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电视文艺编导1

广播电视文艺编导1

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第一章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第一节广播电视媒介的渊源P4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无线广播电台,也是第一个获得美国联邦政府所发的实验执照的广播电台是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KDKA广播电台。

1817年,瑞典的布尔兹斯发现了具有光体物质的“硒”。

1873年,英国人约瑟夫.梅发现“硒”具有广电转换能力,在理论上说明可以利用电讯号传播图像,这是最早提出的电视传播原理。

P6 1936年英国在伦敦市郊的压力山大宫开办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并与1936年正式开始播放电视节目,这是世界电视史的重要里程碑。

1953年4月20日,英、法、德3、荷、比五国第一次试办电视联播节目,1954年美国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P8 1973年5月1日,我国彩色电视实验广播开始。

10月1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转入正式播出。

至此,我国彩色带式广播开始形成。

P10 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于1929年在英国试播,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是1930年英国播出的《花言巧语的人》。

P20 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开始对电视设备作实验播出,播出多幕电视剧《花言巧语的人》。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P23 1958年6月15日,背景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到1966年2月26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时长两个小时的电视剧《焦裕禄》,直播电视剧走完了其发展历程。

期间产生了我国第一部电视诗剧《火人的故事》,第一部电视小品《穿花布拉吉的姑娘》,第一部较长的电视剧《新的一代》。

第三节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嬗变P30 中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主要遵循“五分法”,共分为五类,即新闻节目、文艺节目、体育节目、社教节目、服务节目。

中国的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了:节目—栏目—频道/频率专业逐步过渡的这一路径。

●选取一个广播或是电视节目,研究和解读其结构特点,分析其类型特点●选取一个电视栏目,分析其结构布局,总结其所体现的编导思路及传播意图。

第二章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职能第一节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职业特征P44编导的职责通常包含或关联着五种岗位,即:编剧、编辑、导演、导播以及(在栏目性节目中从“编”到“导”一体化的大的)“编导”。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制片人”编剧与编辑的区分有两点:一是编剧直接创作作品,而编辑则是修改、加工别人的作品;二是尽管脚本是电视文艺节目产生的基础,但它只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编剧完成脚本创作之后一般不再干预其他生产环节,而编辑则是贯穿节目生产的始终,处在节目生产的中心地位。

P68●“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工作职能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选取一个电视文艺节目,分析其元素构成及所体现的编导传播意图。

第三章广播文艺节目的类型和特征第二节广播文艺节目的变现特征及编创原则P78 广播文艺节目的传播特征1.包容性传播特征广播文艺节目遵循现实主义原则,其所传播的内容大都关注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等内容。

在各个艺术形态内容相结合过程中,尤其在构成节目,在叙事时多以“生活流”的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

既无骇人听闻的大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情结,更无狭路相逢的戏剧性矛盾冲突,通常是用导演、或某个人物通过听觉感受和心理体验来推动节目的进程和发展,力图避免创作主题思想情感对艺术形态本身的过渡干预。

2.大众性与渗透性传播特征第三节传统广播文艺类型——广播剧P85广播剧创作的主要分工:1.配音:利用声音塑造和饰演角色的演员,也指为电视剧、电影、动画电影中角色塑造声音的演员。

2.策划:策划不仅是在广播剧创作前出一个想法,而是要参与整个广播剧的创作及构思。

策划者在创作前期工作提出故事结构、发现剧本或争取一个好的剧本的授权。

二是召集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创作人员,最后策划者还要参与整个剧的风格把握,运营并推出播出平台和市场。

3.编剧:主要是参与编制或者根据自己已有的故事改编剧本的人或团队。

4.导演:在理解剧本的基础上,参与选取演员,构建创作各个部门的团队,提出声音、音乐、音响的总体创作构想,并向创作团队阐述清楚创作意图、创作要求。

5.后期制作:是将配音演员已经分别录好的不同角色声音,业内也称干音,依照剧中人物关系、剧情关联、叙事结构进程,加以集合制作合成到一个音频里,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上音乐音响形成完整的广播剧效果。

6.平面包装设计:制作广播剧的宣传海报,存储介质外包装封套等需要相关图片。

P100选取一部网络广播剧,分析并讨论其结构设计有哪些特点?第四章广播文艺节目编导第一节广播文学节目编导P102 广播小说:它是经过广播化精心处理,而又基本保持小说原本风貌,以诉诸听众声音形象的广播文艺节目。

目前各个广播电台的广播小说节目通常分为两种类别形式:一类是短篇小说广播;一类是中、长小说连播。

第五章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特征与编创原则p127第一节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及分类电视文艺节目是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主客观世界,通过电视声话语言,发挥电视本体特性,塑造鲜明的屏幕艺术形象,给电视观众以认知、娱乐、教育、审美四位一体的综合艺术享受的电视节目类型。

所谓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

针对广义的“电视文艺节目”,《辞海》对“文艺”一词的词条释义如下:文艺作为名词,其所指的是“文学与艺术的统称”。

由此看来,电视文艺节目的泛称意义上是指“电视文学与电视艺术的统称”它涵盖了电视屏幕上的一切电视文学艺术样式。

它主要是指人们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电视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并给观众以艺术的审美享受的屏幕艺术形态。

狭义上的“电视文艺节目”主要是特指那些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对舞台上、演播室内演出的各种文艺作品形态,以及各类文艺活动进行二度创作。

使得通过带式二度创作的艺术作品,既保留原有艺术审美价值,同时又充分发挥电视特殊的艺术功能,成为有别于舞台上和演播室演出的各种艺术以及各类文艺活动的一种新的艺术品种。

