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尔山开发生态旅游的调查研究

阿尔山开发生态旅游的调查研究

阿尔山开发生态旅游的调查研究中共阿尔山市委员会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现代人类已经认识到,面对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人口膨胀、耕地减少等前所未有的危机,不能再单纯地对自然环境进行“亡羊补牢”,而应该主动创造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文明发展模式。

兴安盟委、行署顺应这一发展形势,在2008年盟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建设“绿色兴安”的发展理念,确定了要把我盟建设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防线和适宜人居、适合绿色产业发展的“生态园”的奋斗目标。

阿尔山作为兴安盟旅游业的龙头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的亮点,对环境的依赖更为明显、更为直接、更为迫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阿尔山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我们将以绿色生态为底色,着力打造充满健康元素、彰显环保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被经济学界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

在我国,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年增长率达30%以上。

一、阿尔山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阿尔山的旅游资源集原始性、自然性、神奇性和多样性于一身,堪称林瀚、草丰、石绝、池奇、泉神、湖秀、雪美、水碧,完整地保存着优良的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环境。

其中最为典型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罕见的矿泉资源。

阿尔山市辖区内已发现分布着四个大的矿泉群,经专家初步查明大的矿泉有76眼之多,小的不计其数,是世界第二大功能型矿泉群。

这些矿泉集饮用、洗浴、治疗于一体。

对各种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及心脑血管疾病和肠胃疾病有特殊的疗效。

而可做饮用矿泉水开发的“五里泉”、“望远山泉”等。

泉水中富含偏硅酸,并含有锶、锂等人体必需的十三种微量元素和全部宏量元素。

天然的火山博物馆。

阿尔山火山群又称哈拉哈火山群,是大兴安岭地区重要的火山群之一。

火山群集中的区域面积达3500平方公里,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其中有50余个火山锥,上百个火山丘,7个高位火山口湖(天池),数十个熔岩堰塞湖,著名的有松叶湖、杜鹃湖、乌苏浪子湖、鹿鸣湖以及多姿多样的熔岩地貌。

堪称天然的“火山博物馆”。

中国最好的冰雪资源。

阿尔山每年10月初形成有效降雪直至次年的4月份。

这里雪期长、雪质好,积雪厚度平均超过350毫米,加上特殊的山形地貌,为开展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

来华考察的奥地利著名滑雪专家奥匹兹对这里的雪资源赞不绝口,称之为“东方的瑞士”。

冰雪与城市、冰雪与温泉、冰雪与森林的完美结合堪称绝配,倍受国内外滑雪人士的称赞。

广袤的森林资源。

阿尔山地处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有林地面积6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绿色植被率达97%,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云杉等,木材总蓄积量4000万立方米。

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阿尔山市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仅哺乳类动物就有5目12科30余种,禽类有12目19科40余种,其中金雕、黑嘴松鸡等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共有57科190属269种,其中食用价值高的有蕨菜、广东菜等,药用植物有黄芪、结梗、掌参等104种,食用菌类有猴头、紫花脸蘑等。

走入阿尔山,就走进了天然壮美的动植物园。

独具魅力的旅游文化资源。

阿尔山旅游文化独具魅力,历史文化、圣泉文化、冰雪文化、林俗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阿尔山独具魅力的旅游文化集成。

阿尔山温泉文化的核心是关于温泉的历史传说,泉水的疗效,治愈的病例,传统洗浴与现代洗浴方式及理念的对比与融合等;冰雪文化主要体现现代人的运动与休闲的理念;历史文化是以成吉思汗征战史为主题的蒙元文化和二战遗址文化;林俗文化则是林区历史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积淀,是林区生产生活历史的一个缩影。

优越的避暑环境。

阿尔山地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蒙古四大草原交汇处,属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3.2℃。

世界旅游业发展潮流崇尚的阳光、空气、绿色三大要素非常完备,尤其是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非常高,外国游客赞誉“空气都可以罐装出口”。

二、发展生态旅游是阿尔山的必然选择阿尔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度令阿尔山人引以自豪,是全盟最能拿得出手、与其他地区最有可比性的资本。

事实上,阿尔山的生态环境已经在发生潜在的变化。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阿尔山近两年降雨降雪明显减少,正常年份降雨量均在450毫米以上,2006年则减少为381毫米,2007年为312毫米;阿尔山正常年份降雪量为20毫米,而2008年(2007.12――2008.2)是阿尔山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雪最少的一年,降雪仅为9毫米。

几年来城区地下水位下降很快,以前自涌的温泉,现已需要用水泵辅助。

这是大自然给我们发出的一个警示,阿尔山的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潜在的危机。

阿尔山地处寒温带高纬度地区,土壤层很薄,生态相对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困难。

所以说阿尔山不能再盲目乐观,应该重新审视生态环境,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阿尔山无论发展何种产业,都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支撑,必须摒弃“一把斧头养一户”的落后观念,树立“放下斧头当导游”的新思想。

