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梅南教学思想

范梅南教学思想


观点五:体验研究
• 研究就是一种关注的行为,关注就是关心我们所 爱的人。 • 正如伽达默尔所说: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就是 没有方法。但是现象学研究并不是不可以把握的。 现象学研究因循一定的传统,具有一定的知识体 系,包含思想者的生活历史,这一切共同构成了 现代人文科学研究实践的来源泉和方法论基础。 (从这句话,大家就能理解黄老师为什么说她的 第二阶段是没计划的阶段的内部含义了)
对人种志方法应用的批评
• 他认为现代教育研究多采用折中的手段,随意从 其它学科中借鉴其语言的技巧,如人种起方法。 这些研究并未将儿童的生活带入我们的视野,却 使我们远离了孩子的生活,忽视了观察和描述者 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 抽象化倾向是学术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缺陷。这些 学者忘记了自已的教育责任,忘记了教育是体现 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全后现代了,依蔡爷爷的话 说,后现代并来自首都师范朱光明观点)
也许有人觉得他(范梅南)“有些理想化,有种 道德说教的味道”,然而,如他所说,他 “不会为关心孩子们这份热情而感到歉意”
一休和赵一凡
• 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休息,休息
• 不要害怕,不要害怕,打通,通通打通
伽达默尔(左)与海德格尔(右)
• 对于现象学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说过: 尽力以直截了当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体验,而不 作任何原因解释或概括总结。 (吴宗杰在教育学硕士的课中就提到了论文并不一 定要有结论,这点我问了胡美馨老师,胡的回答是 其实吴的意思是你的文章其实本身就已有结论了, 右下角图为梅洛庞蒂)
现象学教育学思想之源
• 受后现代哲学影响很深 (大家还记得赵一凡老师解释后现代吧,就 是反理性,后现代哲学也就对权威的否定 和对个性的尊重。我个人认为有人本主义 色彩在里面)
范的逻辑起点
• “生活世界” • 生活世界是一个即时体验而尚未加以反思 的世界。 • 作为父母有一种“使命”感(责任),积 极等待孩子的“召唤”(聆听孩子)。 (就是黄爱凤老师在回答RICH教师复制这一 问题时,黄老师所强调的“聆听学生”的 含义。)
意向是现象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 背景知识,不提不行啊 • 意向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们的指向性,即 意识必定指向某个对象,意识总是对某物 的认识。 • 儿童自已有着他们自己的意向,他们的这 种意向是成人参与儿童自身发展的源泉。 (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意思)
范的基本观点: “替代父母”
• 家长最关的是老师是否喜欢他们的孩子。 因为家长们觉得积极的情感关系对孩子的 学校生活和学习的成功是有利的 (这句话让我想起卢莉的一句话:孩子爱一 门学科,往往是爱老师这个人)
观点二:可能性
• 允许他们行动、体验、创造。当他们尝试 了可能性后,就是提醒我们,可能性仍然 向我们敞开着。 • 许多教育者认为他们自已的教育观是完美 的,所以总想施予一套想当然的信念和价 值观。这样的“教育”必须会把教育学变 成压制和控制——一种成人对儿童权威统 治形式。(这观点很像吴宗杰老师的思想)
观点三:教育机智
• 在与孩子相处时,我们需要是机智。机智 是抱含着敏感性,一种全身心、审美的感 知能力。 • 耐心,避免用标准,尊重孩子主体,潜移 默化改变,临场的天赋(这和RICH思想就 很接近了)
观点四:实践和理论
• 实践的完整性并不依赖于理论,但是,实 践可以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其主动 性。理论自身并不能控制实践,教育的任 何科学的理论总是在实践中发展出来。理 论只有在实践完结时才有了自已的空间。 (这和马克思的思想很接近)
范梅南教学思想 (Max van Menen)
By Richard
立照为证,确有此人
马克斯· 范梅南教授简介
• 马克斯· 范梅南(Max van Manen),加拿大阿尔伯塔大 学教育学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主任、国际质性方法学 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作为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 家、课程论专家,范梅南教授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 者之一,并担任世界第一本目前也是唯一的一本《现象学 教育学》杂志的主编。同时他也是北美和欧洲六种教育与 人文科学研究国际学术杂志的顾问或国际编委。 • 2001年以来,范梅南教授的三本著作:《教学机智——教 育智慧的意蕴》、《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 教育学》、《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 识》(与巴斯· 莱维林合著)先后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译 本。(我们图书馆好象有)
是谁提出了现象学, 就是赵一凡天天 提的那个人,HUSSERL,天才啊
• 胡塞尔 胡塞尔,E. Edmund Husserl (1859~1938) 德国哲学家、20世纪现 象学学派创始人。 生于现属 捷克斯洛伐克的普罗斯涅兹城,系犹太族后裔。他早先 攻 读数学、物理,1881年获博士学位,1883年起在维也 纳追随德国哲 学家、心理学家F.布伦塔诺(1838~1917) 钻研哲学,先后在德国哈雷、 哥丁根和弗赖堡大学任教, 1938年病逝于弗赖堡。胡塞尔的大量著 作有些发表于生 前,有些出版于死后,有些仍在整理编辑中。
范的思想起源
• 即由过去探究普遍性的教育规律变化为寻 找情境化的教育意义
学术称法也不一样,晕吧
• 在德国称之为:人文科学教育学 • 在荷兰称为:现象学教育学
先谈现象学
• 现象学提出,提出“回到实事本身”,“直 观事情的本质”,用“还原的方法,描述 事情的本质”
(这和社会人类学的观点基本上相同,社会 人类学大家记住三个词:群,分类,联 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