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永兴中学杨世鑫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识记: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我国公民权利的平等性的表现。
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的表现。
我国公民权利的真实性的表现。
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表现。
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
理解:联系实例,表明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联系实例,表明我国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联系实际,说明公民要依法先例自由权利。
列举事例,说明公民要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
运用:结合身边的实例,从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等方面,对公民应有的公民意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能力目标1)提高判断分析能力。
即判断我国公民权利的优点和特点,分析我国公民权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真实性。
2)提高划清界限的能力。
即分清什么是正确行使权利,什么是非法和越权行使权利;哪些行为必须去做,哪些行为不得去做。
3)提高辩证分析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能力。
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对立统一,初步增强分析二者的区别、联系等关系的能力。
4)培养初步的联系实际的能力。
特别是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中,根据所学的知识,正确地指导行为。
三.思想觉悟目标1)了解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培养国家观念。
2)过学习公民依法行使权利教学内容,增强权利观念和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观念。
3)通过学习公民权利与义务一致性教学内容,增强义务观念,克服不愿履行义务或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等思想。
教学重点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
自学履行法定义务。
教学难点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复习提问:今天,我们学习初二教材最后一课。
第十六课: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课件展示)请同学们写出本课知识框架结构表讲新知识之前,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1)在上册教材第八课,老师在讲了“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一框题时,其中有一个问题;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权利很多,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才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呢?(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踊跃发言,最后教师归纳。
)2)我请同学们看两幅图片:(展示投影片)看完两幅图后,同学们有什么认识?请发言。
导入新课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来看,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权利、社会经济权利、人身权利等等。
我国宪法和法律确认了我国公民享有许多权利。
那么,我国公民享有的合法权利有哪些特点;应怎样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呢?这两个问题是本节课要讲的主要问题。
一、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课件展示)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课件展示)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117页,看第1自然段。
展示投影片:(出示阅读提纲)1)一个国家的公民享有哪些权利,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国家的经济条件和政治制度决定的。
)2)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由什么决定的。
(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看完教材后,请同学回答上述两个问题,然后教师归纳。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语言甸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
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同学们请看教材第117~119,要求学生粗读一遍,找到教材中的三个特点。
(引用教材第118页楷体字的两段事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在我国反腐败斗争中,一些高级领导干部、名人、一些功臣触犯了国法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其中北京市原市长、市委书记陈希同、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王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世界跳高名将倪志钦等。
以上事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它说明了在我国:1)公民权利的平等性(课件展示)公民权利平等性的含义(课件展示)(看教材117页宪法第33条规定)我国公民权利的平等性表现在:(课件展示)第一、平等地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各自由(课件展示)第二、平等地承担宪法规定的各项义务(课件展示)第三、公民在选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课件展示)以上的一种表现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
在我国,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任何人,不论职位多高、功劳多大,都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试一试”说说你身边有没有公民权利不平等的现象,再想想怎么克服这种现象。
进行议论。
)(请同学结合教材内容展开议论。
议论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目的是要让学生得出我国公民享有的合法广泛性。
)结合教材的原例进行纵向和横向进行分析或发生在该地区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
得出第二个特点:2)公民权利的广泛性(课件展示)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享受权利的主体极为广泛(课件展示)(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对我国人民的主体进行分析;使学生懂得了享受权利的主体级为广泛,是我国公民权利的最显著特点。
)享受权利的范围极其广泛(课件展示)(教材的内容适当展开,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上对我国公民权利广泛性方面的认识。
)下面我们共同分析一个案例:华中某县农民薛某正在田用从亲戚家借来的牛犁田,被公安派出所的民警带走,后来薛某的这个亲戚也被收容并接受审讯。
