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工具 (ppt 36页)
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工具 (ppt 36页)
• 尝试筛选方式:有时,问卷设计者无法把握用上面的
方式形成的问题是否有效,就在问卷中把这样的题目
列上,但是不是正式调查,只是对这样的问题是否有
效进行筛选,经过多次筛选,最后留下有效的题目组
成问卷。
20
因素归纳方式: 头脑风暴 KJ法 邮箱
21
关于题目
基本情况 (变量)
( )您的学校地处: A.市区 B.县城 C.乡镇 D.农村
28
30岁554433616161以------655443下050505
人数 80 4600 200
图2-2 中间低谷型
人数
图形取房山***中心校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
29
人数 30 20 10 0
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工具
北京教育学院 李晶
1
教师培训需求调研的内涵
感性调查 从感性认识入手来了解需求的真实情况; 客观描述需求现象的一般状况、过程和特点; 理性研究 解释需求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本质和发
展规律; 预测与控制需求现象的发展。
2
主要内容: 一、需求调查要在一个思想框架下进行; 二、用实证方法多角度了解中小学教师学习需求; 三、中小学教师需求调研工具开发 四、中小学教师需求的透视与评估。 五、撰写需求调查报告
十、理解教师—三个小学教师发展的个案
十一、给教师培训者和管理者的建议
附录:
2005年关于北京远郊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调查报告
2006年关于北京市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调查报告
13
根据本次调研我们认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北京 市初中教师在教学设计理念方面仍有相当多的 教师停留在经验型、技术型阶段;教师群体对 于教学本质的认识很不到位;很多教师对于新 课程理念的理解表面化。
• 反映中小学教师从低一级的发展阶段到高一级发 展阶段培训的不同要求。
• 按照“新手到熟练”、“熟练到成熟”、“成熟 到卓越”三个过程编制,为教师培训项目设计、 课程建设和专业水平测试提供依据。
15
二、用实证方法多角度了解中小学教师学 习需求
16
需求调查使用的主要方法有问卷调查、查阅文 件、观察、访谈等。 (1)问卷调查 (2)查阅文件 (3)课堂观察 (4)访谈
设置变量
人数
60 40 20 0
图2-1随年龄增长人数衰减型
人数
图形取自昌平***中心校
26
分层随机抽样
• 按照地域
• 按照学校类型 • 按照教师身份
27
30岁以下 3361--4305 4461--5405 5561--6505
人数 20 15 10 05
图2-3 极端的中间低谷型
人数
图形取自延庆 ***中学
9
发现(用数据说话,非常有力): 教师流动以后,队伍不稳定,加重了教师质量的
不均衡 教师集中住在镇上 大量小学与初中教师教非所学 学科知识狭窄 教学基本功薄弱 教育政策理解局限 工作投入程度受到地区文化影响 对本地区举办的培训不满意
10
• 小学数学教师,接触过高中数学的 18。5%
一、教师的专业精神与态度 (一)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以及认知与情绪 (二)教师的责任感 (三)教师的工作效能感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育思想发展及现实水平 (一)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育理念形成的过程 (三)教学中教师教育思想的折射 15 三、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发展水平及在课程改革中的适应性 (一)教育理论知识 (二)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 (三)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及表现 (四)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五)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六)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
果 10.本校在安全、卫生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34
四、对中小学教师需求的透视与评估
正确处理主诉(质性研究) 重视与满足主诉 解释需求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本质和
发展规律; 预测与控制需求现象的发展
35
五、撰写需求调查报告
观点提炼 展开 客观描述需求现象的一般状况、过程和特点; 解释需求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本质和发 展规律。 启示
选择
( ) 您认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实践训练方式有 哪些?
