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和创新社区党建工作ppt

加强和创新社区党建工作ppt


三.完善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 3. 如何完善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
① 完善区域性党建的领导体制。
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按照“条块结合、以 块为主”的原则,发挥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在 区域化党的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条”和“块”的概念:“条”指的是纵向 系统,“块”指的是横向地域。 我国城市管理模式由“以条为主”向“以块 为主”转变的原因。
5
一.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3. 建设现代化国际都市,加强党对城市 管理体制改革的领导的需要。
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 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能否管理、建 设好城市,是对党在城市的领导能力和领导地 位的严峻考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城市管理要形成 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管理方式, 就要确立街道在整个城市管理体制中的基础地 位,使社区建设和管理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 基础,使街道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
② 新的经济社会组织大量产生,需要街道和社区 加强管理和服务;
③ 劳动者和各类人才进入市场流动和组合,需要 街道和社区加强对流动人员及其中党员的管理;
3
一.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④ 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一些社会职能逐步向 街道、社区转移,需要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区 的服务功能。 上述各项艰巨任务,都只有在社区党组织的统一 领导下才能完成。
加强和创新社区党建工作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赵卫民
2013年5月9日
讲座内容
一.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 三.完善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 四.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2
一.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三大需要) 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改革 和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凸显了社区党建的意义。 ①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街道和社区创 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9
四.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1. 明确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组部明确规定: • “街道党委是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工 作的领导核心。” • “居民区党支部是居民区各种组织和 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二.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
1. 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
形势:随着人们就业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 式的不断变化,社区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越来 越强,对生活质量和社区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物质文化需求方面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 化的趋势。 挑战:社区党组织如何根据群众不同层次的需 求,转变观念,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做好面 向普通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困难群体的 社会救助福利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 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18
二.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
5. 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
形势:现在的社区党建,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是 一个党组织在一个单位内开展工作,而成为以 社区党组织为主体,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 和其他各类组织中的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 党建工作。 挑战:社区党组织如何树立大党建的观念,改 进领导方式和方法,主动协调各方力量、整合 各类资源,成为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 益性工作的主导力量?。
三.完善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 ② 完善区域化联建共建机制。
一是建立党建联络员制度。党建联席会各成员单位 明确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区域党建工作的协调、 联络,从而加强横向的联系与沟通。保证党建联席 会制度的落实。 二是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 织定期向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通报共驻共建情况, 畅通信息渠道,定期沟通信息,交流经验。 三是建立共建责任机制。把区域性党建工作纳入工 作目标管理。明确党建联席会各成员单位在区域建 设中的有关责任,建立起层层负责、条块结合的责 任体系,使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建紧紧联在一起,激 26 发各方参与共建活动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27
三.完善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



二是要改变机关行政化的领导方式。以协调、 服务为宗旨,联络区域内各单位党组织,争 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推进区域发展和 区域党建工作。 三是要围绕共同利益确定工作内容。按照 “双向服务、优势互补”的原则,开展各种 形式的共建活动,实现党建共抓、文明共创、 资源共享、社区共建。 四是要着眼灵活高效,设计推进工作的方式。
4
一.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2. 建设“首善之区”,维护首都政治稳 定和社会安定的需要。
北京的稳定对于全国的稳定有着特殊的重要意 义。街道、社区是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地,处 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首都政治稳定和社 会安定的第一线。
只有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才能更有效地维护群 众根本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影 响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24
三.完善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
如何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发挥 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化党的建设中的主 导作用。 首先,进一步健全区指导委员会、街道协调委 员会、社区联席会三级社区党建工作协商议事 机制; 其次,有效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内的 领导核心作用; 再次,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最后辖区单位党组织在接受上级主管单位党组 织领导的同时,要自觉接受街道、社区党组织 的指导与协调。 25
望京花园东区空地建筑风波折射的业主民主意识
16
二.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
4. 社区组织结构多元化。
形势: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社区内出现了 物业公司这样的经济组织,业主委员会这样的 财产性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 服务性的组织,社区内部组织由单纯的社区党 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的二元组织结构正在向社 区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社会 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多元组织结构并存转变。
22
三.完善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 2. 区域化党建格局的特点和功能
③ 党组织和党员管理向单位和属地双重管理 拓展。
街道、社区区域内有行政主管单位的基层党组 织在接受其上级党组织领导的同时,在开展党 的组织活动层面上还应主动接受街道社区党组 织的协调和指导。在职职工党员在接受本单位 党组织管理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在工作地和居 住地所在的社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构 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 以流人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 共同管理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23
21
三.完善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 2. 区域化党建格局的特点和功能
② 党组织隶属关系向属地区域化领导拓展。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人们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人们逐渐由过去的“单位人”向 “社会人”、“社区人”转变。大量的国企离退休党员、 下岗失业党员、外来流动党员涌入社区,社区党员无论在 数量还是结构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给社区的党员管理 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破解上述难题的方法是加强街道党工委对区域内各类党组 织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上的有效领导。逐步推进区级部门驻 街道派出机构党组织关系属地化。街道党组织承担指导和 帮助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的 责任。组织领导和统揽指导区域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 社会组织党组织。组织区域内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区域化 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活动。
10
不同利益群体间旷日持久的 望京花园空地用途之争
一部分人主张:与其让这块地闲置无用,不如私人开发 种菜,一来贴补家用,二来培养孩子劳动观念
11
不同利益群体造成的旷日持久的 望京花园空地用途之争
一部分人主张:公共空地应该是属于全体业主的自然生 态休闲区域,决不允许任何人将其变为私人领地
12
明星云集的望京果岭里class居民的利益要求是 不出家门就有网球场
9
二.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
2. 社区利益群体与利益表达方式多样化。
形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 里人们的职业和收入出现多样化的趋势,社 会群体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收入差距,出现 了较富裕的阶层、中间阶层和生活困难群体。 不同的群体其利益需求与利益表达截然不同。 挑战:社区党组织如何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 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利益 群体的利益,做好理顺群众情绪,稳定社会 的工作?。
三.完善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 ③ 创新区域性党建的工作方式
区域性党建工作涵盖了区域内各种性质、各 种类型的党组织。要有效开展工作,必须充 分考虑各个党组织的特点和实际,创新工作 方式。 具体建议: 一是要改变过去封闭式单纯党务工作的方式, 整合区域内各群众的利益,争取获得区域内 不同群众的广泛认同,提高活动的参与率。
17
社区组织结构多元化图示
以往社区结构简单
社 区 社区 居民 自治 组织
现今社区结构多元

组 织 自

主 委 员 会社 会社党组 织治
组 织

中 介


挑战: “组织多元化”对于社区状况的双重影响; 社区党组织如何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领导体制 和工作机制,发挥好领导、协调、服务的功能?。
19
三.完善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 1. 区域化党建格局的概念
所谓区域化党建格局,就是在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 的进程中,以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提高社 区服务能力、增强区域党建活力为目的,以街道为 主体,以社区为网络,围绕组织设置全覆盖、组织 领导区域化、组织管理双重性的要求,通过理顺体 制机制,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构 筑上下相通、左右联动的党建工作网络,使不同部 门、单位和党组织以及其他各种社会资源在加强区 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上找到各自的着力点,形成整体 合力,构建以区委为领导、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 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区域内全体党 20 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6
一.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