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中药毒理学
及妊娠禁忌药。
特殊毒性: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
• 以前没得到重视,应该按规范的要求对药物进行 三致实验的筛查。如槟榔。
• 另外,动物与人存在生物学差异,动物实验结果 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故新药的研发必须要经过临 床药理学的观察(含疗效和毒性),才能有全面 的了解。
反应停 (沙利度胺) 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其他:
1、后遗效应: 洋金花(白花曼陀罗)、天仙子(莨 菪的种子)
2、特异质反应:蚕豆病、板蓝根有报道
3、特殊毒性 依赖性:罂粟、番泻叶、麻黄等
毒性反应
急性毒性
主要考察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 经系统的影响。
对中枢神经系统:马钱子、乌头、雪上 一枝蒿(毛茛科乌头属短柄乌头)等等。
对心血管系统:乌头、附子
长期毒性(慢性毒性)
中医临床用药治疗的多为慢性病,服药时间长,
中药所导致的长期毒性更应引起重视。主要影响肝、 肾、骨髓、内分泌等器官。
对泌尿系统:主要是肾损害。常见的有马兜铃、
广防己(马兜铃科) 、关木通(马兜铃科)、斑蝥、
雷公藤等。
川木通:毛茛科
粉防己:防己科
对造血系统:雷公藤、洋金花、芫花、斑蝥等。
治疗指数(therapetuic index,TI)—— LD50 与ED50的比值,是药物安全性的指标。TI越 大,越安全(一般情况下)。不是安全性评 价的唯一指标。
化疗药物的治疗指数又称化疗指数。如青 霉素,化疗指数很大,但过敏病人小于常用 量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有的药物ED和LD两条曲线首尾有重叠。
选择性
相对性
变异性 量效关系
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 能引起50%个体出现阳性反应(产生治疗作用) 的药物剂量。
半数有效浓度— EC50。
半数中毒量(TD50)、半数中毒浓度(TC50) 半数致死量(LD50)——使一群动物中半数动 物死亡的剂量。
半数致死浓度—LC50 。
2 .受试动物
符合国家规定的等级动物的要求,选择 敏感动物,以进化程度较高,遗传背景明 确,解剖、生理、习性及反应性与人体结 构、机能、代谢、疾病特点相近似的动物 为宜。
实验动物选择与应用
选择原则
一、尽量选择研究对象的功能、代谢、结构及疾 病性质与人类相似的动物
例:组织结构方面 猪的皮肤组织结构与人类相似,它的上皮再生、
24 "Claude Bernard (1813-1878"
25
26
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rancis Kelsey
1 海豹肢畸胎 (Phocomelia)
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中药毒理学:中药药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旨在中医药理 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 应、毒性作用及其规律。
研究内容
确定解毒药和 解救措施
了解中药 不良反应
开发新药
确定中药 安全剂量
确定毒性靶器 官及其机制
确定毒性 是否可逆
了解影响中 药毒性因素
第二节 中药毒理学的基本特点
主要由于有毒中药引起,而床中药用药错误,药证不符,配伍禁忌
中药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验。 将有毒中药依据毒力强弱进行合理分级,仍有 困难。
第三节 中药的不良反应
一)副作用:麻黄碱,复方可减轻副作用。
二)毒性反应:急性毒性、长期毒性
三)过敏反应: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
四)免疫抑制:雷公藤
五)三致:致癌、致突变、致畸 槟榔、雷公藤、 半夏、百合、苦参等。(参考)
反应停的再评价研究
• 反应停对不同种属动物有不同程度的致畸作用:
• 小鼠和大鼠的大部分种系不敏感。
• 家兔的几个种系和绝大部分灵长类动物较敏感,并可 观察到与人相似的缺肢或短肢畸形。
• 在敏感期给母猴一次剂量反应停,可使其胎儿100%发 生海豹肢畸形儿。
• 反应停致畸作用具有明显的种属差异:
•
人比小鼠敏感 60倍;
反应停的再评价研究
反应停对胚胎的毒性,有明显的时间性。在不同 的孕期服用反应停,可引起不同的畸形 • 停经后34一38天服药 无耳畸形与颅神经的畸形 • 停经后36一45天服药 心脏与血管的畸形 • 停经后38一47天服药 缺臂、短脚 • 停经50天后服药 不会引起畸形 近经研究证实:
反应停的致畸作用仅限于其组分中两种互为对映 体的手性分子中的一种,另一种分子是安全的。
二、中药毒性研究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一)急性毒性试验技术要点 1 .受试药物
1)选择有效复方、单味药及其提取物、有效 部位、有效成分;
2)样品标准化
3) 药材确定品种、药用部位和采收
4)炮制要科学、可控