三、阿尔山市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1、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点)我市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既有冰雪、森林、温泉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又有二战遗迹、林区生产生活等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但由于规划设计和开发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生态旅游资源或处于规划设计阶段,或处于项目招商阶段,接待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点)太少。

比如银江沟景区,具备温泉、湿地、绿草、森林绝佳组合,又距城区、机场、公路铁路最近,是我市未来打造城市与景区闭合圈的亮点,但苦于投入不足至今还没有开发出来。

2、生态旅游形式单一,参与互动性活动馈乏由于我市的生态旅游景区(点)功能不足,游客在各景区景点也只是走马观花,基本上都是进入景区看一看,出来温泉洗一洗,然后打马回城。

都是以观赏为主,参与互动性的活动较少,特色不明显,不利于生态旅游业向高层次和规模化进一步发展。

3、宣传促销力度不强,难以形成旅游热点生态旅游业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尚处于成长期,除了加大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外,更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趣向,宣传促销工作尤为重要。

我市在旅游外宣上,十多年来,确实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积极参与各省市、各地区、各种名目的旅游推介活动;积极与央视、旅游卫视、莲花卫视、搜弧、新浪等国际国内主流媒体合作,确实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2007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达34.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2.76亿元,与1996年建市之初相比,分别增长12.8倍和105.2倍。

但游客单位个体消费额、逗留时间、收获值、评介美誉度等,与成熟生态景区相比,还差得很远。

导致景区景点的知名度不高,难以形成旅游热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无法达到有机的统一。

4、交通不便,成为制约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景区外通道条件随着机场、乌兰浩特——阿尔山一级路、白城——阿尔山铁路的新建或改造完工,将会得到极大改善,但景区内公路是在原林业运材和防火路基础上改建的,等级过低,加上旅游公交专线尚未建立起来,一到旅游旺季,车辆进也难、出也难;景区内各景点之间跨度过大,导致游人的兴奋点难以持续,易于疲劳,存在“游长旅短”的问题。

四、阿尔山生态旅游开发对策(一)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环境地位。

阿尔山建市以来,即确定了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通过认真总结多年的实践成果,确立了“生态立市、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口岸旺市”的发展战略,无论是旅游产业开发,还是绿色农牧业、环保工业、口岸物流建设,都要以生态为先导,由始至终都要贯彻绿色理念。

把绿色生态作为阿尔山的立市之本,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以保护温泉、火山地貌、原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为核心,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水系、大气、湿地为重点,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四期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加强林政管理和护林防火工作。

逐步完善各景区环境保护措施,实现核心景区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所有新、改、扩建项目都严格执行环保前置审批规定,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发生。

并坚定不移地推进退耕禁牧、还林还草工作。

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市。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引导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干部和群众生态教育,树立环保意识、文明消费意识、生态生产意识,努力做到环境保护优先。

(二)高点规划,精心设计,打造生态旅游格局聘请生态旅游方面有关的专家、学者和规划设计人员,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

先后邀请世界华商协会副会长、北京华点通国际咨询策划公司总裁苏珊博士,国际知名建筑规划设计专家、美国龙安集团行政总裁饶及人,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魏小安教授来阿就阿尔山市的产业定位、远期规划、品牌设计、城市营销等举行专题讲座。

聘请了北京华点通国际顾问咨询公司对阿尔山发展战略进行了科学策划,明确了阿尔山打造“健康阿尔山”品牌,构建“生态文明体验区”的目标定位。

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和自治区政府部署,聘请专业科研院所编制了《阿尔山--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和《阿尔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按照规划要求,通过进一步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温泉养生、冰雪运动、会议论坛三个国际级中心,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火山科考三个国家级中心,打造最好的自驾车公园、最大的房车基地、最长的森林小火车观光线、最好的火山空中观测站、最具养生理念的温泉保健场、最具错时经营条件的冰雪运动场六大类特色产品,彰显资源的唯一性、垄断性和集合性;用错时经营、错区经营、错位经营来体现红色、银色、绿色“三色”并举、春夏秋冬四季并重的经营理念。

(三)创新经营理念,提升生态旅游地位思路决定出路。

阿尔山启动后发优势,实现高点起步、高端崛起、后发先至的目标,必须注重寻求差异,培育特色,创新理念。

反弹琵琶,以“三错”经营实现“三色并举、四季并重”的目标追求。

一是“错位经营”,就是“弱化”景区,强化城区。

通过对城镇的特色打造,形成与核心景区不同风格的城区景观带,与核心景区互为补充又相互促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