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

【学以致用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仿说词语,仿说片段的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积累和运用能力,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由词到片段,体现了训练的层次性。】
三、交流观察日记
教学反思
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听写生词
二、小猴学样
1.黑沉沉 ( ) ( ) ( )
2.一(动)不(动)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 )的空气 ( )的青蛙 ( )的云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是按( )、( )、( )的顺序描写的。
2.雷雨前,满天的( ),( )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 ),
蝉( )。天空刮起( ),闪电( ),雷声( )。
3.雷雨中,雨( ),往窗外望去,( )哇,( )啊,都( )。
4.雷雨后,( )出来了,( )挂在天空。池塘里( ),( )也叫起来了。
总结:同学们的句子说得越来越完整了。雷雨后的景色也是越来越美。
【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样也是重要方法和手段。坚持以读为本的进行设计,有效地突出了读的目的性、层次性。让学生在多形式和多次数的读书活动中,理清思路,感受语言,体会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五、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3)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选用两个“越来越”说明了什么
(4)拓展练习。
出示:( )越来越( )。
师:你能用“( )越来越( )”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出示:( )越来越( ),( )越来越( )。
师:谁能像课文那样用上两个“越来越”说一句话呢(指名说)
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也越来越棒了。
天亮了 空气清新
雷雨后雨停了 彩虹 蝉 蜘蛛 青蛙
第二课时




正确美观书写本课生字。
2.通过说写的结合,训练学生仿说,仿写的能力。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
重点
难点
1.通过说写的结合,训练学生仿说,仿写的能力。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一、指导书写
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老师提示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
3.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
4.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八十页,自由地朗读课文。听清老师有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你的同桌,可以问问我这个新朋友,也可以请这里的小鹦鹉们帮助你。
3.越(来)越(亮) 越( )越( ) 越( )越( ) 越( )越( )
三、用“√”选出最恰当的词
1.清新的空气迎面(吹 过 扑)来。
2.一只蜘蛛从网上(掉 垂 落)下来。
3.蜘蛛又(坐 爬 停)在网上。
4.一条彩虹(挂 停 爬)在天空。
四、我会填
一( )乌云 一( )大风 一( )蜘蛛
一( )蝉 一( )房子 一( )彩虹
课题
18.雷雨
课时
2课时
课前
预习

教学
准备
课前预习:
一、读
1.一读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并认读。
2.二读要读正确,读通顺。
3.同桌或家长检查读。
二、想
读了课文,想一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三、问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试着找同伴解决。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5)小结: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齐读1──3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读。
(二)研读“雷雨中”
1.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书:雨)
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
1.认读一类生字。
2.给生字组词。教师板书学生的组词。(或课件出示)
3.积累“虫”字旁的字和半包围结构的字。
4.指导书写。让学生自己观察,源自注意事项。重点指导“垂、压、越”的书写。
【写字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掌握一些写字的技巧,不
需一个一个指导学生去写,慢慢地可以放给学生自己观察,教师
对重点地方做好提醒就可以了。而且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根
这篇课文也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部分来写的。5.读文,思考。
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后的景象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出描写雨前、雨中、雨后的分别哪几自然段
6.学生交流。
【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组织他们在读中发现,进而提高了自主读书的能力。】
四、朗读感悟课文
据生字的特点,归类识字,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总结积累。】
二、仿说练习
1.出示词组,观察词语特点,仿说词语。
黑沉沉绿油油红艳艳
2.读读说说。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
越越。
3.出图填空式说话练习。
(1)雨_____了,太阳_______了。一条_____挂在______。蝉____了。蜘蛛______。池塘里的_____,青蛙_____。
(2)______的雨终于停了。______的太阳公公又出现在
_____。一条_____的彩虹____挂在____的天空。蝉______叫着,好像在感谢这场雷雨似的。______的蜘蛛又坐在______网上。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______地叫起来了,为这雨后的美丽景色增添了无限生趣,人们呼吸着这______的空气,听着这______的声音,心里____极了。
3.读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4.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
5.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才的感受读一读4──6自然段。
(三)研读“雷雨后”
1.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结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自读课文第7、8自然段,圈出景物(板书:彩虹)
2.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3.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
4.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5.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师:雨停了。彩虹挂在天上,蜘蛛坐在网上,蝉叫了,青蛙也叫了。雨后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象
出示: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学生自由想象,合理填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中、后描写。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一、揭示课题,初步感知课文
1.雨有很多种,你知道有哪些雨(板书雨)(学生自由说)
2.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
(3)生练写(把这个字写两次)。
【教师范写学生认为比较难写的字,在范写前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象
2.学生默读,思考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 )、( )、( )的景象。
3.学生回答。
4.写作顺序:
(一)研读“雷雨前”
1.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1)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2)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什么不下雨时风是怎样吹的为什么要加一个“忽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自然段讲的是“叶子动也不动,”加上“忽然”表现了天气的变化。
(2)标段落序号。
二、借助课件、插图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识记。采用小老师带读、同桌检查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2.书写一个生字。
(1)这四个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
是啊,“垂”不但难读,而且特难写。
(2)师范写生跟着书空——生观察说(你会提醒小朋友注意哪个笔画)——师再范写(边写边提醒:老师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垂的笔顺,先写千,一横比一横长,最后一横却要最短。)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板书设计
叶不动 枝乱摆
雷雨前乌云 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
蝉不叫 蜘蛛逃
18.雷雨雷雨中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