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

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

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郑勤砚(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甘肃兰州730070)[摘 要]马蒂斯主要从非洲艺术、日本版画、阿拉伯装饰图案及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中汲取了营养,使其绘画论述形成了独特风格,极具东方色彩的形式美感、造型观念、表现特性等,从而提升了马蒂斯绘画艺术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马蒂斯绘画;东方艺术;东方色彩[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710(2001)01-0093-05[收稿日期]2000-07-10[作者简介]郑勤砚(1976-),女,甘肃张掖人,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美术教育研究。

亨利 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是西方绘画史上野兽派运动的精神领袖,与毕加索一起被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

亨利 马蒂斯生于庇卡底,最初在巴黎学法律,20岁上转学绘画。

在巴黎进入朱利安学院,随古典派画家布格罗学习。

1892年,他报考巴黎美术学院,落第后被著名象征派画家莫罗看中,收入自己的画室。

莫罗当之无愧地是第一位现代艺术教育家,马蒂斯一生都忘不了这位恩师的教导。

多少年后,只要一提到莫罗的名字,他的眼睛就会湿润。

1898年,他首次在全国协会沙龙展出作品并获得成功。

他的早期绘画曾受到毕沙罗、西涅克、塞尚、高更等人的影响。

在经过了几种风格的尝试之后,他于1905年前后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他通过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光和影来描绘物象,他偏爱用平涂的画法,把绘画视为平面的装饰,而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

同时,他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使其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

他的画,造型极其简炼,线条弯曲起伏,笔法轻松流畅,散发着儿童般的天真稚趣,萌发着生命的朝气,传达着某种欢快的情感,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 、 生活的欢乐 、 红色中的和谐 、 舞蹈 等是其代表作品。

除了油画、壁画外,马蒂斯在雕塑、素描、版画、剪纸等领域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1954年,马蒂斯逝世,享年85岁。

一、马蒂斯和他的绘画艺术马蒂斯一生大部分是在巴黎和尼斯度过的,其间多次出游各地,如1898年去科西嘉,1906年到阿尔及利亚,1907年至1925年时曾游历意大利,1906年涉足慕尼黑,1911年访问莫斯科,1911年至1913年冬赴摩洛哥,1930年和1931年经美洲到达塔希提岛。

这些旅游的经历不断地开拓着他的思想和视野,成为他艺术风格渐趋成熟和个性化的源泉,产生了他一生中最美和最富异国情调的大批风景画。

尤其是当他广泛地吸收了非洲艺术、日本的版画和阿拉伯装饰图案等东方932001年3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Mar.2001第19卷第1期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 Vol.19No.1艺术的表现风格后,他个人绘画历程中的 新艺术 风格逐渐形成了。

在慕尼黑参观伊斯兰宗教展览时,他自认发现了最重要的画面装饰;走访意大利归来后,他那著名的 画家笔记 开始被一位崇拜者萨拉 斯坦恩记录并保存下来,其中多次谈到东方艺术对他创作的影响。

尤其是他对中国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给安德列 鲁维尔的信中回忆说: 中国老师常常对他们的学生说 当你画树时要从下往上画,要有一种随它上升的感觉 。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至1954年他逝世期间,马蒂斯所画的毛笔画以浓郁的东方风格闻名于世。

这种东方风格早在1900年他那些出色的静物画中已经显示出来。

由此可见,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已经成为他独特的绘画语言。

二、马蒂斯和东方艺术马蒂斯曾说: 我的灵感常来自东方艺术 。

[2]的确,他尤其对非洲艺术、日本的版画、阿拉伯的装饰图案及中国艺术有一种特殊的敏感。

非洲大陆黑色人种创造了丰富无比的灿烂文化,其中由黑人祖先创造的美术形体 岩画、雕刻、巨石群、陶器、手工艺品等具有重要价值。

正是非洲艺术打开了马蒂斯的眼界,黑人雕刻冲击着他的艺术灵感;岩画及许多工艺美术品中的半抽象半写实的技法给他新的启示;陶器和黑人木雕中既有原始性,又有现代感,既有抽象性又有具象性的特点给他创作的灵动。

那么,一种人类的原始本性,一种超脱尘世的人性欲念,一种脱离于肉体形象的内在精神,一种与由现代科技促成的机械单调和暴露无遗的特性相违反的特性 神秘莫测、渺远虚幻但却真实流露的感受正是西方现代艺术所追求的,也正是马蒂斯从非洲艺术中感悟到的。

正如他在 画家的札记 中说: 我们有可能达到一个更高的美的理想境界,看看埃及的一件雕像就够了:对我们来说它看起来是坚硬的,然而,我们在它里面感到了充满运动的人体的形象,却是生动的。

我们看到一幅非洲岩画 洗浴图 与马蒂斯 舞蹈 及其它作品中人物形象有惊人的相似之处,[3]这种渊源关系显而易见。

日本美术的发展基本上体现着中华文化主流的倾向,即与中国孔孟儒教文化的中庸之道及佛教文化的禁欲主义相一致的一条以意念为主流的正宗道路。

从美术角度看,纯日本的审美情趣既不是西方的写实主义,也不是中国的意念主义,而是日本的装饰美。

具体讲,当时日本人对美术绘画中的三维空间、色彩调和、明暗虚实之美的西洋手法及其效果并不感兴趣,对所谓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笔墨气韵等中国画手法,也不完全服气和接受。