• 5)成品制剂应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固定, 质量控制标准稳定
• 6)注射给药或体外实验应是成分基本明确 ,尽量除去杂质、物理常数以及可能干扰 结果的因素
第四章 中药毒理学
中草药肾病
广防己
厚朴
香港牛黄解毒片
鱼腥草注射剂
毒物
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不
存在任何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了一种物 质是毒物还是药物。
----帕拉塞尔苏斯(1493~1541)
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 物质
第一节 中药毒理学概述
毒理学:一门定性和定量研究毒性物质在机体内产生毒副 作用的学科
•
人比大鼠敏感 100倍;
•
人比狗敏感 200倍;
•
人比田鼠敏感 700倍。
反应停的再评价研究
新的作用机制: 抗血栓生成 抑制NF-kB途径 免疫调节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临床应用 多发性骨髓 恶性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血液系统肿瘤 恶性黑色素 前列腺癌
转录因子核因子kB
(NF-KB)是一种广
皮下脂肪层、烧伤后的内分泌及代谢等也类似人
类,因此常选用小型猪做烧伤实验研究。
3.剂量和分组的设定
测得出LD50的,剂量为LD50的 1/10-1/5;测不出的,分别为:犬、 猴为人的3-4倍,猫兔为5-6倍,大 鼠、豚鼠为6-8倍,小鼠为10-12倍。
三个剂量组(等比系数,注意范围);剂量换算。
成分、剂量、 个体、药物
的偏性
• 药典收载了有毒中药72种 。大毒中药10种,有毒 中药38种,小毒中药24种。
• 毒性既是中药性能的特征(纠偏),又是不良反 应的基础。
• 没有绝对的无毒 • 中药和西药一样也有不良反应。
毒性的大小
WHO曾推荐将外源性化合物的毒性以动物急性 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的数值进行分级,大鼠一 次口饲的LD50的值小于1 mg·kg-1 的为剧毒,分别 大于(1.0,50,500,50000)mg·kg-1 的为高毒、 中等毒、低毒和微毒。
安全界限的评价
安全界限=( LD1- ED99) ED99*100% 1.当LD1>ED99时,安全界限为正值,数值越
大,越安全;
2.当LD1=ED99时,安全界限为0,表示只要药 物的浓度在99%有效量以内都是安全的, 超过则会中毒;
3.当LD1<ED99时,安全界限为负值,负值的 绝对值越大,表示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的 重叠越多,越不安全。
安全界限的评价
安全界限=( LD1- ED99) ED99*100% 1.当LD1>ED99时,安全界限为正值,数值越
大,越安全;
2.当LD1=ED99时,安全界限为0,表示只要药 物的浓度在99%有效量以内都是安全的, 超过则会中毒;
3.当LD1<ED99时,安全界限为负值,负值的 绝对值越大,表示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的 重叠越多,越不安全。
第四节 中药成分的毒性
一)含生物碱类 二)含有机酸类 三)含糖苷类 四)含毒蛋白类 五)含萜类及内酯类 六)含重金属类
药物毒性筛选综合技术与方法
化合物 (药物)
人体: 副反应报告 大鼠: 毒性资料
体外
(肝细胞) 人, 大鼠
大鼠 体内
(肝,肾)
血液学, 血液生化学 组织病理学
毒理基因组学 数据库
RNA 表达信息
A、B两药哪 个治疗指数
大些?
A、B两种药物的安全性比较
安全性综合评价
安全指数=LD5 ED95, 安全界限=(LD1- ED99) ED99*100% 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
之间的距离。
安全范围和常用量的包含关系?
阈浓度—MEC,最小中毒浓度---MTC 治疗窗----MEC MTC.
Central South1UnPivHeARrsMAitCyOLOGY
2
3
4
5
6 7
动物无致死量, “无毒性
8
9
”镇静剂
10
11
12 13
1957西德上市,在欧洲被
14 15
广泛用于妊娠反应
16
17
18 19
1961报告与海豹肢畸胎有
20 21
关(妊娠4-6周100mg即致
22 23
),59-62发生10000余例
毒性机制分析
安全性评价与预测
不良反应监测
• “反应停”事件后,许多国家都有不良反应监测机 构,我国的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隶属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SFDA)。在临床观察阶段和药品上 市后,若发现药品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在72小 时内上报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否则按法规对管理 人员进行处理(99年制定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