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档案害虫的防治
档案害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取食载体材料和档案装具用品;蛀损和污染档案;有些昆虫携带多种致病菌和脏物,威胁档案工作者的健康。
白蚁蛀损的纸质档案
一、档案害虫的预防
(一)清洁卫生防虫
档案害虫一般具有喜温、喜湿、喜脏、喜阴暗、杂食等习性,必须健全库内外卫生制度。
(二)库房建筑防虫
1.选址将库址选在地势较高而又干燥的地方,远离粮食仓库、饭店和医院
2.库房密闭性好
3.地基采用钢筋水泥或石质结构,避免白蚁繁殖
(三)严格控制库房温湿度,抑制害虫正常发育繁殖(特别是温度,昆虫耐寒性大于耐热性)
档案害虫是变温动物,喜温厌寒,喜湿厌旱。
温度应控制在低适温区,湿度控制在不适干燥区,是最好的防虫措施。
不同温度下烟草甲各虫态历期(天)
在恒温下饲养烟草甲,在33℃左右发育最快,20℃发育较慢
相对湿度对档案窃蠹孵化率的影响
(四)做好档案入库前的检疫和处理
检查纸质档案上有无虫孔、虫道、虫卵、虫蛹及虫污染物等,一旦发现及时处理。
(五)对入库档案进行定期检查
(六)药物防虫
1.使用中草药驱避剂,如:香叶草、桔皮、冰片、樟脑、烟叶、花椒、艾草等
2.防蠹纸
黄柏纸:用黄柏汁制取的防蠹纸,内含小柏碱、棕榈碱、黄柏酮等,具有防虫杀虫功效。
万年红纸:用铅丹制成,有毒性,具有良好杀虫功效
3.樟脑丸
樟树的枝叶提取内含双环萜酮类物质,极易升华,具有防虫杀虫功效。
二、档案害虫的杀灭
(一)化学熏蒸法(档案库房一般不用胃毒剂和触杀剂)
1.熏蒸作用:在密闭条件下,利用易挥发的化学药剂的蒸汽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和体壁膜质进入虫体使昆虫中毒死亡,特别适用杀灭档案库内案卷成叠存放,栖息在缝隙、装订线等隐蔽处的档案害虫。
2.熏蒸剂必备条件
(1)杀虫剂对档案图书制成材料及装具无明显不良影响
(2)杀虫剂具有良好的挥发性和渗透性,能够把隐蔽在档案深处不同虫态的害虫全部消灭。
(3)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不燃不爆,安全性能好
(4)高效低毒,残留量少,对环境污染小,对人畜毒性小
(5)方便利用
3.几种熏蒸剂
(1)溴甲烷(CH3Br 分子量95)
优点: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为酸碱物质所溶解,渗透性强,不易燃烧和爆炸
杀虫机理:对害虫各虫态阶段都有较强毒性,是神经性毒剂,害虫吸入后呈兴奋状态;
原生质破坏;呼吸酶抑制,呼吸衰竭。
测尾毒气方法:利用溴的有机物和测溴灯的铜生成铜卤化物,在火焰中呈现各种颜色反应而测定含毒量。
(2)环氧乙烷(CH2CH2O 分子量44)
(3)硫酰氟(SO2F2分子量102)
优点:高效低毒,杀虫广谱,吸附率低,解吸快,残留少,对人畜无害,不燃不爆
杀虫机理:是一种神经惊厥剂
(4)磷化铝(AlP 分子量34)
优点:固体粉末状,化学性质稳定,便于使用。
与水作用产生PH3气体,分子量较小,挥发性和渗透性较好。
粉剂:AlP + 3H2O === Al(OH)3 + PH3↑
片剂:AlP + NH2COONH4 + 3 H2O == Al(OH)3 + PH3↑ + 2NH3↑+ CO2
杀虫机理:磷化氢主要作用与昆虫的神经系统而使昆虫死亡,对成虫、幼虫的杀灭效果好,对卵、蛹的毒杀效果较差。
测尾毒气方法:PH3 + 3AgNO3(白色) 3HNO3 + Ag3P(黑色)
4.影响熏蒸毒效的因素
(1)熏蒸剂的理化性质与熏蒸毒效的关系
