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
三、骨骼肌的起止点与运动术语
(三)固定方式
骨骼肌收缩时:起点固定为近固定(起点为定点,止点为动点)
止点固定为远固定(起点为定点,止点为动点)
胸部相对固定, 起止点都不固定为无固定(如两头起) 腹部运动。
躯干肌收缩时:上端固定为上固定( 如“仰卧举腿”)
下端固定为下固定(如“仰卧起坐”)
有的肌纤维呈上、下行 排列,肌肉的上端连于 胸部,下端连于腹部, 如腹直肌等。 腹部相对固定, 胸部运动。
请写出下列肌肉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请你做出训练斜方肌的动作。
训练斜方肌的力量,使它的功能增强。
提拉耸肩
负重直臂上举
持哑铃扩胸 (飞鸟展翅)
请你做出训练斜方肌的动作。
请你做出训练前锯肌的动作。
一些推举的动作都可训练前锯肌的力量
阻力前推 向上推举
俯卧撑
第三节 使肩关节运动的骨骼肌
3、胸小肌
位置与形状:胸廓上部前外侧,胸大肌深面,三角形。
功能
近固定:使肩胛骨向前下方运动。 远固定:上提肋骨,协助呼气。
三、 使肩胛骨前伸的骨骼肌
前锯肌、胸小肌。
四、 使肩胛骨后缩的骨骼肌
斜方肌、菱形肌。
五、 使肩胛骨上回旋的骨骼肌
斜方肌上部、下部和前锯肌。
六、 使肩胛骨下回旋的骨骼肌
菱形肌、肩胛提肌和胸小肌。
⑤
肌肉收缩的机制:
骨骼肌细胞接收到神经刺激,产生兴奋性电冲动,
①
通过肌管系统引起肌浆中钙离子(Ca2+)浓度升高,
②
细肌丝与Ca2+结合,暴露出与粗肌丝结合的位置,
③
粗肌丝伸横桥与细肌丝结合,拖动细肌丝往中央滑动,
④
肌节变短,肌原纤维收缩,引起肌纤维收缩。
⑤
骨骼肌的肌腱
肌腹两端的索状或扁 平状致密结缔组织, 将肌肉固定在骨上, 并将肌肉收缩的力量 传递给骨,牵引骨引 起运动。 肌腱
(三)固定方式
骨骼肌收缩时:起点固定为近固定(起点为定点,止点为动点)
止点固定为远固定(起点为定点,止点为动点)
起止点都不固定为无固定(如两头起)
躯干肌收缩时:上端固定为上固定( 如“仰卧举腿”)
下端固定为下固定(如“仰卧起坐”)
有的肌纤维呈上、下行 排列,肌肉的上端连于 胸部,下端连于腹部, 如腹直肌等。
第四章
骨骼肌
教学目标
1 掌握骨骼肌的结构组成及生理特性;
2 理解肌原纤维的微细结构及其收缩的机制;
3 熟悉儿童青少年骨骼肌的特点及全身骨骼肌的 分布特点; 4 重点认识与掌握使主要关节发生运动的骨骼肌 名称及位置。
第一节
骨骼肌的概述
全身骨骼肌示意图
一、骨骼肌的形态与结构
(一)骨骼肌的形态
全身约600多块骨骼 肌,重量约占体重 35%~40%。
俯卧撑 向上推举
二、 使肩胛骨下降的骨骼肌
斜方肌下部、前锯肌下部、胸小肌。
3、胸小肌
位置与形状:胸廓上部前外侧,胸大肌深面,三角形。
胸
肌
胸小肌
胸大肌
胸
肌
止点:肩胛骨喙突 起点:3-5肋骨的前面
胸小肌
请画:
根据起止点的提示,在自己的人体骨骼图上画出“胸小肌”。
二、 使肩胛骨下降的骨骼肌
斜方肌下部、前锯肌下部、胸小肌。
下降:锁骨与肩胛骨向下运动
(2)前伸:锁骨与肩胛骨向前运动 后缩:锁骨与肩胛骨向后运动 (3)上回旋:肩胛骨朝外上方运动 下回旋:肩胛骨朝内下方运动
一、 使肩胛骨上提的骨骼肌(42页)
使肩胛骨上提的骨骼肌:斜方肌上部、菱形肌、肩胛提肌。
1、斜方肌
位置:位于项部和背上部浅层 形状:三角形扁肌,左右各一,合为斜方形。
背
肌
斜方肌
背
肌
止点:
锁骨外侧端、 肩峰、肩 胛冈外侧。
起点:
自上项线,枕外粗隆,项韧带, 第七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
斜方肌
请画: 根据起止点的提示,在自己的人体骨骼图上画出“斜方 肌”。
一、 使肩胛骨上提的骨骼肌
使肩胛骨上提的骨骼肌: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
1、斜方肌(重点掌握)
位置:位于项部和背上部浅层 形状:三角形扁肌,左右各一,合为斜方形。
肌肉拉伤
①与运动负荷过重有关。如剧烈运动,过度运动等。 ②与肌肉的粘滞性有关。粘滞性越大,越易肌肉拉伤。
越冷的天运动越易肌肉拉伤,因为低温肌肉粘滞性大。
运动之前做一下热身准备活动,可降低肌肉的粘滞性, 从而减少肌肉拉伤。
三、骨骼肌的起止点与运动术语
(一)起点与止点
骨骼肌中间跨过关节,两端附着于骨,附着点分起点与止点。 四肢肌:近头端的附着点为起点,远离头端的附着点为止点。 躯干肌:靠近身体正中矢状面的附着点为起点,远离的点为止点。
向中枢神经系统传 递骨骼肌活动信息 运动神经支配与 调节骨骼肌活动 调节毛细血管的开 放,改善肌肉营养
填空题:
1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 2 骨骼肌由( )和( )器官。 )及血管、神经组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人体骨骼肌纤维有两种:Ⅰ型肌纤维与Ⅱ型肌纤维。 善于短跑的人,以( )肌纤维含量多; 善于长跑的人,以( )肌纤维含量多。
请观察:
下面A、 B、C肌肉的起点、止点各在哪里?
