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文艺编导 大纲

电视文艺编导 大纲

精心整理第一章电视文艺的初创与成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我国电视文艺节目在电视初创期的发展状况以及电视文艺节目基本形态的面貌、成型原因。

对我国电视及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规律有一个基本认识。

三、考核知识点
1.电视文艺节目初创阶段的发展特点
2.电视文艺节目多样化形态的成型原因
3.文革期间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的工作状况
四、考核要求
1.
2.
3.
1
1
第三章电视文艺的栏目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论述了电视文艺节目栏目化的涵义及其发展的轨迹,并且从文艺栏目的发展中全面表现电视文艺整体的历史进程逻辑。

于是在学习本章的同时,要充分理解基本线索和进程,而且还要注意对一些经典栏目进行的分析,找到栏目创作的规律。

三、考核知识点
1.电视文艺的栏目化的含义以及意义
2.文艺栏目的“大众化”与“市场化”的表现
3.栏目的基本形态
四、考核要求
1.电视文艺的栏目化的含义以及意义
识记:“栏目化”的两层涵义。

代表性的综艺节目的出现、发展及其重大意义。

领会:综艺栏目的出现和发展。

文艺栏目的专业化。

综艺栏目的结构。

简单应用:综艺栏目的节奏表现
2.文艺栏目的“大众化”与“市场化”的表现
识记:“大众化”与“市场化”
领会:文艺栏目的“大众化”与“市场化”表现
综合应用:“大众化”与“市场化”背景下文艺栏目的转变
3.栏目的基本形态
识记:制片人制
领会:制片人制与导演中心制的区别及对节目创作的影响
简单应用:栏目的内容形式设计
第四章
础。

1
2
3
1
2
3
综合应用:电视化文艺作品的创作方法与手段。

第五章电视文艺晚会的成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论述了电视文艺晚会的概念及发展过程,特别针对了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综艺电视文艺晚会,并探讨了晚会的创作观念和手法。

同时还要注意相对于“综艺”的多、广和杂,专业化的晚会也逐渐占据人们的视野。

要注意把握各类大型晚会的创作规律。

三、考核知识点
1.电视文艺晚会的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晚会的意义。

2.《同一首歌》的发展以及带来的启示。

四、考核要求
1.电视文艺晚会的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晚会的意义
领会:电视文艺晚会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电视文艺晚会的栏目化。

简单应用:1、春节晚会的创作规律。

2.《同一首歌》的发展以及带来的启示
综合应用:1、春节晚会创作的特殊性。

2、《同一首歌》的成功给其它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带来的启示。

第六章电视艺术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述电视艺术片发展的历程,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电视艺术片的不同类型及其审美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
1.电视艺术片的类型。

2.电视艺术片各个类型的艺术特点。

四、考核要求
1.电视艺术片的类型
2.
1
2
3
1
2
简单应用:音乐电视的画面设计
3、电视文艺专题内容形态的演变
识记:电视文学节目的现状
领会:电视相声的特点
综合应用:纪实性电视文艺专题片的创作特点
第八章电视戏曲节目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戏曲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及表现形态,
三、考核知识点
1.电视对戏曲节目的影响
2.电视戏曲节目的类型及特点
1.电视对戏曲节目的影响
识记:电视戏曲节目的分类特点及其内容
领会:戏曲与电视如何连接在一起的。

简单应用:戏曲节目在电视化空间下的生存,戏曲节目应对新媒体的环境。

第九章电视文艺的社会化和产业化趋势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着重阐述了电视的内容社会化以及经营的逐步产业化,学习本章除了要了解基本的概念特点以外,对赛季节目特点的掌握以及国外电视节目对中国电视的影响是重点和难点。

三、考核知识点
1.电视文艺节目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的特性
2.赛季节目的发展特点
3
1
2
第十章
1
2
1
2
识记:电视对音乐的拓展
简单应用:舞蹈转播的原则
综合应用:各类文艺本体的如何在电视中扬长避短。

第十一章电视文艺编导概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们应该了解电视文艺编导的基本概念,并懂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文艺编导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知识。

三、考核知识点
1.编导的定义
2.电视文艺编导的素质
3.电视文艺编导的知识结构
1.编导的定义
识记:电视文艺编导的工作内容。

2.电视文艺编导的素质
识记:文艺编导的个性特点、知识结构。

领会:电视文艺编导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简单应用:电视文艺编导政治素质的体现
3.电视文艺编导的知识结构
简单应用:电视文艺编导对生活的观察、经验积累
综合应用:电视文艺编导的领导组织才能。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
点。

2
节目制作实践中的问题。

3、要理论联系实际,将课程内容与电视节目制作实践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深刻领会教材的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试者将识记、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试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

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

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试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八种电学系统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试者引向猜题押题的歧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领会占20%;应用占6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

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3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10%。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为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见本大纲附录。

5、根据教学及学生情况的变化,本课程还考虑是否采用撰写论文的考核方式,届时酌情处理。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简答题
1
2
3
1
2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