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种类

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种类

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种类
1 一般资料
本组144例,男性92例,女性52例;年龄17~64岁,平均34岁。

按a11 man分类[1]中段骨折103例,外侧段骨折41例;左侧骨折46例,右侧98例。

本组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有肩锁损伤患者未纳入本组病例分析。

克氏针组62例,重建钢板组44例,镍钛记忆合金锁骨环抱器内固定组38例。

2 手术治疗
2.1 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后采用克氏针逆行穿入外侧骨折端髓腔至肩峰后穿出皮肤,骨折复位后克氏针再顺行穿入内侧骨折端髓腔内约4~6cm,最好穿透表面骨皮质。

注意避免损伤锁骨下动脉。

克氏针外侧端折弯,约留0.5cm,剪除多余部分,将针尾埋入皮下,伤口按期换药、拆线,患肢制动4周后逐步行功能锻炼。

2.2 重建钢板内固定切开显露骨折断端,清理血肿或肉芽组织,少量剥离骨膜及软组织。

夹持两骨折端复位钳固定。

如为粉碎性骨折先将大的骨折块用细钢丝或粗丝线捆绑复位固定。

也可用拉力螺钉固定,选用6~8孔的重建钢板根据锁骨表面形状折弯成相应的弧度贴上。

逐一钻孔,攻丝,拧入螺钉固定。

术后伤口按期换药拆线,患肢制动2周后逐步行功能锻炼。

2.3 镍钛记忆合金锁骨环抱器固定显露骨折端,清理血肿及肉芽组织,稍作骨折两端骨膜剥离。

复位骨折及骨折块,选择形状、大小合适的镍钛记忆合金锁骨环抱器,放在0~5℃无菌冰盐水中浸泡约2分钟,用撑开钳依次撑开各锁环抱臂,使张开距离大于锁骨干直径,然后将环抱器其中心对准骨折中心套在已复位好的骨折段上。

用45℃左右的温盐水纱布覆盖,使环抱器自动恢复原环抱状态而固定骨折段。

术后伤口内放置引流条24小时。

患肢制动2周后逐步行功能锻炼。

3 结果
本组病例随防4~18个月。

克氏针内固定组,8例克氏针外滑退出,针尾顶破皮肤致炎症反应,1例骨折不愈合,6例骨折愈合时间超过4个月,1例骨折端畸形愈合,4例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重建钢板内固定组及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组,全部均在术后12周内摄x片检查,全部骨性愈合,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内固定无松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