原来,当天有人报案,称自己家的耕牛失窃,并认定薛某所用的牛是自家的。
县公安局在进一步审查中发现,其亲戚“盗牛”的证据不足,数日后放了薛某及其亲戚。
薛某和这个亲戚新认为,抓借人不能一放了之。
四天后,他俩到县城法院起诉,诉称县公安局的行为侵害了他们的人身权利,使他们在精神、物质上均蒙受到损失,要求恢复其名誉,赔偿其损失。
在县法院审理过程中,县公安局主动纠错,向两位农民赔款2500元,公安局长亲自到他们家道歉。
此后,两个农民撤销了诉讼。
根据这个案例我们看出我国法律能够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
社会经济权利和人身自由权利是我国公民的重要权利。
为了保证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的实现,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它可以充分地说明:在我国公民权利具有它的真实性。
(引出下面的课件展示)3)公民权利的真实性(课件展示)我国公民权利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在公民权利的确认上具有真实性(课件展示)在公民权利的实现上具有真实性(课件展示)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
在我们知道了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后,我们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呢?下面我们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20页第1自然段的案例,请一位同学念念这个材料。
材料中小勤的行为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公民应该如何享有自己的权利呢?下面我们就讲这个问题。
2。
公民要依法行命名权利(课件展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是平等的、广泛的、真实的。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法律确认公民权利是一回事,公民享受权利是另一回事。
法律所确认的公权利,要经过公民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来实现。
公民在行为选择时,要依法行事,依法享受权利。
这也就是说,法律确认了公民享爱广泛的法定权利,但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要依法行使权利。
那么,公民应怎样依法行使权利呢?案例中介绍了朱某经不起诱惑,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谋求非法私利。
直至犯罪的事实说明了;朱某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享受着政治权利,但在个人私欲的驱动下,慢慢地以非法手段谋取个人的私利(权利),从而严重地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最后受到了党纪国法的惩处。
这个案例说明了宪法和法律确认的权利,是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只应享受合法权利,而不能在合法权利之上谋求非法利益,否则会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次,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课件展示)教材第121页第2个自然段(楷体字)讲到了这样的一个案例:(细节略)在这个案便中张某自娘家到夫家后,由于其公婆和丈夫支世,应得到她所应得到的房产,这是她的合法权利。
但她却以“小妹迟早要嫁人”、“家产传男不传女”为由,坚持自己独家享有五间房屋的产权。
她的这种要求显然是超越了合法权利的范围。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嫠规定的权利范围之内,而不能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否则,会侵害他人的权利,自己所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1页第4自然段至122页第1自然段。
在阅读中请思考一个问题:公民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是不是随心所欲的,应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在同学们的议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妲纳。
)公民先例自己的权利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否则,会损害他人的或国家的利益,甚至会违犯法律。
教材中所列举的四个材料中所涉及的问题,就是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不能随心所欲的。
否则就会触犯法律。
所以,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
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三点。
(出示课件展示)再次,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课件展示)最后,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课件展示)这里我给同学举一事例。
在某中学的校门口,经常有一些不法分子拦截该校的低年级学生。
目的是向他们要钱,有的学生见到了他们就跑;有的学生因为惧怕他们,只好从衣袋里面拿出钱来给他们;有的同学因为挨劫,使找自己的哥哥和自己的朋友,找他们进行报复;也有的同学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把事情告诉了学校的领导。
这个材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青少年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办?我想请同学们议论议论这个问题。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合法权利和自由的现象经常发生。
自己的合法树立遭受到侵害时,应该采取的正确办法,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其中包括向有关主管部门投诉或到司法部门控告,必要时向法院起诉,讨回公道,捍卫权益。
(教师归纳)总之,我们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公民不得滥用权利和自由,而应依照法律正确先例自己的权利和各项自由。
课堂小结(教师小结或学生自己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即:公民权利的平等性;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在知道了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学习的。
第一公民在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的时候,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权利;第二,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第三,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第四,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后,我们青少年要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做一个自觉守法、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享受公民权利的好公民。
巩固新课我们引用一个刚才用过的案例。
(展示投影片)华中某县农民薛某正在田用从亲戚家借来的牛犁田,被公安派出所的民警带走,后来薛某的这个亲戚也被收容并接受审讯。
原来,当天有人报案,称自己家的耕牛失窃,并认定薛某所用的牛是自家的。
县公安局在进一步审查中发现,其亲戚“盗牛”的证据不足,数日后放了薛某及其亲戚。
薛某和这个亲戚新认为,抓借人不能一放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