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生物热点知识题

2020届高考生物热点知识题

(2)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黄花高叶提取青高素,流程如下图所示:
干燥→粉碎→A(反复进行)→过滤→B→粗品→精制
①黄花藕叶含有水分,在对新鲜的黄花蒿叶进行干燥处理时,要注意控制好______,以避免_______。
②图中A过程表示萃取,取的效率上要取决于__________,从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来看,还应该考虑______________等因素(写出两点即可)。
细胞感知氧气的分子机制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以及格雷格·塞门扎三位科学家,他们的贡献在于阐明了人类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知、适应不同氧气环境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其中重要的信号机制。
人体缺氧时,会有超过300种基因被激活,或者加快红细胞生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这就是细胞的缺氧保护机制。科学家在研究地中海贫血症的过程中发现了“缺氧诱导因子”(HIF)。HIF由两种不同的DNA结合蛋白(HIF-la和A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是HIF-la,而ARNT稳定表达且不受氧调节,即HIF-la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
【详解】
A、人体的细胞能为SARS-CoV-2的繁殖提供原料和能量等,模板来自病毒本身,A错误;
B、病毒需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SARS-CoV-2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内环境中不会发生增殖,B正确;
C、RNA聚合酶催化的是RNA的形成,是转录的过程,而该病毒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是翻译,需要合成多肽链的相关酶来催化,C错误;
A.根据破坏B基因后生物体的功能变化,可推测B基因的功能
B.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与靶基因全部序列完全配对的sgRNA
C.图中sgRNA1的碱基序列和sgRNA2碱基序列相同或互补
D.可利用此技术编辑生殖细胞相关基因以期生育出免疫艾滋病的婴儿
3.近年诞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见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细胞能为SARS-CoV-2的繁殖提供模板、原料和能量等
B.SARS-CoV-2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内环境中不会发生增殖
C.该病毒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D.患者在感染初期须要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阻止SARS-CoV-2病毒的扩散
2.下图是采用CRISPR技术对某生物基因进行编辑的过程,该过程中用sgRNA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B.免疫排斥C.类风湿性关节炎D.艾滋病
8.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的团队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真核生物,下列关于疟原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构成疟原虫生物膜的脂质在水面上展开面积大于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C、图中sgRNA1的碱基序列和sgRNA2碱基序列结合的是不同的DNA区段,故二者一般情况下既不相同也不互补,C错误;
D、可利用此技术只是对现有基因进行改造,并不能编辑生殖细胞相关基因以期生育出免疫艾滋病的婴儿,D错误。
故选A。
3.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表达等知识的理解能力。
HIF控制着人体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对氧气变化的复杂又精确的反应,三位科学家一步步揭示了生物氧气感知通路。这不仅在基础科学上有其价值,还有望为某些疾病的治疗带来创新性的疗法。比如干扰HIF-la的降解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治疗贫血,同时还可能促进新血管生成,治疗循环不良等。
请回答问题:
(1)下列人体细胞生命活动中,受氧气含量直接影响的是___。
C.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是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D.疟原虫的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引起的肺炎是一种新型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依靠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人体黏膜后进入人体内繁殖。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VID–19可识别人体部分细胞表面的特异性_______并与之结合而进入细胞,通过病毒RNA的复制和翻译进行繁殖。
A.疟原虫以胞吞的方式获取食物所消耗的ATP由黄花蒿提供
B.疟原虫的遗传物质是RNA
C.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疟原虫丟失胞浆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D.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
7.2018年1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屠呦呦带领的团队对红斑狼疮的治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下列生理现象或疾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机理相同的是
(3)由上述信号机制可知,干扰HIF-1α的_____________是治疗贫血的新思路。
(4)为了进一步探究HIF-1a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注射物
肿瘤质量(g)
培养9天
培养21天
实验鼠
HIF-1α基因缺陷型胚胎干细胞
0.7
0.8
对照鼠
野生型胚胎干细胞
1.7
5.2
肿瘤细胞的_____________将导致肿瘤附近局部供氧不足,请从打破癌细胞缺氧保护机制的角度提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____20年4月23日高中生物周测/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注: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③抑制VHL基因突变的患者的肿瘤生长,可以采取的治疗思路有___________。
11.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揭示人体细胞的氧气感知通路及信号机制的科学家。下图表示氧气供应正常时,细胞内低氧诱导因子(HIF-1a)会被蛋白酶降解;氧气供应不足时,HIF-1a将转移到细胞核中。该项研究不仅在基础科研上极具价值,更有望为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打开思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_______________,HepG2细胞的增殖受到了抑制。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他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包含四大作用机理,即: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及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
D、抗生素对病毒无效,D错误。
故选B。
2.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用sgRNA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的切割位点并进行切割,进而将基因II切除连接基因I和II,形成新的B基因。
【详解】
A、通过破坏B基因后生物体的功能变化可推测B基因的功能,A正确;
B、sgRNA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的切割位点,因此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与被切割基因两端碱基序列配对的sgRNA,B错误;
③B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了探索青蒿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利用含不同浓度青蒿素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24、48、72h,采用细胞活力检测(cell viability)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如图所示。
对照组的设置:取瓶等量人肝癌细胞HepG2,各加入___________,分别培养24、48、72h。
当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在脯氨酰羟化酶的参与下,氧原子与HIF-la脯氨酸中的氢原子结合形成羟基。羟基化的HIF-la能与VHL蛋白结合,致使HIF-la被蛋白酶体降解。在缺氧的情况下,HIF-la羟基化不能发生,导致HIF-la无法被VHL蛋白识别,从而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激活缺氧调控基因。这一基因能进一步激活300多种基因的表达,促进氧气的供给与传输。
(2)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大量繁殖时,免疫系统中的______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进而使其裂解,释放出病毒。体液中相应的______可与该病原体中的抗原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并形成沉淀,进而被____细胞消化。
(3)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有三个基本环节,隔离患者属于其中的____环节。
10.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A.两只克隆猴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克隆猴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C.克隆猴体内衰老的细胞因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而导致其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D.克隆猴体内的细胞癌变后其细胞膜两侧分布的糖蛋白数量减少
6.中国医学科学院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结合上述论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
12.2019年9月17日,诺奖获得者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其科研团队提取的青蒿素使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已知青蒿素属于青蒿中非挥发性成分,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甲醇、乙醚,在水中几乎不溶,对热不稳定,温度最好不要超过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