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

黑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

2018年第3期 征 信 N。

.3 2018总第 230 期 CRED IT REFERENCE Serial N O.230【特别关注】黒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周海(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在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大力推动金融知识宣传与 普及、加强普惠金融品牌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推动黑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全面提升银行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得性。

针对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议当地银行系统及相关金融机构更好地发挥金融政策的正向导向作用,促进金融服务的大众化,引导金融业实施更具针对性的举措,努力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和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普惠金融;金融服务-国际经验-金融政策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747X(2018)03 -0015 -05当前,普惠金融作为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重要 组成部分,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全面推进阶段。

随着 国际化金融的不断加快,普惠金融成为我国金融发 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他国家也越来越受到 重视。

针对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未来几年的规划要 求,国务院结合国际环境及国内情况于2016年印发 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从国 家层面确立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提出到2020年我 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的总体目 标。

2016年以来,按照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针对普惠金融的 服务理念与相关金融机构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和交 流,制定了有助于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措施,在全省 范围内,普惠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正在稳步推进,整 体呈现出良好的局面。

一、黑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情况(一)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推进金融产品创 新,促进融资模式转变,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方向,向精准扶贫及小微企业倾斜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联合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制定了《黑龙江省金融扶贫信息 对接共享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针对精准扶 贫,积极开展相关评估工作。

有效利用扶贫再贷款 政策工具,促进黑龙江省28个贫困县关于扶贫再贷 款的发放及使用,齐心协力支持贫困县摆脱贫困境 遇,拉动当地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帮扶贫困户早日 脱贫。

截至2017年6月,涉农再贷款数额高达140. 3亿元左右,涉及扶贫再贷款大约为41.5亿元,就黑龙江全省来说,涉及扶贫贷款同比增长大约为 32.1%,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联合相关管 理部门、金融机构共同对民营企业进行走访,走访民 营企业共计130多户,有效帮扶小微企业破解融资 难题,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稳健发展。

同时,对小微 企业的贷款情况进行统计,截至2017年6月,黑龙 江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大约为2671.3亿元,同比 增长大约为13.2%,与全部贷款增速相比,高出3.9 个百分点。

(二)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相关产业和 服务对象的金融扶持力度黑龙江逐步拓展助农取款服务点使用功能,全 省助农取款服务点迅速增多,目前达到1. 53万多收稿日期=2017-12-22作者简介:周海(1967—),男,山东蓬莱人,高级经济师,硕士,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副行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金融监管。

•15•个。

根据黑龙江省金融体系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 我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 推动信用体系的建设,目前共计33个县(市)建立了 基于县域信用的信息平台,创建信用村2400个、信 用乡镇209个、信用户约109.7万户。

中小微企业 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尤其是“银税合作”与“一 库二网一平台”已经初见成效。

以《小微企业应收账 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为指引,融资交易共计540 多笔,金额大约为411.8亿元。

金融&卡在公共服务 领域(商场、学校、医院等)得到快速应用。

金融机构 以《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业就 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为工作指导,强化创业就 业金融扶持工作,有效利用国家财政政策,结合不同 创业群体对资金的需求,加大创业信贷扶持力度。

截 至2017年6月,创业担保贷款达到4亿元左右。

在原 有国家助学贷款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资助体系建 设,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

截至2017 年6月,助学贷款达到1853万元左右。

(三)大力推动金融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力求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组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

针对 不同层次的人群,开展丰富多彩的金融知识普及活 动,不断提升其金融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水平。

深 入社区、融入社会,积极开展关于金融理财方面的知 识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消 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不同群体开展 层次分明、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为金融消费者提 供多渠道的维权便利条件,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 合法权益;持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优化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让金融消费者权益 保护真正实现电子化。

加快建设金融消费者维权投 诉机构,统计发现,自2016年以来,黑龙江省接受金 融消费者维权投诉共计170多起,解答金融消费者 维权咨询1500多人次。

得益于比较健全的金融消 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没有发生群体性 投诉事件,有效维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根 本上防范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纠纷问题,从本质上 解决了普惠金融不稳定性因素。

(四) 加强普惠金融品牌建设,积极打造普惠金 融党点一是让金融指标体系指导普惠金融品牌建设。

• 16 •关于普惠金融品牌建设问题,不仅要明确责任部门, 而且要人员定岗定责。

把普惠金融发展工作作为重 要内容纳入绩效考核,要求各工作组之间分工合作、 互相监督、互相指导、狠抓落实。

二是在全省范围内 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宣传教育。

人民银行牵头,扶贫 办、辖内金融机构等部门密切配合,力求让普惠金融 方面的宣传覆盖全省贫困地区100多个乡镇、600 多个行政村、96万多人,普及金融知识,引导公众关 心、支持、参与普惠金融实践。

