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语言变异的翻译[摘要]《围城》是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文中作者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使用了大量语言变异,使得语言风趣幽默、人物刻画生动形象。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比较等方式探讨《围城》英译本中语言变异的翻译,希望引起读者以及翻译研究者对文学作品中语言变异现象及其翻译的重视。
[关键词]《围城》;语言变异;翻译《围城》是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抗战初期一大批旧知识分子的形象,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小说发表后深受中外读者欢迎,曾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如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
[1]131-133《围城》中使用了大量的语言变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多加思考、反复揣摩,因为“在任何变异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作者或者说话者的意图的。
”[2]100翻译过程中首先要认真阅读原文,思考、分析语言变异背后作者的写作意图,忠实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的同时尽可能再现原文的变异形式。
一、《围城》中的语言变异变异是一种突出的语言现象,是作者偏离语言常规、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3]83-87变异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越[4]13,变异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造成一种突出,吸引人们的注意。
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变异形式主要有八种: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音变异、书写变异、语义变异、方言变异、语域变异和历史时代变异。
[5]42-53《围城》中使用了大量的语言变异,其中包括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音变异、语义变异、语域变异和外来语的糅合等,这些语言变异的使用使得整部作品幽默风趣,人物刻画生动形象。
本文仅从词汇变异、语义变异和语域变异三个方面举例分析,探讨《围城》中部分语言变异现象及其翻译,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能够再现原文的语言变异形式以及是否忠实传达了原文的思想内容,希望引起读者以及翻译研究者对文学作品中语言变异现象及其翻译的重视。
二、《围城》中语言变异的翻译(一)词汇变异词汇变异即创造新词(neologism)或临时造词(nonce-formation)。
[4]42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由于表达的需要临时造词或者创造新词,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词汇变异是《围城》中突出的语言现象,作者采用仿拟、改变词性等方式创造新词或给原本普通的词赋予新的含义,使得语言简洁自然而且妙趣横生。
(1)所以当天从大伯父家吃晚饭回来,他醉眼迷离,翻了三五本历史教科书,凑满一千多字的讲稿,插穿了两个笑话。
这种预备并不费心血,身血到赔了些,因为蚊子多。
[6]33译文:That day after returning home from dinner at his uncle’shouse with his eyes blurred from drink, he flipped through four or five history textbooks and worked up a draft of over one thousand words with a couple of jokes inserted. This kind of preparation did not tax his brains any, though he did lose some blood to the mosquitoes. (Kelly, J. & Nathan K. Mao, 2003: 37)钱钟书是著名的幽默大师,文中处处充满奇思妙语。
“这种预备并不费心血,身血到赔了些”,这儿的“不费心血”指的是“不用动脑筋”,但是“身血却赔了些”,“身血”仿拟“心血”,造成悬念,读者会想“为什么会赔了身血?”“这‘身血’指的什么?”下文紧接着介绍赔了身血的原因,“因为蚊子多”。
读到此时读者不禁会心一笑,方鸿渐在夏日夜晚蚊虫叮咬的情况下准备讲稿的情景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译文中将“心血”和“身血”分别译为“brain”和“blood”,既考虑了原文的变异形式,又忠实传达了原文的思想内容,但是原文中的“身血到赔了些,因为蚊子多”译为“he did lose some blood to the mosquitoes”却失去了原文的悬念,给读者留下一丝遗憾。
(2)渐鸿道:“我忘掉问你,你信上叫我‘同情兄’,那是什么意思?”辛楣笑道:“这是董斜川想出来的,他说,同跟一个先生念书的叫做‘同师兄弟’,同在一个学校的叫‘同学’,同有一个情人的该叫‘同情’”。
[6]120译文:“I forget to ask you. In your letter you called me ‘lovemate’. What do you mean by that?”Hsin-mei said with a grin, “That’s something Tung Hsieh-ch’uan thought up. He says people who study under the same teacher are called classmates, and people who go to the same school are called schoolmates, so people who are in love with the same girl should be called ‘lovemates’”. (Kelly, J. & Nathan K. Mao, 2003: 134)通常情况下,“同情”是指对他人的苦难、不幸会产生关怀、理解的情感反应。