A
2 3
1
4
5
C
6
B
请观察: 下面的运动,胸大肌各是什么固定?
胸大肌 胸大肌
上肢水平屈运动
引体向上运动
第二节 使上肢带运动的骨骼肌
上肢带关节及其运动(回忆)
(一)上肢带的连结
两对关节:胸锁关节与肩锁关节 (二)上肢带的运动
(1)上提:锁骨与肩胛骨向上运动
肌节
肌节
肌原纤维模式
粗肌丝两端有横桥,能与细肌丝结合,拖动细肌丝向肌节 粗、细肌丝的结构模式图 中央滑动,肌节变短,肌原纤维收缩,引起肌纤维收缩。
Z线
Z线
粗肌丝的结构
细肌丝的结构
肌肉收缩的机制:
骨骼肌细胞接收到神经刺激,产生兴奋性电冲动, 肌管系统是由横管﹝又称T管 ﹞、纵管﹝
是什么? ① 肌质网,又称L管﹞组成的管系统 。 ②
肌原纤维如何收 缩引起整块骨骼 肌的收缩呢?
肌原纤维的收缩与它的超微结构有关,下面我们来 看一看肌原纤维的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的超微结构 一块骨骼肌是由许多束
肌纤维排列构成 一束肌纤维是由许多条 肌纤维排列构成 A带 I带 暗带 明带 一条肌纤维里有许多条 肌原纤维整齐排列
A带
暗带
H线
一条肌原纤维是由粗、 细肌丝排列形成的
请画:
根据起止点的提示,在自己的人体骨骼图上画出“肩胛提肌”。
一、 使肩胛骨上提的骨骼肌
肩胛提肌 使肩胛骨上提的骨骼肌: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
3、肩胛提肌
位置与形状:斜方肌的深面,颈两侧,一对带状肌。 功能
近固定:使肩胛骨上提和下回旋。
远固定:一侧收缩,头颈同侧侧屈、后伸和下回旋。
两侧收缩,使颈伸直。
4 骨骼肌的收缩是由肌细胞中( 引起的。 )的收缩
可参看课本40页
(三)骨骼肌的辅助结构(了解)
1、筋膜 遍布全身,分浅筋膜、深筋膜两种。
浅筋膜
深筋膜
皮肤
深筋膜
肌肉
肌间隔
皮肤 浅筋膜
(三)骨骼肌的辅助结构(了解)
2、腱鞘
腱鞘
包围在肌腱外的鞘管,手足背多见。
肌腱
肌腱
指骨
腱鞘
二、骨骼肌的特性
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1.伸展性 2.弹性 3.粘滞性
肌肉收缩或舒张时, 肌纤维及细胞内分子 间产生的摩擦力。
在外力牵拉下, 在外力解除后, 可被拉长的特性。 可恢复原来长度。
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肌肉 的伸展性与弹性,增加肌肉 的力量与柔韧性。
温度越低,粘滞性越大,运动 前热身活动可减少肌肉粘滞性。
请问: 你知道我们运动的时候,为什么有时会发生肌肉拉伤吗? 你知道如何避免吗?
肌腹
肌腱
骨骼肌的血管
骨骼肌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尤其毛细血管特别丰富。
人的骨骼肌中,每平方毫米约有毛细血管3000条, 全部肌肉毛细血管长度约为10万公里。安静时,肌 肉中一般每平方毫米只有100条毛细血管开放。而 激烈运动时,可有3000条毛细血管开放。
骨骼肌的神经
骨骼肌中分布的神经有:
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交感神经三类
远固定: 一侧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 两侧肌收缩使头后仰和伸脊柱
根据斜方肌的功能想一想: 如何训练斜方肌的力量,使它的功能增强?
持哑铃扩胸 (飞鸟展翅) 这种训练不但使斜方肌力量增强,也可预防与矫正 驼背,使你的肩背部更加健美。 提拉耸肩
负重直臂上举
一、 使肩胛骨上提的骨骼肌
使肩胛骨上提的骨骼肌: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
(三)固定方式
骨骼肌收缩时:起点固定为近固定(起点为定点,止点为动点)
止点固定为远固定(起点为动点,止点为定点)
起止点都不固定为无固定(如两头起)
请观察:
下面的运动,胸大肌的固定方式,哪个是近固定?哪个是 远固定?
胸大肌的 近固定
胸大肌的 远固定
上肢水平屈运动
引体向上运动
三、骨骼肌的起止点与运动术语
如何训练肩胛提肌的力量?
提拉耸肩
颈后仰运动
二、 使肩胛骨下降的骨骼肌
斜方肌下部、前锯肌下部、胸小肌。 1、斜方肌(已讲) 2、前锯肌
位置与形状:胸廓的后外侧面,一宽大的扁肌。
前锯肌 找一找:前锯肌在哪里?
很象一把锯子 前锯肌
止点:
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