简而言之,所谓的“电视文艺节目”,主要是指那些运用先进电视技术手段,对各类文艺样式进行电视艺术的二度创作,既保留原有的文艺艺术价值,又充分发挥电视的特殊艺术功能,给电视观众以新的文化娱乐和审美情趣享受的电视屏幕形态单元。

它是通过电视传播媒介播出的各类文艺节目的总称。

依据电视节目的实用性划分:1.一般型,它为广泛的社会、人群服务。

2.综合型,这是一种“杂志”型的电视节目,既可以是文艺节目的种群综合,也可以是新闻节目种群的综合。

3.专题型,具有特定内容范畴的电视节目,如《走近科学》4.对象型,以某一部分观众为对象的电视节目,如《倾倾老百汇》。

依据目前电视屏幕上已经涌现的电视文艺节目的客观实际,依据制作、播出方式分为十类:1.电视综合文艺节目,根据总体构思需要组合、编排杂志型、综合型、比赛型的节目。

如相亲节目、选修节目职场节目。

《天天向上》2.运用电视化手段创作、加工、编辑、播出的各类文学节目。

如电视小说、电视散文、带式诗、电视散文诗、电视报告文学等。

3.电视文艺专题片。

是指以文艺活动、文艺人物、文艺现象、文艺热点为中心题材围绕一个统一主题而进行的电视专题节目,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欣赏性、知识性。

《4.电视戏曲节目。

就是利用电视编排、制作的戏曲节目。

《南腔北调》《戏剧大舞台》5.电视曲艺、杂技节目。

以曲艺和杂技表演为基本素材,运用电视技术和传播方式,通过电视技术的特殊艺术处理所构成的电视文艺节目。

《曲苑杂坛》6.电视音乐节目,包含音乐电视(MV)类型。

电视音乐是电视与音乐结合而成的文艺样式,即以音乐为基础利用电视化手段配以画面而成的电视音乐节目,其主要特点是可以看也可以听。

音乐电视是音乐节目形态,就是将一首歌的演唱用电视的手段制作出来,使之有声有色。

《中国名曲欣赏》7.电视舞蹈节目。

电视诗舞蹈的载体和媒体,担负着舞蹈的传播和二度创作。

《舞林大会》《舞林争霸》《中国好舞蹈》8.电视竞技娱乐节目。

《武林风》《极速前进》9.集锦性、选粹性的编辑类节目。

《艺海星河》《广告文艺大观》《优秀小品集锦》10.影视戏剧类节目P134 电视文艺节目的审美特征:1.电视文艺节目具有丰富的艺术性;文艺节目不同于新闻节目,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艺术性。

文艺节目的艺术性体现在它的形象上,电视文艺是用画面和声音结合塑造形象,通过艺术形象,生动、逼真的描述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变化,反映社会多姿多彩的各个方面。

2.电视文艺节目具有近距离现实性和文化性;它是通过电视化思维和电视的技术手段加工、选择和重新创作,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并赋予它新的现实意义。

电视文艺的现实性首先集中体现在它的题材上,电视文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艺术形象传播舆论,影响公众舆论。

电视文艺的现实性体现为突出和强调文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3.电视文艺节目具有广泛娱乐性;它用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去吸引观众,使人赏心悦目,并产生愉悦感。

第三节电视文艺节目的基本编创规律和编创原则P143 电视栏目的主要特征也是他的传播优势,包括:1.关注内容的持续、系统性。

2.如片头logo标示、开始曲、色彩图形及变化方式、变化频率,时间,时长等。

3.关注现实的综合性。

4.互动性,包括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P145电视文艺栏目的编创策略1“匹配观众”的编创策略;这个编排策略是以“受众视角”,逆向推演的一个思路。

就是文艺编导在选择栏目题材内容,制定栏目制作,编排结构时,应该充分考虑栏目类型与可能收看的人们,在生活周期中各个节目相匹配。

2.“竞争性编排”创作策略;即同一时段采取“差异化”做法,你提供音乐类内容,那么我提供“百老汇戏剧”通过完全不同竞争方的节目内容去吸引竞争方的观众。

3.“沿袭效应”编排创作策略;沿袭效应主要利用观众的持续关注心理,当观众特别关注或喜欢某类电视节目时,他们在看完这个节目后,如果后面的一个节目仍然把他们作为主要的目标观众,内容符合他们的兴趣,那么他们会继续关注。

4.“搭帐篷策略”编排手段;指用一个强档、热门节目拉抬其前后节目的收视率,形成中间高、两端低的形态。

这个编排策略可以借鉴应用于“串接式”电视文艺节目。

5.导入策略编排;是指把一个处于强势地位的节目安排在同类目标观众的弱势节目前。

应用到电视文艺节目中,文艺编导要强化设计对观众兴趣点的引导。

6.“吊床策略”编排;指用两端的两个强势节目把中间一个弱势节目的收视率带动起来,拉高其平均收视效果的峰值。

在电视文艺节目编排制作的过程中,可应用观众的收视期盼,在某个单元环节前后安排趣味性更强的文艺节目内容。

●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如何界定?●目前关于“电视文艺节目”如何分类,依据标准有哪些?●任意选取一个“电视文艺节目”分析并讨论其类型特点?第六章电视综艺节目编导电视综艺节目:所谓电视综艺节目是指将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竞技游戏和魔术等艺术形式融合电视化的技术手段加以再创作的节目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