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我看得懂,但是听不懂
语法第二讲
教师姓名:徐思凡任教国家:中国
一、课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二、使用教材
《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第15课《京剧我看得懂,但是听不懂》
(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
三、教学对象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掌握700-800词左右的汉语进修生。
共14人,年龄18-40岁,来自9个国家:越南、日本、韩国、蒙古、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罗马尼亚、委内瑞拉等。
学生的母语背景比较复杂,如越南语、日语、韩语、蒙语、波斯语、俄语、英语等,中介语仅可使用少量简单英语。
四、教学时间
10分钟左右
五、本课解析
1.这一课包含一篇会话、一篇短文,主要学习可能补语的语法用法。
2.学习中,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文中词句的大意。
在此基础上,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重点词语、语言点的学习。
同时,就所学话题进行较流利的口头表达和较准确的书面表达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六、教学方法
本课总体上采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按照解释——操练——交际的顺序,循序渐进。
具体教学方法为:直观法,多媒体教学。
七、具体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1)动作能否发生或完成:动词+得/不+了(liăo)
①表示动作行为能否发生
②表示动作行为能否完成(“了”有“完”的意思)
(2)空间能否容纳:动词+得/不+下
2、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应用动词+得/不+了、动词+得/不+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了”和“下”的情况
4、教学环节及进度
5、教具
(1) PPT 课件 (2) 课本 (3) 粉笔
组织教学、引入新课(1分钟)语法点讲解、操练、交际(8分钟)
布置作业(1分钟)
(2)引导语:他的腿怎么了?
(3)目的语:他的腿受伤了。
(4)引导语:他还能自己走路吗?
(5)目的语:他不能自己走路了。
(6)引导语:我们可以说:他腿摔伤了,自己______。
(走不了)(出示PPT)
4、讲练“动词+得/不+了”情况1 动作行为能否完成
(1)出示PPT:盒饭图片
(2)引导语:这些饭你吃得了吗?
(3)目的语:饭太多了,我一个人______。
(吃不了)
(4)练习:
如果支持一盒你吃得了吗?
坐飞机去首尔,______三个小时就到了。
(用不了)(5)出示PPT:坏水果图片
(4)引导语:这些水果怎么了?
(5)目的语:这些水果坏了。
5、练习
(1)这些东西你拿得了吗?
(2)你吃得了水煮鱼吗?
(3)看图说话:给动词参加
1、展示“动词+不+了”的否定用法
(1)引导语:这个袋子装得下手机吗?(出示PPT,拿手机展示)
(2)展示语法格式:S+V+得下+O+吗?(出示PPT)(3)目的语:手机很小,装得下。
(出示PPT)(4)展示语法格式:V+得+下(出示PPT)
3、讲练“动词+得/不+下”
(1)Q: 这个杯子装得下这只小狗吗?A:这个杯子装得下这只小狗。
(2)Q:鸟巢坐得下十万人吗?
A:鸟巢坐得下十万人。
(3)Q: 五棵松体育馆坐得下十万人吗?
A:五棵松体育馆坐不下十万人。
(4)这个房间住得下两个人吗?通过让同学回答问题,巩固肯定、否定、疑问三种用法。
4、看图说话:(1)给动词:摆(2)给动词:放
3、交际练习:和朋友约会1、要求:用上今天学的“动词+得/不+了”和“动词+得/不+下”
2、提示:
(1)约会前商量什么?(商量时间、……)(2)约会时去哪儿?电影院/剧场、逛街、吃饭……
本节课小结(1分钟)
1、动作能否发生或完成:动词+得/不+了(liă o)(1)能否发生
他腿摔伤了,自己走不了。
八、主要教学思路
(一)组织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环节只有1分钟,但是它的作用很重要,课程开始时愉快融洽的气氛,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欢乐的学习状态,将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二)语法环节
新课的学习从语法开始,可以为课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扫清障碍。
语法的教学要以运用为目的,使学生掌握常见用法。
以常用句式为核心,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生活化的语境,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