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
宗教复调 音乐的顶峰
——巴赫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巴赫的《马太受难曲》72选曲、《B小调弥撒》选曲,让学生了解 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并了解音乐家巴赫。 2、通过对巴罗克时期的建筑、绘画、雕刻、服饰、乐器、音乐等的了解,知道 巴罗克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3、通过对巴赫、亨德尔及现代宗教音乐风格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体验欧 洲宗教音乐的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欣赏、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1、高中生社会经历依然很少、心灵的阅历很短,对于宗教这一文化现象理解与 接纳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宗教音乐几乎很少甚至没有涉及过,这增加了课程 接纳的难度。 2、宗教音乐的欣赏绝对区别于现代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等现代主流音乐,它是 精神的是空灵的,这对于成长的激进激情的实用主义的新生代来说,增加了课 程欣赏的难度。
二、主调乐的
主调音乐的几个声部注意纵向结合,其中只有一条具有独立 意义的主要旋律线,其他声部是和声性伴奏,起到陪衬主旋律 作用。 三、十二平均律是将八度音程平均分为12个相等音程的律制。
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小前奏曲》
拓展与探究
谈谈你对巴赫与巴罗克 音乐的认识。
欣赏《马太受难曲》
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 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 述。整部作品结构庞大,共78首分曲, 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35首:描述了 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持过程, 第二部分43首:描绘了耶稣受审,被钉 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知
识
点:
合的
一、复调音乐
复调音乐是指将几条旋律线,按照一定规则加以结 一种多声音乐。
巴赫(1685-1750)是巴罗克时代的音乐巨匠,创 作了无数的优秀巴罗克音乐。巴赫家族从他的高祖起, 200年来先后出现了50多位音乐家,以致巴赫这一姓氏成 了音乐家的同义词。巴赫家族最后一人卒于1871年,这 个伟大的音乐家族至此告终。巴赫有精湛的对位技巧, 且描绘生动,热情奔放,平时才气横溢,无须特殊激发 就能写出大量乐曲。巴赫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虽然大 部分已经散失,但仅留下的也有五百余部,至今为止, 乐坛上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巴赫一生对音乐作出了巨 大的贡献,被誉为“音乐之父”。
巴罗克(巴洛克)
约(1600----1750)一个半世纪,西 方音乐史上称之为“巴罗克”时期 (baroque)这个词是从建筑学、绘 画史上借用来的专用术语,来源于 葡萄牙语,原意是指“奇异的珍珠”。
巴罗克(巴洛克)音乐风格及特点
高贵庄严,气势雄伟,富有动力,常给人以紧 迫感。
巴罗克时期最著名的 代表人物——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