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肌功能训练方法:1、面部按摩,每日对面部肌进行按摩或牵拉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肌肉萎缩,争取神经功能早日康复。
每次进行功能训练之前的锻炼,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肌功能的训练,额部:a 尽力地皱眉,对其拮抗时,可以在眉的内侧处加一相反的力。
b 用力抬眉,做十分惊恐状。
拮抗时可以在眉毛上面的中部施力。
眼部:a 用力闭眼。
如不能完全闭合,可以用手指力量帮助。
拮抗时在眼睑处施微力。
b 紧闭眼和轻闭眼交替进行。
鼻部:a 尽量扩大鼻孔,似不能呼吸样。
b尽量缩小鼻孔,似遇到难闻气息样。
c 双手交叉开,放在鼻的两侧,帮助皱鼻,在鼻根处形成皱纹。
唇部:a、用手指压住嘴两边,前申嘴唇,像是在发u 音。
b、用手指压住嘴两边,后拉嘴唇,像在发i音。
c 、运动上唇,做显漏上牙龈症状。
力量不足时,可以用手指轻轻地抬起上唇和鼻底之间的皮肤,协助运动。
拮抗时,用手指从鼻底向唇方压粘膜。
d 、运动下唇,作先漏下牙龈状,此时可感觉到颈部的紧张。
力量不足时,可以用手指轻轻地下压下颌区皮肤,协助运动。
拮抗时,用手指从颌部向唇方压皮肤。
e 、两唇之间携一物,然后试着移动他。
二、训练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每个动作可以重复4-5次,一天2-3遍。
注意,每天用较短的时间训练多次,要比较长时间训练一次,效果好得多。
2 要选择较安静的环境,以便注意力集中,全身心投入训练。
3 要对着镜子或在家人的帮助下进行,并定期复查,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训练。
4 每次训练时,动作均要做到最大限度,有时看不到肌的明显动度,但同样对肌有训练作用。
5 尽量两边运动协调。
6 对力量弱的肌,要用手指帮助他达到正常的位置并停留一段时间。
7 有空闲时,对面肌多做一些按摩或牵拉训练。
8 必需认识到神经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进程,要树立信心,坚持长期的训练
三、自我按摩
现介绍沿着肌肉方向按摩的方法如下:
1、枕额肌额腹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地按摩。
按摩时可以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
2、眼轮匝肌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
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缩,将眼轮匝肌从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闭合。
先让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
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
这种方法亦有助于闭眼。
一般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上眼睑闭合障碍。
重度病变型面瘫,可以出现下眼睑上提障碍。
个别患者出现下眼睑轻度外翻,主要由于面瘫后下眼睑松驰所致。
亦可采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疗。
嘱患者闭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别沿着下眼睑皮肤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
个别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复后,遗留上眼睑闭合不全,采用此方法按摩治疗,可避免或减轻恢复后的眼睑挛缩。
3、提上唇肌提上唇肌又称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此处位于眼轮匝肌的深部。
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其他纤维与口轮匝肌纤维交织。
因此,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
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4、颧肌颧肌分为颧大、小肌,起于颧骨止于口角。
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着肌纤维,由口角旁向颧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口轮匝肌上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
下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
6、下唇方肌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颏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复。
四、表情肌康复训练
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
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
进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
在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下述的治疗方法,每日训练2~3次,每个动作训练10~20次。
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2页
1、抬眉训练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
在失用型、轻、中度病变型面瘫中,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功能最容易恢复。
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2、闭眼训练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
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耸鼻训练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
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
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示齿训练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
而这四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
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5、努嘴训练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
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
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
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6、鼓腮训练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
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
患者能够进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可恢复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滞症状消失。
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
上述每个动作的训练是针对不同肌群的运动障碍设计的,因此在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运动障碍时,应针对受累的肌群进行训练,如果不能有效的判断受累肌群时,可按上述程序进行运动功能训练,也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