他的同事研究了近3000例涉及
0.33
63
19 个别辅导
0.32
63
20 适应学生个别需要的数 0.32
63
学教育
21 新学科课程
0.31
62
22 教师的期望值
0.28
61
23 家庭作业量
0.28
61
24 社会经济地位
0.25
60
25 计算机辅助教学
0.24
59
26 同龄人群体
0.24
59
27 由易而难的课程安排 0.24
59
3. 温忠麟. 心理与教育统计.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4. 金瑜. 心理测量.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1、什么是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法是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的量化研究方法 ,是研究者依照标准化的程序设计好反映调查目的和调 查内容的一系列问题的问卷,分发或邮寄给与研究事项 有关的的人员,请其依照填答说明据实回答,也可在指 导者的指导下当面填答或访问填答的方式进行,然后对 问卷回收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果的 方法。
3、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
确定调查课题
建立研究假设
编制调查计划
准备阶段
组建调查队伍
设计调查指标
设计问卷
进行试调查
教育研究等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 人,人与人是有个 体差异的,而且研 究者与被研究者都 有自己的价值观, 研究会出现主观偏 见,得到的结论具 有相对性。
自然科学研究的对 象是物,物体具有 相对稳定性和不变 性,研究借助于科 学仪器或逻辑推理, 个人价值观无法介 入,得到的结论具 有客观性。
成效。
百分位数:表示低于该生原始分数的被试占全体 被试人数的百分比。
例如,“强化”这一介入因素的百分位数为88, 表示接受过强化训练的学生(即在某一学习成绩 排名上占据第50百分位数的学生)平均说来所取 得的分数等同于没有接受过强化训练的、在该学 习成绩排名表上居第88百分位数的学生。换句话 说,通过强化训练,学生通常会从第50百分位数 上升到第88百分位数。
四、教育研究方法认识论
(一)客观现实与建构现实
2.相关性问题 研究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以及联系的
密切程度。这种研究也包括预测性研究,即依据在 早先的X时间内所获得的信息,对某一现象将在Y时 间内发生作出预测。
例如: 学生的智力与学业成绩有关系吗? 家长的社会地位和学生的道德品质有联系吗? 小学生识字量与语言学业成绩相关吗? 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因果比较研究。
问卷调查作为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之一,被广泛地 应用于学术调查研究当中。
2、问卷调查法类型
根据调查方式分类:可划分为送发式问卷调 查;邮寄问卷调查;网上访问问卷调查;电话访 问调查;和座谈会问卷调查等。
根据填答的方式分类:可划分为自填式问卷 调查和访问式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者对问卷的控制程度:可划分为结 构型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型问卷调查
8 阅读实验
0.60
73
9 班级气氛
0.60
73
10 当面辅导
0.57
72
11 家庭介入因素
0.50
69
12 适应学生的指导方 0.45
67
法
13 导师制度
0.40
66
14 教学时间
0.38
65
15 家庭环境
0.37
64
16 对学生科学兴趣的重视 0.35
64
17 高难度的问题
0.34
63
18 诊断式规范性方法
问卷调查
分析任务 收集资料
讨论 分配任务 形成初稿
修改 定稿
什么是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类型 问卷调查一般程序 问卷设计的注意要点 问卷调查简史 问卷调查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威廉·维尔斯曼. 袁振国译.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年.
2. 梅雷迪斯·高尔. 许庆豫等译. 教育方法研究导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
4.解释性问题
解释指理论的提升。所谓理论,是指就结构体系 及其各结构间相互关系法则对某一系列现象进行 观察所作出的解释。
理论形成的两条路径:
提出或建构理论
证实这个理论
观察现象或数据
归纳形成理论
二、教育研究的水平
研究水平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直觉观察水平 探索原因水平 迁移推广水平
理论研究水平
发生了什么现象 调查、观察、测 量、相关性
介入因素或潜在介入因素的个案,这些介入因素的 引入旨在提高学生在诸多学业成就中的成绩 。
序号
方法
1 强化
2 加快馈
5 科学基础知识学习
6 家庭作业的改进
7 合作式学习
效果量 1.17 1.00 0.97 0.97 0.81 0.79 0.76
百分位数 88 84 83 83 79 79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