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洲曲》课件1

《西洲曲》课件1


• 二、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
西洲曲
•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 • • •
日西单忆
暮洲衫梅
伯在杏下
劳何子西
飞处红洲 ,?,, 风两双折
西 洲
吹桨鬓梅

乌桥鸦寄
臼头雏江
树渡色北
。。。。
• • • • • •
忆置低采开树 郎莲头莲门下 郎怀弄南郎即 不袖莲塘不门 至中子秋至前 ,,,,,, 仰莲莲莲出门 首心子花门中 望彻青过采露 飞底如人红翠 鸿红水头莲钿
。。。。。
“采莲”六句以惹人怜爱、亭亭玉立的莲花和低头弄莲, 置莲怀袖的温情 脉脉的动作, 透露出“怜子”的温柔的情怀。
• • • • • •
南海卷栏楼鸿 风水帘杆高飞 知梦天十望满 我悠自二不西 意悠高曲见洲 ,,,,,, 吹君海垂尽望 梦愁水手日郎 到我摇明栏上 西亦空如杆青 洲愁绿玉头楼 。。。。。。
像大海,风吹帘动,隔帘见天便觉似海水荡漾。一说这里把江称为海, “海水”即指江水。 • 〖悠悠〗渺远。天海辽廓无边,所以说它“悠悠”,天海的“悠悠” 正如梦的“悠悠”。 • 〖君〗指住在江北的爱人。
译文
•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折下梅花寄送去长江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风吹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戴着翠绿钗钿的她。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就出门采摘红莲去了。 在秋天的南塘采摘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人头。 低下头拨弄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清。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莲子熟得红透了。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只能)抬头看着天上的飞鸟。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鸟儿,走上青色的楼台遥望郎君。 楼台太高看不到郎君,整天依靠在栏杆边上。 栏杆有十二个弯曲,(女孩)垂下的双手像玉一样明润。 卷起帘子天显得更高,海水荡漾空显出一片深绿。 海水像梦一般地悠悠然,你忧愁我也忧愁。 南风知道我的情意,把梦吹拂到西洲(与她相聚)。
【西洲曲的写作特点】
• 一、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
“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唤起对过去西洲 梅下相会的回忆,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于是穿上了“杏 子红”的“单衫”,梳起了“鸦雏色”的头发。一折、一 穿、一梳,动作看似随意,却展现出痴心女子对爱人思念 之深的心境。诗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写出少女沉浸于 忆念、相思中。风吹叶落,她误以为情人足音,乃“门中 露翠钿”,从门缝中探出头等候情人的到来。一“露”, 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怀。但情人依旧是无影无踪, 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开门郎不至,出门采 红莲”,为了掩过邻人的耳目,只好借故出门去采莲。此 刻的她,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失意的感觉,受窘为难 的心态,一起涌向心头。这种含羞的姿态,渴慕相思的神 色,一系列巧作掩饰的动作,描绘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于平常的动作中,巧妙地刻画出女子微妙的心理,及对 爱情胸怀一颗赤诚之心。
的束缚,追求婚恋自由,但反映的社会生活过
于狭隘。
南朝民歌文体特点:
• (1)这类情歌表现的感情真挚细腻,情调艳 丽柔弱,哀怨缠绵。
• (2)民歌的语言,具有出语天然,明朗巧 妙,清新自然,委婉含蓄的特点。大量运 用双 关隐语,是南朝民歌的一大特色。
• (3)南朝民歌体制小巧,多为五言四句。 • (4)多用比兴、象征、谐音、双关等手法
南朝民歌以情歌为主的原因
• 1、社会风气使然 • 晋宋以来,长江流域富庶繁华,山川明媚、风物
优美、物产丰盛。“民间竞造新声杂曲”以抒性 情。“都邑之盛,士女昌逸,歌声舞节,铉服华 装,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 • 2、统治者的骄奢 • 由于采集民歌的目的是满足声色之欲,加上统治 者的提倡等原因,南朝民歌中反映男女之情的情 歌特别发达。《太平御览》“王侯将相,歌妓填室; 鸿商富贾,舞女成群”
《西洲曲》
《西洲曲》
• 南朝乐府《西洲曲》堪称千古情诗绝唱,诗里描 画了一位年青少女对情郎一别之后的刻骨铭心的 想思,叙说了一场平凡而美丽的爱情故事。西洲 何处?江南人家,似水柔情,梦也悠悠,回环婉 转,韵味无际。首先在时间上从冬天“折梅”下 笔,穿越春、夏、秋,贯以日夜,吐露了无时不 是情意绵绵,望眼欲穿。想念之地,起于西洲, 终于西洲,其间有江北、桥头、树下、门前、南 塘、青楼以至于碧海高天,烘托出无处思念不在 ,望穿秋水。景物交替,物换星移,纵然海枯石 烂,玉壶冰心,此情不变,忠贞不二。
“仰首”七句以姑娘一系列的动作细节和令人迷乱的无数飞鸿, 表现了 尽了尽日凝神眺望的痴情。而“卷帘”六句又将姑娘的所见所感表现得 如梦似幻, 令人陶醉,使人遐想, 余味无穷。
注释:
• 〖西洲〗地名,未详所在。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纪念的地方。 • 〖下〗落。落梅时节是本诗中男女共同纪念的 〖伯劳〗鸣禽,仲夏始鸣。 • 〖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 〖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 • 〖莲子〗谐音“怜子”,就是“爱你”的意思。 • 〖彻底红〗就是红得通透底里。 • 〖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此二句似倒装。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蓝天
南朝民歌概况
•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 府诗集。清商曲辞》里。存世400余首。主要 包括吴歌326首,西曲142首、神弦歌18首三类。
• 内容: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或写彼此爱慕、
或写会面愉悦、或写离别时的依恋、或写别后 相思、或写诅咒负心人。

总之,南朝民歌多为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