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养护维修管理办法2010年7月前言养护维修技术是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养护维修管理,保证轨道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在总结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养护维修技术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办法针对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区间线路CRTSⅠ型板式、CRTSⅡ型板式和双块式无砟道床及配套扣件系统(以下简称扣件)、道岔区轨枕埋入式和板式无砟道床,阐述了其主要技术要求,规定了检查内容和周期,提出了无砟轨道的伤损分类、伤损判定标准以及维修作业要求。
本办法共分6章和13个附录。
在执行本办法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需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北京市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技术总负责人:康高亮、郭福安、赵有明。
本办法编制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维护管理技术组。
本办法主要起草人:江成、刘丙强、肖俊恒、王邦胜、姚冬、吴细水、曾宪海、段剑峰、谢永江、邵丕彦、姜子清、李化建、易忠来、吴绍利、方杭玮、郑新国、毛昆朋、刘伟斌、吴智强、王梦、王鑫本办法由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负责解释。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 (2)第一节工作分类 (2)第二节工作内容 (2)第三节工作计划 (2)第三章技术标准及伤损分类 (4)第一节无砟轨道结构技术标准 (4)第二节无砟道床的伤损分类 (6)第三节扣件技术标准 (9)第四节扣件失效类型 (12)第四章检查内容及检查周期 (14)第一节动态检查 (14)第二节静态检查 (15)第五章无砟道床维修主要作业要求 (18)第一节CRTSⅠ型板式无砟道床 (18)第二节CRTSⅡ型板式无砟道床 (21)第三节双块式无砟道床 (25)第四节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 (29)第五节道岔区板式无砟道床 (31)第六章扣件维修主要作业要求 (33)附录一混凝土裂缝修补-表面封闭法 (40)附录二混凝土裂缝修补-无压注浆法 (42)附录三混凝土裂缝修补-低压注浆法 (45)附录四混凝土缺损修补方法 (47)附录五轨道板锚穴封端脱落修补方法 (49)附录六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砂浆离缝伤损修补方法 (51)附录七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砂浆层缺损掉块修补方法 (53)附录八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砂浆层裂缝伤损修补方法 (55)附录九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形挡台树脂伤损修补方法 (57)附录十混凝土伸缩缝修补方法 (59)附录十一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砂浆离缝伤损修补方法 (61)附录十二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砂浆缺损修补方法 (63)附录十三主要修补材料及机具 (65)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高速铁路运营需要,做好无砟轨道维修管理工作,提高维修管理和技术水平,保证轨道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1.0.2条无砟轨道养护维修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检慎修”的原则,坚持精确检测、精心分析、精细修理的过程控制,根据其状态的变化规律和伤损等级,安排养护与维修,有效预防和整治病害。
第1.0.3条养护维修应实行检、修分开的管理制度,实行专业化管理。
第1.0.4条养护维修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优化劳动组织,提高检修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第1.0.5条积极推行信息化技术,建立维修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
第1.0.6条本办法适用于200km/h及以上速度等级的铁路(既有线提速线路除外)无砟轨道维修,本办法未作规定的,按有关规章办理。
采用新型无砟轨道时,其维修办法须经铁道部批准。
第二章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第一节工作分类第2.1.1条无砟轨道维修工作分为日常保养和临时修理。
第2.1.2条日常保养指根据动静态检测结果及轨道结构状态变化情况,以整修扣件及无砟道床伤损为重点,对无砟轨道进行经常性修理,以恢复其完好技术状态,保持质量均衡。
第2.1.3条临时修理指及时整修超过临时修理容许偏差管理值或影响结构功能的伤损及其他不良处所,以保证行车平稳和安全。
第二节工作内容第2.2.1条日常保养的主要内容:一、调整线路各部尺寸。
二、整修扣件,有计划地对扣件螺栓涂油、复拧。
三、修补无砟道床达到Ⅱ级伤损及以上的处所。
四、疏通排水通道。
五、修理、补充和油刷标志及其他工作。
第2.2.2条临时修理的主要内容:一、整修无砟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修理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
二、修补、更换失效的无砟道床。
三、更换失效的扣件。
四、其他需要临时修理的工作。
第三节工作计划第2.3.1条线路车间应根据动静态检查分析结果及轨道结构状态,编制日常保养的月度工作计划,报工务段审批。
第2.3.2条线路车间应根据动静态检测资料及无砟道床和扣件伤损状况,编制临时修理计划,报工务段审批。
第2.3.3条线路车间应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月度检查计划。
第2.3.4条在线路设备维修计划中,应根据线路设备条件和状态,结合季节特点,合理安排日常保养和临时修理。
第三章技术标准及伤损分类第一节无砟轨道结构技术标准第3.1.1条根据道床结构形式,无砟轨道分为CRTSⅠ型板式、CRTS Ⅱ型板式、双块式以及道岔区轨枕埋入式和板式无砟轨道等。
第3.1.2条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组成及主要技术要求一、轨道结构由钢轨、弹性分开式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混凝土底座、凸形挡台及其周围填充树脂等部分组成。
曲线超高在底座上设置。
二、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50mm,不应小于40mm。