挥发性:固、液气药剂的挥发性与沸点和蒸汽压有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药剂的沸点越高,其挥发性越弱,蒸汽压越小;另外温度高,表面积大,挥发就快。
扩散性:气态高浓度低浓度药剂的扩散性与温度、药剂的分子量及气体的浓度有关。
温度高,扩散快;药剂的分子量小,扩散快;气体的浓度高,扩散快。
渗透性:指气态分子进入物体内部的能力药剂的扩散性与与温度、药剂的分子量及气体的浓度有关。
另外渗透性与被熏蒸物的性质、存放形式有关,若物质组织疏松、多孔隙、排放松散,药剂则易于渗透。
比重:比空气重,施药在上部位;比空气轻,施药在下部位。
如施药点的位置不妥则影响毒效。
燃烧性:影响药剂的毒效
(2)熏蒸的环境条件与熏蒸毒效的关系
密闭程度:密闭程度越好,毒效越高,对环境污染小
物体吸附性:其他物体表面积越大、孔隙越多吸附毒气越多;其他物体越潮湿吸附毒气越多
温度:温度越高,毒气分子挥发性、扩散性、渗透性越强,有助提高毒效
温度越高,昆虫新陈代谢能力越强,呼吸越快,吸入毒气越多
温度升高,昆虫新陈代谢能力越强,解毒能力越强,影响毒效湿度:湿度越大,毒气分子挥发性、扩散性越弱
湿度越大,其他物体对毒气的吸附性越大,影响毒效。
(3)同种有害昆虫的不同虫态与熏蒸毒效的关系
卵期:有卵壳和卵黄膜保护,药剂不易渗入,影响毒效;后期卵比前期卵发育好,对毒剂敏感,易杀。
幼虫期:初龄幼虫表皮薄,脂肪含量少,呼吸率高,比老龄幼虫敏感易杀。
3龄幼虫杀虫效果最好
蛹期:有蛹壳保护,药剂不易渗入,影响毒效;蛹的前期、晚期比中期的新陈代谢及呼吸率高对药剂敏感易杀。
成虫期:初羽化及死亡前成虫抵抗力弱,易杀;
雄虫比雌虫体内脂肪少对毒剂抵抗力弱,易杀;
雌虫产卵后比产卵前体内脂肪少对毒剂抵抗力弱,易杀。
(4)昆虫的生理状态与熏蒸毒效的关系
越冬期昆虫体内脂肪积累多,有利于解毒;越冬期和休眠期新陈代谢缓慢呼吸减少,对药剂抵抗力强;饥饿期昆虫营养状态差,体内脂肪及肝糖含量少,对药剂敏感,易杀。
5.昆虫抗药性
(1)昆虫抗药性产生:一个地区若干年连续使用一种药剂,昆虫后代对此药剂具有高度耐受力,表现为毒效降低甚至无效的性能,这是昆虫长期适应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2)昆虫抗药性预防:少用药或不用药;改用、轮用或混用;控制密闭条件;改进杀虫方法。
6.化学熏蒸法的优缺点
优点:只要密闭条件好,足够的浓度和足够的时间能把各种虫种和虫态全部杀死,处理量大作用时间段短,价格低,方法灵活。
缺点:毒气污染环境;昆虫产生抗药性,对药剂原有的敏感程度不易恢复。
(二)物理杀虫法
1.高温杀虫温度控制在昆虫亚致死高温区和致死高温区(40~60℃),6~8小时死亡。
杀虫机理:破坏体壁上的护蜡层,体内的水分蒸发,呼吸先快后慢,蛋白质凝固,酶失活。
杀虫方法:远红外辐射和微波辐射,主要利用热效应。
2.低温杀虫温度控制在昆虫亚致死低温区和致死低温区(-5~-25℃)
3. γ射线杀虫:使用变异剂量、半致死剂量、全致死剂量。
作用机理参考第六章灭菌(水分子电离、酶失活、DNA及其他物质分解)
4.气调杀虫:降低氧浓度或增加氮、二氧化碳浓度
5.物理杀虫发法的优缺点
思考题:
1. 档案库房有哪些防虫措施?
2. 化学熏蒸法和物理杀虫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3.溴甲烷、磷化铝杀虫后如何测毒以及测毒的意义是什么?
4.如何从熏蒸剂理化性质和熏蒸环境提高熏蒸效率?
5.如何从昆虫虫态分期提高熏蒸效率?
6.如何防治昆虫的抗毒性?
名词解释和基本概念
熏蒸剂质量要求熏蒸剂挥发性、扩散性和渗透性物体的吸附性昆虫抗药性气调杀虫真空充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