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势与政策复习题.doc

形势与政策复习题.doc

一•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什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届全国人人四次会议上作政府T作报告时说,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总的考虑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 引导各方而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

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対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人的波动。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 亿元,其中屮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预算,赤字规模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

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氏,切实降低行政成木。

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

依法加强税收征管。

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实施全口径监管,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I6%o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热钱”流入。

二.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什么?()1()年3刀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商工作,第四项就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强国必先强教。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

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着重抓好五个方面:一是推进教育改革。

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鼓励试验,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

坚持育人为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氏的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提高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四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小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尽快使所有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达到规定标准。

为农村屮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讣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

三是继续加强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是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

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口主权,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激励教师专注于教育,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创建若T 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

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

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鼓励他们终身从教。

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

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

不普及和提高教冇,国家不可能强盛。

这个道理我们要永远铭记。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关键科技问题,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人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

前瞻部署生物、纳米、量子调控、信息网络、气候变化、空天海洋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休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亨和高效利用。

要大丿J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

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加快人才资源开发。

人才是笫一资源。

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三.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综合來讲: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 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冇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

笫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

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屮国作为世界上最人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小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nJ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捉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屋。

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其二,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牛了很大的变化;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四.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六个为什么”是什么?六个“为什么”是指深入回答六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人问题:(一)深入回答在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为什么要坚持屮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木主义;(三)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四)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五)为什么要坚持屮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7\)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I叫头路。

五.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是什么?“十二五”主题:科学发展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地提岀,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事关“十二五” 乃至更长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示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硕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耍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垂全面I办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屮央党校副研究员郑权说,发展不同于增长,绝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人小、—•吋得失。

发展如果不科学,路就会越走越窄。

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木、全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十二五”主线:转变发展方式为了进一步明晰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岀了“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耍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围绕“五个坚持”,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岀了一•系列新的目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白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务院发展研究屮心副主任、研究员卢屮原说:“'五个坚持’就是五条脉络,如果我们把它抓好了,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也就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贯彻。

'五个坚持'按照我的理解,它体现了这样儿个特点:一是跨越危机、引领未来,这是一个特点;再冇就是突出重点, 攻坚克难,这里头有改革的意思;第三个特点就是协调发展、惠民利民,最终要落到老百姓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上來,这是落脚点。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解决全球失衡问题。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劳伦斯•格林伍德说。

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冇理由相信,中国必将迎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新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