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20090200684 郑芳 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教学班)
摘要
中国刚刚送走了辉煌的“十一五”,正迎接刚刚到来的“十二五”规划。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包含了促进科学发展、将五年的发展与中国的长期发展相结合、扩大内需、提高自生动力、关注民生、深化改革开放、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诸多方面。
本文重点解读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方面,讨论了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促进科学发展的可能性以及促进科学发展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科学发展解读
1.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内容概括
截止至2010年,中国“十一五”规划已接近尾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对于“十一五”规划的实现情况总结得出以下数据。
国民生产总之在2006-2010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5%;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农民收入增长。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也不可否认,在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不对称、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一些弊端,“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针对了“十一五”规划中的不足,指定了相应的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生产结构,促进科学发展;二、要将接下来五年的计划于长远的发展联系起来,将国内的经济情况与国际上的金融环境联系起来,巩固发展成果,应对可能的危机;三、扩大内需,提高自生动力,通过扩大需求带动产出,进而促进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四、关注民生,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并把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动力;六、提出政策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将主要从促进科学发展这个方面来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
2.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任务之一——促进科学发展
2.1我国的发展现状
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无论是GDP还是国际贸易总额都已经名列前茅,但是仍绕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将在一段相当长时间内是发展中国家。
尽管GDP总量位居全球第二,但是各地区经济发展装款差距较大。
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迅速而中西部仍然比较落后。
此外居民贫富差异也较之前更大。
在文化教育、技术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十分显著。
我国有52%的国土面积是不可以耕种的干旱半干旱区,先天不足。
之前过度依靠能源型产业导致所剩自然资源日益匮乏,而因为生产方式不巧当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制备减少等问题进一步加大了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国经济,才可以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
2.2科学发展的可能性
我国的国际化人才越来越充足。
随着我国在教育上投入的加大,新一代的中国人在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上都有了喜人的进步。
更是有一批海外的幼稚人才看好中国的
发展,纷纷投入到中国的建设当中。
中国人才越来越充足,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我国在硬件设备和创新力日渐具有强大竞争力。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在工程建设方面取得真经世界的成就。
这些成果有和国际上的大事合作的,也有完全由中国人设计制造的。
我国的创新力、硬件设施也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国的经济基础雄厚。
我国的GDP总量位居全球第二,坚固的经济基础给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奠定了基础。
为平衡和缓解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人才分布不均,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等问题创造了可能。
2.3促进科学发展的具体做法
首先要改变发展观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不可图快图多。
欲速则不达,不应该为了单纯的创造GDP或是高形象工程而丢掉工程质量和实用性不顾。
搞发展在某些程度上和煮饭有些类似,切不可夹生。
如果在建设过程中流了血纰漏,结果可能是整个工程可能会要被重建,多花一次建设的费用不说,这个歌过程中劳民伤财还可能会有意外。
因此,要做到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保质保量、不骄不躁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几十年来,我国凭借着地大物博和劳动力资本低廉这两个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但是,自然资源现已日益匮乏,人力成本也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昂贵起来。
想要在国际贸易中永保优势地位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附加值,注重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力素质,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转变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各级干部工作作风等适当措施都将是有必要的。
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是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的办法和措施,我们都应该客观的判断后加以尝试,为了我国的稳定、持续发展。
3.对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展望与信心
在“十一五”规划以一个辉煌的成绩结束后,我们对“十二五”规划的实现是充满期待和信心的。
在国内我们拥有优质的人才、丰富的资源、日益健全的体质,在国际上我们拥有和平的外交环境,稳固的国际地位,明显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这些都为我们完成“十二五”规划创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去完成“十二五”规划,为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