本文中的“同情”、“同情兄”却是作者仿照“同师兄弟”和“同学”临时造出来的一个新词,指“同有一个情人”,说明作者思维之敏捷,想象之奇特。
译文同样仿照英文中的“classmate”和“schoolmate”,临时创造一个新词“lovemate”,和原文的变异形式相呼应,易为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3)两亲家见过面,彼此请过客,往来拜访过,心里还交换过鄙视,谁也不满意谁。
[6]299译文:The families had met, invited each other out, visited back and even exchange looks of distain in their hearts. Neither was satisfied with the other. (Kelly, J. & Nathan K. Mao, 2003: 312)“鄙视”通常用作动词,意思为“不把放在眼里,看不起”。
原文中的“鄙视”用作名词,作“交换”的宾语,用词简洁,且出其不意,因为交换的对象一般为商品、货物等具体的东西。
此时作者想表达的是虽然两亲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是心里却相互鄙视对方,谁也看不起谁,谁也不满意谁。
译文中采用增词法将“交换过鄙视”译为“exchanged looks of distain”,意为“交换过鄙视的目光”,虽然比较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思想内容,可是少了一份惊奇,少了一份新意,原文出其不意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语义变异语义变异指文字表面的荒谬或不合理,这种语言看起来不合逻辑,甚至有些荒谬,但在一定的语境下是合理的、有意义的。
[5]48语义变异通常出现于修辞性的语言里,如比喻、夸张、矛盾修辞法等,如果用得恰当,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4)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粒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疼痛。
[6]4译文:The viciousness of a kind, simplehearted soul, like gritty sand in the rice or splinters in a deboned fish, can give a person unexpected pain. (Kelly, J. & Nathan K. Mao, 2003: 6)(5)物价像吹断了线的风筝,又像得道成仙,平地飞升。
[6]302译文:In Shanghai, commodity prices, like a kite with its stringbroken in the wind, soared high above the ground as though they had achieved Nirvana and immortality. (P315)比喻是《围城》的一大特色,文中比喻俯拾皆是,达数百处之多。
大多数比喻新奇独特,而且贴近生活,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常常取得出其不意的表达效果。
例(4)中描写“忠厚老实人的恶毒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疼痛”,一般人很难想象忠厚老实人会如何恶毒,可能会举例说明恶毒到何等程度,但是作者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恶毒”比喻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饭里的沙粒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形象生动,而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易为大多数读者理解和接受。
译文中采用直译法将之译为“like gritty sand in the rice or splinters in a deboned fish”,再现了原文中新奇独特的比喻形式,忠实传达了原文的思想内容。
例(5)描写战时的上海物价飞涨,几乎失去控制,“像吹断了线的风筝”,非常形象逼真,译文采用直译法将之译为“like a kite with its string broken in the wind”,同样直观形象;“又像得道成仙”,给人一种飘飘欲飞的感觉,同样说明物价涨得离谱。
“得道成仙”本是道教用语,道教追求“得道成仙,长生不死”,因此译文中将之译为“as if they had achieved immortality”,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深层含义。
但是译文中多了一个Nirvana,有点画蛇添足之感,因为Nirvana是佛教用语,意思为“涅槃,天堂”,更多强调的是精神追求。
(6)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的两方补丁,也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
[6]31译文:All his life he had detested those modern girls from small towns with outdated fashions and a provincial cosmopolitanism. They were just like the first Western suit made by a Chinese tailor with everything copied from a foreigner’s old clothes used as a model down to the two square patches on the sleeves and trouser legs. (Kelly, J. & Nathan K. Mao, 2003: 35)“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使用的是矛盾修辞法,把看起来相互矛盾的两种现象结合到一起,给人一种陌生化的感觉,增强作品的张力,从而引发读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