• 教学观摩 B. 案例教学 C.微格教学 D.角色模拟 E. 问 题解决
• F. 集体备课 J. 行动学习
22
排序
您认为,最有效的校本培训方式有哪些?请按其实效性从高
到低选择三项:
• 第一
第二
第三
•( ) ( ) ( )
• A. 科研课题研究 B.专家讲座 摩听课
36
12
基础教育发展中的教师深度调研
一、教师队伍结构的变化与优化
二、概念认同与行为错位
三、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
四、教师学科知识底线与高标
五、教师核心能力的重新挖掘
___学科逻辑的心理学转化的能力
六、教育思想与学科课程间的落差
七、教学设计能力的缺失与应对策略
八、成长期待与发展实效的反差及其原因分析
九、教师的流动与流失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新课程的理念与传统有效的教学技能结合 • 补偿教学基本技能训练
14
(三)培训标准也是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之一
例4:“中小学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
• “中小学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按照语 文、数学、英语、理科、社会科、体育、艺术、 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类九个领域编制,解析不同 领域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重点和困惑。
32
课时教学目标表述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第二,目标设计与编写要用可测可察的外显行为来界定,行为
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鲜明的。 第三,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习类型,不同的学习类型通过
不同的能力动词来陈述;如:区分、识别、生成、采用等。 第四,目标设计与编写要全面考虑教学效果,除了顾及认知领
例1:实现北京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基础教育的均衡 发展 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北京 农村中小学校级骨干 教师培训 (绿色耕耘)
6
(2)教师自身条件 北京农村中小学校级骨干教师
(3)地域特点 远郊郊区
7
例2:北京市进入高中新课程的难点:北京市高中通 用技术课程教师上岗培训
(1)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需求 (2)被培训群体的情况
域目标,还要同时顾及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 第五,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是所有学生所要达到的一般
要求。
33
(3)访谈提纲 围绕核心概念(全纳、有效教学、民主管理) 与问卷调查相辅相成 例如中心校校长访谈提纲 1.本校办学中如何体现全纳的思想? 2.学校发展发展计划思路,要点及为什么选择这些要点,
图2-4 小学双峰型
30岁以下 3316--3450 4416--4550 5516--5650
人数
图形取自房山**小学
30
(2)课堂观察 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观察的框架 有意观察与无意发现结合 观察与访谈结合
31
例:“教师教学能力要点”做为观察框架 例如:教学设计方面四条标准 (一)正确理解教材 (二)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 (三)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 (四)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
3
一、需求调查要在一个思想框架 下进行
(一)考虑重要因素 (二)现状调查是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之一 (三)培训标准也是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之一
4
(一)考虑重要因素
继续教育项目确定中的关键要素
地区基础 基础发展
●继续教育项目
外部环境与地域
教师自身条件
5
(1)基于对基础教育发展宏观形势和对教师队伍 要求的认识
实施情况。 3.学校促进教师能力提高的措施及效果(举例) 4.关于学生中心教学方法的案例 5.学生学业水平变化的检测方法 6.本校怎样体现“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中,给予弱
势群体优先权” 7.举例说明一些研究项目,特别是行动研究 8.本校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及给师生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变化 9.本校在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管理方面的E. 个人自学 学术沙龙
F. 校际交流
G. 组织研讨、交流,
• H. 教学反思
I.参观考察/学术会议 J. 微格教学
23
判断符合程度
24
• 追问 客观测试 开放(命题提出核心内容、完全开放)
25
30岁以下 554433616161------655443050505
• 小学科学教师,接触过高中理科的 8。0%
• 小学英语,接触过高中以上英语的 11。2。
0%
• 初中地理教非所学
68。4%
• 初中历史教非所学
66。8%
• 初中生物教非所学
78。4%
• 初中化学
40。2%
• 初中物理
18。9%
• 体育
9。6%
• 音乐
79。6%
• 美术
83。3% 11
2006年全市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调研
17
三、中小学教师需求调研工具开发
18
(1)问卷 设计
要素归纳法 理论推导法 设置变量 分层随机抽样 (2)课堂观察 (3)访谈提纲
19
(1)问卷设计
• 理论推导方式:从一个或若干个概念入手,找出与这 些概念相联系的明确的行为、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 的表现。
• 因素归纳方式:根据问卷设计者的经验,把需要通过 问卷了解的事项全部写出来,然后进行归纳,形成互 不包含的若干个“因素群“,每个群中包括2-4个具 体因素,每个因素出一道题。
知识 技能 资源 课型
(3)地域条件
8
(二)现状调查是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