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写作课
——试着用三句话概括上面三段话
从此以后,只要碰上我,他都要把车停下,让我上车,把我送到胡 同口。后来,我觉得抱孩子太吃力了,就借了一辆小孩车,推着孩子 走。但是,只要看见我,这位司机仍要把车停下,而且经常帮助我把 小孩车搬到汽车上。他这样做的时候,也曾引起过车上少数人的非议, 以为我是他的什么三亲六故,他在为亲友行方便,但他似乎并不在意。
五、写作提示
(一)题目怎么取?
根据你要写的事情取题,题目要小,要具体。比如《妹妹买裙》、《“ 健忘”的某同学》、《让我透不过气的爸爸》
(二)写作提纲:
1, 你熟悉的一个人,什么样子的?
2, 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一件什么事?
3, 事情过程中出现什么状况?(意外?奇怪的?有趣的?好玩的?值 得思考的?)
1.第二天,他在厂门口遇见她,她说:“昨天,整整一天我都在等你的电 话。”
2.他在电话的一端,她在电话的另一端。
3.用完餐后她或许会午睡,即使她不睡,她的母亲也肯定是要睡的,电话 铃会把大家都吵醒。
4.好不容易挨到太阳升高,他拿起话筒,但又想,这时候,她一定在化妆, 不好打搅她。
5.下午可一定要打电话了,再不打可就晚了,可他忽然想起她曾经说过, 午睡后她喜欢静静地坐一会儿……
人物活动的过程,
每天早上,我必须先把孩子送到老太太家,再去赶车上班。 我先拿起了刀,然后洗了水果,之后再把皮削好,最后把水果切块放进冰箱。
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那是1983年,产假休完以后,我要上班了,只好把女儿寄托在一位老太太家。
来构成叙述交代和介绍的主要内容。
练习:
用“先,之后,然后,再,最后”写一段
叙述的分类 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范文分析:
一:请找出文中所有时间的表达。 二:范文用的是什么的叙述方法,叙述人称是什么? 三:找出范文中的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并概括 成一段话。 四:这篇范文的优点是什么?
祝好人平安
每当我看到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挤车上下班时,我都不由寄予深 深的同情,尽可能地给她们一些关照和帮助。因为我也是这样抱着 我幼小的女儿,走过一个个寒冬酷暑的。
6.他从早上开始就准备给她打电话,因为在梦里他已经把这个号码拨过无 数遍,但他想今天是星期天,她一定还没起床。
7.心不在焉地翻了几页书,看一看表已经是中午,毫无疑问,她已经在用 餐了。
二、如何写好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 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 一般说来,它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二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 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4, 事情结果如何?或通过这件事对这个熟悉的人的认识?(可爱、严 厉、马虎、急躁……)
写一段话,其中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 要素、 如:车站上、晚上,我和朋友,车晚点了,结果回不去了等六要素
叙述的特征:
叙述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 个要素。 叙述与时间关系最为密切。无论是人物活动的过程,还 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与 持续性
三 亲 六 故 : s ā n q ī n - l i ùg ù (n)all the kinsmen and
kinswomen(acquaintances)
同义词:亲戚、亲友、
表达方式--叙述
叙述是记叙性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作者用它来展开情节,交 代人物活动和事件经过。 叙述的基本特点是在于陈述“过程”
——碰到“我”,司机都会怎么做,为什么?为什么其余乘客又对此产生非 议?请以自己的话来复述。
过了一些日子,我突然发现这位司机不见了。虽然他开过的那辆车, 每天还在这条线上跑,开车的却不再是他。整整一个漫长的冬天过去 了,我一直没有再见到他。后来,我搬了家,可我总是想起这位好心 的司机,我常想,同走今生便是一种缘分,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体 谅,关切和友情。又一个冬天来临了,我祝那位司机朋友一生平安。
妈妈也很注重我的身体,不让电扇的风直吹我 怕感冒了,定时定量玩电脑,看电视。
妈妈总是接送我上学,照顾我十分细心,天热 就睡凉席,天冷就盖厚厚的被子。
我敢打赌:我的妈妈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 (2)点评
(3)学生尝试大刀阔斧动手术:(示范) “妈妈,我回来了”,我一进门就大喊着:“饭熟了没
有?” 客厅里没有妈妈的身影,家里有明显打扫的痕迹。糟糕!
妈妈突然说:“女儿,今天打扫房间,看见你的日记 本,第一页写着未经允许不许翻看,我本来很想看的,忍住了, 里面写的什么呀……”
妈妈后面说的是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只在心里 不停的说:“妈妈,妈妈,我的好妈妈,相信你的女儿吧!”
