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险合同中的等待期条款是否属于免责条款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2017)苏民再353号民事判决书
【案情简介】
2013年11月11日,丁某通过某保险公司网站投保重大疾病保险,保险金额为35万元。2014年4月23日至27日,丁某被确诊罹患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遂向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提出理赔申请,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于2014年6月27日向丁某送达《理赔决定通知书》:同意承担保险责任,依据保险合同约定支付保险金8400元,解除保险合同。
2015年3月20日,丁某以“1、保险条款约定的180天等待期应属免责条款;2、保险公司未履行明确说明义务,故该条款不生效”为由,向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起诉,诉请:一、被告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立即支付保险金341600元,并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保险金利息;二、案件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2015年8月8日,一审法院认为:“180天等待期系对于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于不同时段的保险责任作出具体界定,是用以确定、限制或排除保险人责任范围的条款,应当属于保险责任条款,而非属于免除或者减轻保险人责任的免责条款”,且保险人已经履行了对投保人的说明义务,依法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对此不服提起上诉。
2015年12月9日,二审法院以保险条款约定的180天等待期系免责条款且保险人未尽明确说明义务为由判令保险人给付保险金。保险人对此不服依法申请再审。
2017年12月14日,再审法院经提审后判决,依法撤销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丁某不服,遂向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申请审判监督。
2018年11月19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经审查,依法认定再审法院判决正确,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书》,决定不支持丁某的监督申请,全案终结。
【判决书正文】
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
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丁某,女,汉族,1975年5月1日出生。
再审申请人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因与被申请人丁某健康保险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于2017年7月31日作出民事裁定,提审本案。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了本案。再审申请人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被申请人丁某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申请再审称:1.二审判决认定案涉条款为免责条款为适用法律错误。案涉保险合同明确于保险责任条款中约定:被保险人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180日内,经医院初次
确诊非因意外伤害导致罹患本合同所定义的重大疾病(无论一种或多种),我们按您已缴纳的本合同的保险费数额向重大疾病保险金受益人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本合同终止。该条款内容可以看出:首先,重大疾病保险合同条款就保险责任进行了并行的两个互不交叉的明确约定。即第一,180日内发生保险事故的,给付相当于保险费数额的保险金,第二,180日之后发生保险事故的,给付金额35万元的保险金。其次,保险事故无论是发生在180日内还是180日之后,保险金给付的对象为保险金受益人,若为免责条款,应约定将保险费退还给投保人。因此,180日内给付相当于保费之保险金条款并非免责条款,其性质为约定保险金金额。二审判决认定180日条款为免责条款错误。2.二审判决认定丁某的代理人陈某不知晓案涉条款的内容缺乏证据证明。网络投保是一种新型的投保方式,网络投保需要购买人自己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勾选和电话回访时丁某均表示确认,但庭审中其只承认对自己有利的,而对同一页面下的180天条款却作出不了解的解释,显然不符合常理。丁某缔结保险合同是由其丈夫陈某代理,陈某在我公司已工作10余年,且为高级管理人员,熟悉相关条款内容,若认定案涉180天条款为免责条款,申请人的说明义务亦应当减轻。3.二审判决忽视了丁某涉嫌欺骗投保的基础事实。丁某投保前故意隐瞒其已体检查出甲状腺实质占位的客观病情,却在检查后19天向我公司购买保险产品,其投保时如明确说明病情,将无法进行投保。丁某在发生保险事故申请理赔后,我公司调取了其体检报告,但考虑到其丈夫在我分公司工作多年,
故没有解除合同,而是根据合同正常予以理赔。丁某得知我公司按其所交保费理赔后,故意拖延至我公司丧失合同解除权才提起本案诉讼。综上,请求撤销二审判决,依法改判驳回丁某的全部诉讼请求,一、二审诉讼费用由丁某承担。
丁某辩称:1.二审判决正确,案涉保险合同等待期条款属于免责条款,二审判决对此已论述充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类似案件中也有相同认定。2.丁某丈夫陈某是否知晓案涉条款的内容的举证责任应由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承担。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提供的证据不足,所以,二审法院没有认定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可以减轻提示说明义务。3.本案不存在通融性赔付的问题。请求驳回再审请求。
丁某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立即向丁某支付保险金341600元,并自2014年6月27日起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以341600元为本金支付利息至实际还款日。2.本案诉讼费用由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承担。
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3年11月11日,丁某通过某保险公司网站投保重大疾病保障计划保险,并于当日缴纳保费8400元。2014年4月23日至27日,丁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期间,被确诊罹患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嗣后,丁某向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提出理赔申请,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于2014年6月27日向丁某送达编号为NO.(C3)201300090580的《理赔决定通知书》,载明:对于被保险人丁某提交的19165035号保单理赔申请,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经审
核对重大疾病保险同意承担保险责任,支付保险金8400元,解除19165035号保险合同。其后,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向丁某支付保险金8400元。
案涉保险合同系通过网络投保,投保人通过打开投保页面进行注册登记、险种选择、填写保险信息(确定交费年期、投保金额等信息)、投保确认、保险费交纳逐步点击完成投保。其中,在“投保确认”页面载有“本人已认真阅读并理解保险条款、投保须知、投保提示书和投保声明书的全部内容,且同意将电子保单发出之日的次日视为客户签收日。”投保人须在该语句前进行勾选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进而完成投保,即勾选上述语句为进行下步投保操作的必经流程。上述页面中的“保险条款”、“投保须知”、“投保提示书”、“投保声明书”四项均设置独立链接,投保人如要阅读相应内容,需要分别点击对应的文字上,即可链接相应内容。“保险条款”链接对应《重大疾病保险条款》全部内容;“投保须知”、“投保提示书”链接后均提示投保人须充分了解保险条款及健康保险产品特性;“投保声明书”链接页面为投保人承诺:本人已认真阅读并完全同意网上投保须知、投保险种的保险条款,尤其是保险责任以及除外责任条款…。此外,在“投保确认”页面同时载有“什么是等待期?有多少天?”的链接,该链接点击打开后对应内容“本险种首次投保或非连续投保有180日等待期,即自保险合同生效日起180日内,经医院实效确诊被保险人罹患保险合同定义的任何一种或多种疾病,某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按投保人已交的保险合同的保险费数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