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比较公允价值的会计与历史成本的优劣与利弊,并采用案例说明。
收集正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案例分析。
请查阅ST长控、成都建设、岁宝热电采用公允价值大翻身的案例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的案例分析邓悦 14109181062【摘要】:新会计准则突出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使用。
会计信息记录方法的改变必然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使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波动。
本文探讨了一些利用公允价值实现大翻身的具体案例,并提出了通过改进利润表结构、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和加强监管等措施来避免企业业绩波动,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新会计准则一、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的比较(一)对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理解对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概念比较,我们主要从IASB、FASB、以及我国对他们的定义来分析。
对公允价值,IASB给出的定义是“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FASB定义为“在计量日当天,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
我国则将公允价值规定为“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显然,我国的公允价值概念主要是借鉴了IASB的定义,基本与IASB概念趋同。
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从定义上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首先,“公允价值”中的“公允”一词是公平、允当的意思,从字面理解就是为大多数人允许的价值,在市场有序时,这个价值通常就是消费者和供应商博弈之后的均衡价格;其次,公允价值是在市场活跃、稳定时的价值,动荡的市场中的价值往往不是公允的;再次,“公允价值”对市场参与者是有要求的。
市场参与者必须是自愿的而不是被强迫的,并且他们不是关联交易方没有厉害关系;最后,“公允价值”是以“假想的交易”作为基础的。
比如说一项资产或者一项负债的公允价值是指假设这项资产仍为企业所持有或者这项负债仍为企业所承担,发生交易时根据市场估计的价格。
显然这些都是基于假想之上,假想发生了交易,现实却并未发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允价值是一种虚拟的价格。
综合而言,公允价值是在活跃的、稳定的市场中,假设那些不存在关联交易关系的市场参与者自愿地、不受强迫地进行交易,并对交易的价格进行博弈之后所形成的最终价格。
对于历史成本我国所给出的定义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历史成本是基于“真实交易”的计量属性,它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作为计量的基础。
而从其定义来看,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的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从某种程度上看,有重合的部分,但是公允价值具有动态性,它需要后续计量,并且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二)公允价值相对历史成本的优劣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优势在于:第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过多地注重购入成本、投资成本,是相对于收入费用观所采取的一种计量模式;而公允价值注重的是现行或者未来的成本收益,是符合当下的资产负债观的,它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使得会计信息更加真实。
第二,在可靠性和相关性上,国内外会计学界总是争论不休。
外国大多更加注重相关性,而我国会计学界则更加注重可靠性。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可靠性是有很大的保证,但是可以知道,经济环境总是变化不断的,彼时的可靠放在此时就变得不相关了。
尤其是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等对象波动性比较大,倘若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则会严重影响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了,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三,在经济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就成了问题,比如说:衍生金融工具中有些金融工具只产生了合约的权利或者义务,而并没有交易或者说交易尚未发生。
这样,如果没有历史成本,那么传统的会计计量无法使用,而公允价值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公允价值对我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位以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比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
在很长的时间里,欧美国家利用这个作为反倾销攻击我国的借口,认为我国提供的很多成本资料都不够公允,不能反映产品的正常价值。
公允价值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劣势在于:第一,定义产生的缺陷。
它是在市场活跃和稳定时的价格,那么当市场处于无序状态或者动荡较大的时候公允价值的确定就成了问题。
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都没有一个准绳来判定什么样的市场才叫活跃的稳定的市场而什么样的市场才叫无序的市场、动荡的市场。
这个评判标准的不确定就给公允价值的确定带来了困难。
第二,《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
其中第三个级次讲到在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存在可观察的参考市价时就要用到数学模型估算确定其公允价值。
那么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估值模型,这些具体指南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也没有具体列示,而需要会计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判断,这使得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加大、可信度降低。
第三,公允价值具有“亲经济周期效应”,在恶劣的市场条件下会变成市场泡沫的催化剂。
当市场高涨的时候,由于交易价格较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格的高估;当市场低迷时,由于交易价格较低又会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
第四,公允价值的确定很多时候依赖会计人员对未来现金流的金额、折现率之类的做出估计,倘若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知识体系不够,又或者是人为的,在做出主观判断的时候就大大增加了不确定性,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尤其是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一科目来粉饰其会计报表,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五,公允价值需要进行后续计量,也就是说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不能像历史成本那样一次计量就完成的。
在企业的持续经营期间,每次经历一个报告日,只要资产或者负债没有交易或者出售就必须对其进行重新计量。
不仅如此,还要对确认前后两期发生的变动进行确认和处理。
这就对会计职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会计职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的空间还很大。
二、公允价值的案例分析(一)公允价值在盈余管理中的运用—以ST长控为例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对于债务人而言: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债权人而言:债权人享有股份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ST长控利用债务重组准则实现巨幅盈利,下面对该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1.债务重组的基本情况四川浪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外南街63号,该名称是在2007年5月由四川长江包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而来的,公司主营针织内衣"由于经营上的不善在2007年被冠名为*ST长控"2006年6月至n月*ST长控及所属宜宾中元造纸有限公司相继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19家债权银行签订了5金融债务和解协议6"2007年1月至3月*ST长控与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宜宾市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中元造纸有限公司等签订5债务和解协议6,豁免*ST长控全部债务"公司2007年1月1日~3月31日生效的债务豁免金额为2.85亿元"公司如此频繁和大金额的债务重组对公司的财务影响如何呢?2.财务变动情况分析2006执行的是旧的债务重组准则,因此公司被豁免的债务全部被计入了资本公积,其相应的账务处理为:借:长期借款2515.万元贷:资本公积2515.32万元由此可见债务重组减少了公司债务,增加了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从而提高了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偿债能力指标,而对当期利润没有影响"而通过对其报表分析可知,公司只所以能够由S*ST长控更名为*ST长控,其主要原因不是因业绩的增长也不是得益于债务重组,而是来自于政府补贴"2006年12月18日公司收到宜宾市财政局给予的一次性财政补贴1866.73万元"公司当年实现了净利润858.36万元,每股收益为0.141元,公司每股净资产也由年底的一9.663元增加为一7.942元,通过分析可知公司通过债务重组不但化解了财务危机,虽然利润没有提高但却提高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偿债能力指标"2007年的债务重组则是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准则大量使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其相应的会计处理为:借:长期借款2.85亿元贷:营业外收入2.85亿元可见债务重组收入都计入了公司当期损溢,而这些损溢包括两部分:一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二是转让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公司当年的利润由此增加了2.85亿元”2007年1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仅455.36万元,按主营业收入计算的每股收益也仅为0.022元,每股净资产为0.183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债务重组收益等)后净利润仅为134.56万元,相当于每股收益0.022元"但就是因为债务重组使得公司的净利润由134.56万元跳升为了2.87亿元,同比增6722.06%;每股收益4.726元,同比增长6756.34%"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则由上年底的一7.942元增至为0.183元"可见公司巨幅盈利并非他的主营业务收入所创造的,而是来自债务重组"还有其畸高的每股收益主要来源于债务重组实现的非经常性损益"。
(二)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运用—以成都建设为例《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企业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否则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