三是恰当选择合适地 点、合适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 “重走抗联路普惠金融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逐步 形成金融机构与村屯一对一帮扶方式,树立社会新 风,推进普惠金融全面协调发展。

二、制约黑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瓶颈有效实现金融的公平化是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 基本要求。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力求让每一个人都 得到金融援助,同时要特殊照顾贫困地区,特别关注 和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特别优待残疾人及其他弱势 群体,让金融更加倾向于薄弱领域、薄弱地区。

针对 社会大众的就业问题、创业问题和小微企业的资金 问题,普惠金融有责任和义务给予一定的支持。

普 惠金融服务要更加侧重于弱势群体的服务,更加侧 重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从黑龙江省普惠金融 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虽然普惠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普惠程 度并不高。

普惠金融是新时期我国的一种新型金融 模式,更是一种全新的金融理念和金融发展战略,深 入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从黑龙江省的 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大城市的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得 到了较大发展,但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金融服 务进一步边缘化,成为经济领域引人瞩目的问题。

农村支付服务基础设施落后,急需银行投入大量的 资金,后期建设也需要追加劳务、通信、管理、宣传等 经营费用。

而且农村支付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普遍 面临维护成本高、利用率低、投入大于收益、缺乏发 展后劲的困境,金融资源供给不足仍是影响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薄弱环节。

第二,虽然普惠金融产品日益丰富,但创新能力 依然低下。

随着普惠金融普及力度的加大,相关从业机构也开发出了很多具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在普 惠金融中融合进了多种行业比如典当行业、支付行 业、融资行业、保险行业等。

但是,黑龙江省银行主 导的金融机构却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相关的新型 业务模式并没有真正启动,融资手段与其他从业机 构相比依然比较匮乏。

因此,从区域金融服务能力 看,应进一步加大差异化政策扶持力度,尤其针对金 融机构准入条件、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再贷款利率、信贷产品贴息水平、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条件等,应当 考虑建立更加带有倾斜性安排的“特惠机制”,指导 和帮助金融机构提高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第三,基于互联网的金融科技迅速发展,但黑龙 江省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利用现代网络而产生的金融产品也不断出现,但 是黑龙江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仍面临着不少 困难与问题,大大制约了黑龙江省普惠金融的发展。

以大部分农村地区为例,现有的金融服务和支付手 段以传统型为主,且更新周期较慢、灵活性较差,基 础设施仍延续传统的A T M机为主要服务支付工具,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科技需求。

同时,受教育水平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农村金融 消费者对传统的现金支付和流通方式更为“放心”,误以为新型支付服务方式和支付工具“有风险”。

这种认知偏差导致新型支付工具发展受阻,加之应 用能力不足,造成黑龙江省金融基础设施和新型支 付服务方式出现了 “空档期”。

第四,地方经济彰显品牌特色,但产业结构不合 理现象比较严重。

普惠金融的重点在于及时有效地 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实现 各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

黑龙江省涵盖农业化、林 业化、能源化等各具地区特色的产业区域,但目前各 区域经济结构单一,以传统产业为主,经济发展缓慢 的现象较为突出,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短板比较明 显,产业结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金融促进产 业发展的反哺效能。

由于缺乏金融债权转让的有效 方式,金融资源无法在产业之间实现有效流通,致使 普惠金融发展可扶弱性和可持续性评价指标都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

第五,小微型企业资金需求强劲,但普惠金融供 给能力不足。

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中,最关键 的就是要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从目前来看,黑龙江省经济下行压力特别大,小微型企业对贷款的需求特别强,但缺乏适合小微型企业的信贷产品。

处于贫困、边远地区的小微型企业,自身存在生态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缺陷,导致金融市场中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不匹配、担保方式与经营模式不匹配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信贷产品的广适应性和高时效性。

三、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一)巴西以推动金融创新为切入点,实施两个 阶段的普惠金融项目巴西通过推广代理银行业务模式,有效促进非银行机构与银行机构之间的合作。

比如:药店、零售商店等人口流动性较强的公共区域成为银行分支机构的补充,与银行签订合同,决定业务范围和缴费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