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厚德载物、精神永存

厚德载物、精神永存

厚德载物、精神永存--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师生缅怀南师(两篇)
【太湖大学堂】
------------------------------
作者:甲骨文慧画
厚德载物精神永存 ---缅怀南师
国庆放假,本想九月三十日回家,却只买到十月一日的票。

三十日上午,在大学堂等待的时候,临时得到消息,今晚有重要活动。

虽没有具体说是
什么活动,但从言语中我感觉到有重要的事。

于是静静地等待。

吃过晚饭,大约七点钟,我们来到禅堂门口。

现场庄严肃穆的气氛告诉我,南老走了。

在祥和的佛乐声中,南老的法体从我身边缓缓经过,相距仅一两米,可这一两米却是天壤之隔。

看到那么多人陷入无限的悲痛之中,我不禁想深入了解这是什么样的一位大师。

以前对南老师的了解,仅仅是从一些人的言论之中,在不同的地方也看到他的书,真正细读的也只有《易经杂说》,可谓知之甚少。

九月六日,我有幸来到太湖大学堂成为一名老师,还没有来得急去亲近这位传说中的大师,他却驾鹤西去。

注定我只能以倒叙的方式,读懂南师。

在同事的推荐下,我花了一两天的时间翻阅了《我读南怀瑾》,总算对南老师的一生有了粗线条式的了解。

南老师对于文教事业,不遗余力地支持;对朋友和学生,也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就像大地一样“厚德载物”。

走在风景如画的大学堂里,心里特别清楚,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工作人员,每一位客人,都是因为南老师,我们才有缘在这里相聚,南老师没来之前,这里只是一片沼泽地。

南老的身体,虽
然走了,但是南老的精神和事业仍在;南老留下的等身著作,将指引着我们未来的道路。

从这点来说,南老“精神永存!”
真正跟南老师结缘,始于在网络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在《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一书中,南老师讲到:
【我有个老朋友叫吕佛庭,河南人,已去世了。

他是画家,文字学家,也曾出过家,自称“半僧”,是个学者。

他晚年拿给我看《文字画研究》,我看了后说:“老兄啊!你赶快做,把中国文字赶快画出来,一幅一幅,太宝贵了!”现在在我们图书馆这一套书,由台湾跟我搬到美国,从美国回来又跟我到香港,从香港回来又跟我到这里,这套书搬回来的成本不晓得多少。

我前天想到讲这个问题,叫谢锦扬找出来,他马上找出来三本。

你们研究国学的同学们,如果研究文字,继续他的工作,你了不起了!又可做个画家!】
巧的是,我从事文字画研究和教学工作已经五六年了。

完全凭着自己的一股热情在做,期间经历了许多的坎坎坷坷。

南老师的这篇文章,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内心不知道有多激动。

得知南师创办了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于是斗胆写信自荐,并将拙著《甲骨文儿童识字与绘画》一并八百里快递到大学堂。

一个月后,终于走进了名闻遐迩的太湖大学堂。

这期间,虽没有见到南老师,但我所作的一切都在南师精神的指引下进行着。

我相信,以后的太湖大学堂还将在南师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前行!
期待南师乘愿再来!
*****
孩子们追思南爷爷
本周的作文是《追思南爷爷》。

布置作文题之前,我们两位老师都很着急,这让孩子们怎么写呀?孩子们这么小,跟南爷爷都没见过几次,有些新生压根就没有见过南爷爷,很担心这次作文写不好。

可是刚刚孩子们的作文交上来一看,发现我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次作文比哪一次都更有真情实感!
现摘录部分句子如下:
我一年级的时候,他93岁,他白发苍苍,是个慈善的老人家。

我本来要上去和南爷爷说话,老师不同意。

我想说南爷爷像孔子有三千多名学生。

我和妈妈上网查南爷爷,才发现南爷爷有三万多名学生,比孔子的学生还多。

我要好好学习,南爷爷在天上看着我们。

国庆节我在家的时候,突然知道南爷爷去世了,爸爸妈妈惊呆了,爸爸妈妈的眼睛都湿了。

后来爸爸妈妈去太湖大学堂祭拜南爷爷。

南爷爷临终前,对校长说一定要把学校办好,我还会再来的。

我相信南爷爷的灵魂和精神与我们同在。

在南普陀寺的那天晚上,梦到南爷爷说几百年后会再来到大学堂。

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能看到南爷爷。

我希望有一天,南爷爷可以再来我的梦里和我说话。

南爷爷走了,我心里很难过。

在祭拜的时候,我心里空空的,我看着照片,真希望南爷爷在我面前出现。

南爷爷我想你!
老师让我们给南爷爷敬礼。

一鞠躬的时候,我先把自己的心给平静下来;二鞠躬的时候,我想:祝南爷爷平平安安;三鞠躬的时候,我想:南爷爷不是在天堂就是在我们的身边吧。

六年级的毕业礼上,南爷爷说了一句话“敬业乐群”。

希望我们把中国文化一代代传下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但愿此情长久,心常相印。

希望来日,南爷爷乘愿再来,和我们一起扯铃、足球、武术、读经、静定…… 阿弥陀佛。

南爷爷生前写了一首歌词,名为《聚散》,内容如下:
桌面团团,人也团圆。

也无聚散,也无常。

若心常相印,何处不周旋。

但愿此情长久,哪里分地北天南。

是啊!只要我们的感情跟南爷爷心心相印,就不分地北天南!南爷爷的精神与我们同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