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生物热点知识题.pptx

2020届高考生物热点知识题.pptx



这是因为 。
3 细胞感知氧气的机制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 A、C 分别代表


②VHL 基因突变的患者常伴有多发性肿瘤,并发现肿瘤内有异常增生的血管。由此推
测,多发性肿瘤患者体内HIF-Ia 的含量比正常人

③抑制 VHL 基因突变的患者的肿瘤生长,可以采取的治疗思路有
。 11.
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揭示人体细胞的氧气感知通路及信号机制的 科学
所是

2云南呈贡训练基地海拔 2000 多米,中国田径队常在此集训以提高成绩。高海拔地 区氧
气供应不足,运动员细胞中的 HIF-1α 将通过
进入细胞核,和其他因子(ARNT
) 一起与 EPO 基因上游的调控序列结合,
(选填“促进”、“抑制”)EPO 基
因的表达,EPO 可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使其
,从而提高氧气的运输能力。
在缺氧的情况下,HIF-la 羟基化不能发生,导致HIF-la 无法被VHL 蛋白识别,从而不 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 ARNT 形成转录因子,激活缺氧调控基因。 这一基因能进一步激活 300 多种基因的表达,促进氧气的供给与传输。 HIF 控制着人体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对氧气变化的复杂又精确的反应,三位科学家一步步 揭示了生物氧气感知通路。这不仅在基础科学上有其价值,还有望为某些疾病的治疗带
A.人体的细胞能为 SARS-CoV-2 的繁殖提供模板、原料和能量等 B.SARS-CoV-2 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内环境中不会发生增殖 C. 该病毒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需要RNA 聚合酶的催化 D. 患者在感染初期须要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阻止SARS-CoV-2 病毒的扩散 2.下图是采用 CRISPR 技术对某生物基因进行编辑的过程,该过程中用 sgRNA 可指引 核酸内切酶Cas9 结合到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试卷第!异常的公式3 结尾页,总 6 页
学海无 涯
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是 HIF-la,而 ARNT 稳定表达且不受氧调节,即 HIF-la 是机 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
当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在脯氨酰羟化酶的参与下,氧原子与HIF-la 脯氨酸中的氢 原子结合形成羟基。羟基化的 HIF-la 能与 VHL 蛋白结合,致使 HIF-la 被蛋白酶体降解。
A.过敏反应
B.免疫排斥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艾滋病
8.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的团队对疟疾治疗所
做的贡献。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
寄生性的真核生物,下列关于疟原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疟原虫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构成疟原虫生物膜的脂质在水面上展开面积大于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C.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是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试卷第!异常的公式2 结尾页,总 6 页
学海无 涯
C.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疟原虫丟失胞浆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D.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
7.2018 年 1 月 5 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屠呦呦带领的团队对红斑狼疮的治疗研究取得
重大进展。下列生理现象或疾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机理相同的是
学海无涯
2020 年 4 月 23 日高中生物周测/单元测试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为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 注: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属于单股正链 RNA 病毒。下列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
,以
避免

②图中 A 过程表示萃取,取的效率上要取决于
,从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来
看,还应该考虑
等因素(写出两点即可)。
③B 过程表示

④为了探索青蒿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利用含不同浓度青蒿素的细 胞
培养液分别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24、48、72h,采用细胞活力检测(cell viability
(1)青蒿化学成分分为挥发性及非挥发性两类,挥发性成分主要是挥发油,具有解热
试卷第!异常的公式5 结尾页,总 6 页
学海无涯
镇痛、止咳平喘的功效,提取挥发油常用的方法是

(2)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黄花高叶提取青高素,流程如下图所示:
干燥→粉碎→A(反复进行)→过滤→B→粗品→精制
①黄花藕叶含有水分,在对新鲜的黄花蒿叶进行干燥处理时,要注意控制好
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抗生
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他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
杀伤,包含四大作用机理,即: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
2.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用 sgRNA 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 结合到特定的切割位点并进行切割,进而将基 因 II 切除连接基因I 和 II,形成新的 B 基因。
【详解】 A、通过破坏B 基因后生物体的功能变化可推测B 基因的功能,A 正确; B、sgRNA 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 结合到特定的切割位点,因此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 与被切割基因两端碱基序列配对的 sgRNA,B 错误; C、图中 sgRNA1 的碱基序列和 sgRNA2 碱基序列结合的是不同的 DNA 区段,故二者一般 情况下既不相同也不互补,C 错误;
D.疟原虫的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引起的肺炎是一种新型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依靠呼
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人体黏膜后进入人体内繁殖。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VID–19 可识别人体部分细胞表面的特异性
并与之结合而进入细胞,通
来创新性的疗法。比如干扰 HIF-la 的降解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治疗贫血,同时还可能 促进新血管生成,治疗循环不良等。
请回答问题:
(1)下列人体细胞生命活动中,受氧气含量直接影响的是 。
A.细胞吸水 B.细胞分裂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兴奋的传导
2HIF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 HIF 的含量
白质合成以及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 【详解】 A、人体的细胞能为 SARS-CoV-2 的繁殖提供原料和能量等,模板来自病毒本身,A 错误; B、病毒需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SARS-CoV-2 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内环境中不会发 生增殖,B 正确; C、RNA 聚合酶催化的是RNA 的形成,是转录的过程,而该病毒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 成多肽链是翻译,需要合成多肽链的相关酶来催化,C 错误; D、抗生素对病毒无效,D 错误。 故选B。
试卷第!异常的公式1 结尾页,总 6 页
学海无 涯
A. Cas9 蛋白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
B. 向导RNA 中的双链区遵循碱基配对原则 C. 向导RNA 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 D.若 α 链剪切点附近序列为……TCCACAATC……,则相应的识别序列 为……UCCACAAUC…… 4.细胞衰老和干细胞耗竭是机体衰老的重要标志,转录激活因子 YAP 是发育和细胞命 运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和定向分 化技术来产生 YAP 特异性缺失的人胚胎干细胞,YAP 缺失的干细胞会表现出严重的加 速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推测 YAP 在维持人体干细胞年轻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B. 转录激活因子 YAP 的合成需要在核糖体上进行 C.YAP 缺失的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 D.CRISPR/Cas9 基因编辑过程中,基因中的高能磷酸键会断裂 5.2017 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获得了两只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该成果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 型的新时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只克隆猴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 性 B.克隆猴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C.克隆猴体内衰老的细胞因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而导致其物质运输功能降 低 D.克隆猴体内的细胞癌变后其细胞膜两侧分布的糖蛋白数量减少 6.中国医学科学院屠呦呦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 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 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 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 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结合上述论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疟原虫以胞吞的方式获取食物所消耗的 ATP 由黄花蒿提供 B. 疟原虫的遗传物质是 RNA
A. 根据破坏B 基因后生物体的功能变化,可推测B 基因的功能 B.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与靶基因全部序列完全配对的 sgRNA C.图中 sgRNA1 的碱基序列和 sgRNA2 碱基序列相同或互补
D.可利用此技术编辑生殖细胞相关基因以期生育出免疫艾滋病的婴儿 3.近年诞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 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 RNA 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 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 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RNA 中 20 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 DNA 上的目标位 点进行切割(见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过病毒 RNA 的复制和翻译进行繁殖。
2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大量繁殖时,免疫系统中的
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进
而使其裂解,释放出病毒。体液中相应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