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扭伤的针灸治疗方法

扭伤的针灸治疗方法

扭伤的针灸治疗方法
(一)辨证要点
本病多发于腰、踝、膝、腕、肘、髋等部位,病位在经筋。

多因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跌仆闪挫、牵拉以及过度扭转等原因,使关节超越正常活动范围,引起筋脉及关节损伤,气血壅滞于局部,经气运行受阻,而致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关节活动受限。

本病属于实证。

新伤疼痛肿胀,活动不利者为气滞血瘀;若为陈伤,遇天气变化反复发作者为寒湿侵袭,瘀血阻络。

(二)扭伤的治法:
祛瘀消肿,舒筋通络。

取扭伤局部腧穴为主。

(三)扭伤的处方
主穴:阿是穴局部腧穴
腰部:阿是穴、大肠俞、腰痛点、委中
颈部:阿是穴、风池、绝骨、后溪
肩部: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
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
腕部:阿是穴、阳溪、阳池、阳谷
髋部:阿是穴、环跳、秩边、居髎
膝部:阿是穴、膝眼、膝阳关、梁丘
踝部:阿是穴、申脉、解溪、丘墟
方义扭伤多为关节伤筋,属经筋病,“在筋守筋”,故治疗当
以扭伤局部取穴为主,以疏通经络,散除局部的气血壅滞,配合循经远部取穴,加强疏导本经气血的作用,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配穴:
①根据病位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急性腰扭伤:督脉病证配水沟或后溪;足太阳经筋病证配昆仑或后溪;手阳明经筋病证配手三里或三间。

②根据病位在其上下循经邻近取穴,如膝内侧扭伤,病在足太阴脾经,可在扭伤部位其上取血海,其下取阴陵泉。

③根据手足同名经配穴法进行配穴。

方法:踝关节与腕关节对应、膝关节与肘关节对应、髋关节与肩关节对应。

例如,踝关节外侧昆仑穴、申脉穴处扭伤,病在足太阳经,可在对侧腕关节手太阳经养老穴、阳谷穴处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的穴位针刺;再如,膝关节内上方扭伤,病在足太阴经,可在对侧手太阴经尺泽穴处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针刺;以此类推。

(四)扭伤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毫针泻法。

陈旧性损伤留针加灸法,或用温针灸。

针灸对急性扭伤者,常先针刺远端穴位,并令患者同时活动患部,常有针入痛止之效。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取对应部位的敏感点、神门,中强度刺激,或用埋针法、压丸法。

(2)刺络拔罐法取阿是穴,以皮肤针叩刺疼痛肿胀局部,以微
渗血为度,加拨火罐,适用于新伤局部血肿明显者或陈伤寒湿侵袭,瘀血阻络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