(4)注意: 要避免空洞,记流水账,首先要学 会讲一个故事,用故事说话,也就是要具备记叙 文的六要素。
那是1983年,产假休完以后,我要上班了,只好把女儿寄托在一 位老太太家。老太太家离我家有两站地。每天早上,我必须先把孩 子送到老太太家,再去赶车上班。时值隆冬,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衣, 非常臃肿,我抱着她,根本挤不上车,只好抱着她顺着马路走,走 不了多远我就浑身是汗了。
一天,我正浑身冒汗地抱着孩子在路上走,一辆公共汽车在我身 边停了下来,而且车门大开,在等我上车。司机还在车上喊:“请 大家往里挤一挤!”到了我该下车的胡同口时,汽车还停了下来。 我一边急急忙忙地下车,一边对司机说着感谢的话。司机说:“别 说这些了,我知道你的难处。我有个孩子也这么大。”他的话很真 诚。
4..过了一些日子,我突然发现这位司机不见了。虽然他 开过的那辆车,每天还在这条线上跑,开车的却不再是 他。
顺叙&第一人称:
顺叙是指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自然序列,作者或人物的 思想感情发展的进程,人物活动的次序或事件的始末进行 叙述。 运用顺叙要区分主次,讲究详略,注意疏密相间,防止平 铺直叙。
第一人称叙述,是以"我"(或"我们")的视角来观察和感受, 并以"我"的口吻来叙述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它是一种单 向视角。其中的"我"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文章中的人物
(二)然后把记忆中的一件事写出来(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在这件事中出现什么奇怪、或好玩、或有趣、或让人讨厌的、或不 开心的事情,仔细写出来。
(三)最后写一写结果或对熟悉的人的印象,对事情的感受。
注意:如果你记不住事情的细节,或这个熟悉的人的长相细节,那就再 去见一见这个熟悉的人,可以和他(她)一起做事,这下你一定要认真 观察(用五官),并赶紧记录下来,这样你就有东西可写了。多用些动 词,文章一定会更生动的。
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可 以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
写人的文章理解的时候要看这篇文章写了几 件事,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性格,什么 样的精神、品质,在这上面来理解。因为落 脚点就是通过事来表现人。
如果这篇文章写了三件事,但是是通过这三 件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这就是一篇 写人的文章。
范文分析:
一:请找出文中所有时间的表达。 二:范文用的是什么的叙述方法,叙述人称是什么? 三:找出范文中的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并概括 成一段话。 四:这篇范文的优点是什么?
请给下面四段话排序:
1.又一个冬天来临了,我祝那位司机朋友一生平安。
2.整整一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再见到他。
3.后来,我搬了家,可我总是想起这位好心的司机,我常 想,同走今生便是一种缘分,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体 谅,关切和友情。
写作课
一:“好人”该是怎样的人 二:来说说你身边的好人好事
生词:
寄予 : jìyǔ
(v) show,give
产假 : chǎn jià (n )maternity leave
非议 : fēi yì (n/adj)reproach;censure
缘分: yuán fèn
together
(n) lot or luck by which people are brought
事。 (2)明确:所谓“好”故事,从写
作理论角度来说,就是选材要典型, 新颖,能破旧立新。
第一步:讲一个故事。 (1)案例:学生记叙文习作:《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十分尊重我,我的小秘密,妈妈一律 不追问,我的日记妈妈也不会主动去看。
妈妈很爱我,从来都把好吃的让给我,每次做 饭都做我爱吃的,每个星期天又煮汤我喝。
时间的表达
点明具体的时间:
每当……时 每当我看到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挤车上下班时…… 到了我该下车的胡同口时…… 那是1983年,产假休完以后……
表示时间的推移:
从此以后 后来
不直接使用时间的词语表达时间的推移变化:
过了一些日子,,整整一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又一个冬天来临了,
请按时间线索来给下面几句话排序:
补充练习
结合这节课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你熟悉的人的 文章。
怎么写好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主要是通过这些事情来突出他的特点。在 这些事情中,主要选择一件你记得最牢的事情详细的写。
(一)先可以简单写一写这个熟悉的人的长相(高矮胖瘦、发型、 脸部的样子等)、衣着打扮(颜色、长短、款式等)。
记叙文六要素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1)学生记叙文习作《我的妈妈》 可以写妈妈做过的让你难忘的
我的心里陡然一惊,我的房间很乱,妈妈一定会打扫,而我的 日记本正放在课本的下面,妈妈肯定会发现的。我鞋也没有换, 三步并做两步冲进我的房间,房间已经整理得整整齐齐,我那 精美的日记本赫然就在最上面,那里面我写满了对青春的感悟, 完了,彻底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