减振型板式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厚度为40mm,不应小于35mm。
三、水泥沥青砂浆应灌注饱满,与轨道板底部密贴,轨道板边角悬空深度应小于30mm。
四、凸形挡台分为圆形和半圆形,半径为260mm,其周围填充树脂厚度为40mm,不应小于30mm。
五、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不允许开裂。
普通混凝土框架板及底座混凝土裂缝限值不得大于0.2mm。
六、轨道结构排水通道,特别是框架式轨道板内及底座内预埋横向排水管道,应保持通畅。
七、路基和隧道地段混凝土底座间伸缩缝宽度为20mm,状态应良好。
第3.1.3条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组成及主要技术要求一、路基地段轨道结构由钢轨、弹性不分开式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支承层等部分组成。
曲线超高在基床表层上设置。
二、桥梁地段轨道结构由钢轨、弹性不分开式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底座板、滑动层、高强度挤塑板、侧向挡块及弹性限位板等部分组成。
台后路基设置锚固结构(包括摩擦板、土工布、端刺)及过渡板。
曲线超高在底座板上设置。
三、隧道地段轨道结构由钢轨、弹性不分开式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支承层等部分组成。
曲线超高一般在仰拱回填层(有仰拱隧道)或底板(无仰拱隧道)上设置。
四、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应与轨道板底部和支承层或底座板密贴,砂浆充填层厚度为30mm,不应小于20mm,不宜超过40mm。
五、预应力轨道板铺设前,预裂缝处裂缝宽度应小于0.2mm,不得有竖向贯通裂缝,其他部位不得有裂缝。
六、轨道板间接缝处的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0.2mm,现浇混凝土与轨道板间的离缝不得大于0.3mm。
七、桥梁地段连续底座板(含后浇带部位)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0.3mm。
侧向挡块不得有裂缝。
八、路基和隧道地段支承层不得有竖向贯通裂缝。
九、轨道结构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
第3.1.4条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组成及主要技术要求一、路基地段轨道结构由钢轨、弹性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支承层等部分组成,道床板为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曲线超高在基床表层上设置。
二、桥梁地段轨道结构由钢轨、弹性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隔离层、底座(或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凹槽(或凸台)周围弹性垫层等部分组成。
道床板或底座沿线路纵向分块,间隔缝为100mm。
道床板宽度范围的底座或保护层顶面应铺设隔离层。
曲线超高在底座或道床板上设置。
三、隧道地段轨道结构由钢轨、弹性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等部分组成,道床板为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曲线超高在道床板上设置。
四、双块式轨枕不得有裂缝,道床板混凝土不得有横向或竖向贯通裂缝。
五、路基地段支承层不应出现竖向贯通裂缝。
六、轨道结构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道床板表面不得积水。
第3.1.5条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结构组成及主要技术要求一、轨道结构由道岔钢轨件、弹性扣件、岔枕、道床板及底座等部分组成。
二、桁架式预应力岔枕不应出现裂缝,道床板混凝土裂缝不得有横向或竖向贯通裂缝。
三、底座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0.2mm,不得有竖向贯通裂缝。
四、轨道结构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道床板表面不得积水。
第3.1.6条道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组成及主要技术标准一、轨道结构由道岔钢轨件、弹性扣件、道岔板、底座及找平层等部分组成。
二、道岔板预设裂缝处的裂缝宽度应小于0.2mm,不得有竖向贯通裂缝。
其他部位不得有裂缝。
三、道岔板与底座应牢固连接,界面纵向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1mm。
四、轨道结构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道岔板表面不得积水。
第二节无砟道床的伤损分类第3.2.1条无砟道床的伤损等级分为Ⅰ、Ⅱ、Ⅲ级。
对Ⅰ级伤损应做好记录,定期观察其发展变化;对Ⅱ级伤损应列入维修计划,适时维修;对Ⅲ级伤损应及时维修。
第3.2.2条CRTSⅠ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3.2.2。
第3.2.3条CRTSⅡ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3.2.3。
CRTSⅠ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表3.2.2CRTSⅡ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表3.2.3第3.2.4条双块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3.2.4。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表3.2.4第3.2.5条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3.2.5。
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表3.2.5第3.2.6条道岔区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3.2.6。
道岔区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表3.2.6第三节扣件技术标准第3.3.1条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主要采用四种扣件:WJ-7型、WJ-8型、300-1型和SFC型扣件。
按轨下基础形式分为有挡肩和无挡肩扣件,具体分类及适用范围见表3.3.1。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扣件类型及适用范围表3.3.1第3.3.2条WJ-7型扣件组成及主要技术要求一、WJ-7型扣件由T型螺栓、螺母、平垫圈、弹条、绝缘块、铁垫板、轨下垫板、绝缘缓冲垫板、重型弹簧垫圈、平垫块、锚固螺栓和预埋套管等组成,为满足高低调整需要,还包括轨下调高垫板(或充填式垫板)、铁垫板下调高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