公元17世纪江户时代,以亻表屋宗达为代表的画家们,在大和绘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种与中西美术风格完全不同的纯日本情趣的装饰美风格。

后来,由早期直接画在纸卷及障屏上,开始往木板刻制转移,而成为浮世绘版画。

它除了绘形技法的创作过程外,在工艺过程上也在寻找有别于直接绘画的特殊性,并成为最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日本画种。

在马蒂斯个人风格的探索中,日本浮世绘版画无疑给他很多灵感,尤其是装饰风格在其绘画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 舞蹈 画来看,画面仅用了三种色彩,即人体的砖红色,地面的深绿色和背景的深蓝色,在量感和分布上平衡,和谐的色彩与构成人物的富有节奏、韵律的线条浑然一体,这与浮世绘版画的丹绘、江折绘、漆绘等手法有极相似之处,这不能不说明其中的因缘关系。

阿拉伯 伊斯兰文化是世界几大文化体系中营养最丰富的体系群之一。

它不仅从人种血脉中秉承了埃及、两河的内含文化及波斯文化,还融汇吸取了希腊文化、印度文化及中国唐宋文化的养料。

因此,阿拉伯 伊斯兰文化既丰富全面、又独具特色。

阿拉伯的陶瓷、壁挂、地毯等民间工艺多以图案为主要内容,花纹装饰华丽充实,线条纵横交942001年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1期错、曲直相间,将各式动物造型与抽象图案放到一起,给人以活泼轻盈而又内秀稳重的双重美感,形式感极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阿拉伯的书法艺术。

提起书法艺术,中国人是很骄傲的,事实上,阿拉伯书法也一直处于与中国书法争雄的地位。

带有阿拉伯文字书法的装饰物应用于阿拉伯人的所有艺术品生活,而且用阿拉伯字组合各类造型,真可谓阿拉伯书法艺术一绝。

其库菲体、诺斯奇体、斯尔斯体、诺斯塔里克体具有强烈的线条美和装饰趣味。

总括看来,阿拉伯书法与中国汉字书法体现了不同的宇宙观:由直线构成的稳定牢固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由曲线构成的螺旋发展是宇宙根本规律。

马蒂斯在中年时代的旅行生活对他的风格成熟起很大作用。

自18世纪末起,法国对中近东的异国情调饶有兴趣。

回教国王的后宫美女成了法国上层附庸风雅的艺术题材。

从1818年起,马蒂斯画了不少土耳其宫女,背景常衬以斑谰杂陈的东方图案的墙纸或挂毯。

在他的 笔记 里开宗明义就表白了他对这种题材的崇拜,说他从中表现了自己 对于人生的近乎宗教式的感情 。

[4]在马蒂斯的艺术中,色彩节奏的抽象化,图案纹样的装饰化已成为主要特点,而这些与对阿拉伯艺术营养的汲取是密不可分的。

马蒂斯对中国艺术也是情有独钟。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表现物象内在的 神 和 意 ,而非外在的 形 ,甚至 得意忘形 。

要求在艺术形象上表现出对象的内在本质,即精神的感受。

中国艺术重传神,重情趣,重单纯而简洁的形态观念,在 光 与 色 的理解上,从来都是重主观轻客观、重表现轻再现的,而且对物象的色彩观念,偏重其固有色,忽略 光 予以物象的明暗层次及色彩变化,强调色面的单纯性。

受东方平面绘画形式影响的马蒂斯,透过其设计的色、线、面组织,表现出空间。

他认为空间 空虚的空间,能有表现性。

他说: 我的画面整个安排是富有表现力的。

人物和物象所占有的地位,他们四周的空白、比例都起着作用[5]。

在马蒂斯的晚年,他在毛笔画中不借助明暗色调,而任线条在空中游刃自如,使黑白两色交相辉映。

或浓或淡的线条以对比色的方式暗示出明确的体积,甚至是 标准系数 ,白色的极辉煌的效果使人惊叹不已。

这与中国画中以马远、夏王圭为代表的 边角之景 的构图方式,有一脉相通之处。

由此可见,中国画艺术的无穷魅力在马蒂斯的艺术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

三、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马蒂斯的绘画中带有强烈的东方色彩。

1 与充满着写实气息的西方绘画风格不同,马蒂斯的绘画是一种情感的综合,是一种带有东方色彩的真正的写意书法。

他在谈到创作时说: 创作 就是反映你自己感受到的东西,一切真正的创造性的努力,是在人的心灵深处完成的。

而感情也需要 营养 ,这营养来自它观察外在世界的对象。

[3]马蒂斯正是将东方美学中线条的抽象性结合西方的造型观念而创造了这种书法笔势表现型的不定型抽象绘画形式。

他将画面视为一大空间,以作者的性灵来进行空间造型。

笔触粗大、厚重、有力,多用线的独特魅力,纵横驰骋作色彩的结构,暗示内蕴的宇宙统一的力,希图传达出一种类似神秘的东方 禅 的精神。

生活的欢乐 这幅画充满着抒情性,反映了马蒂斯绘画的表现主义倾向。

马蒂斯曾说: 我所追求的,最重要的就是表现。

在我看来,表现并不是由人的面部表情,也不是通过一个强烈的动态所反映的激情所组成。

所谓构图就是把画家要用来表现其情感的各种因素,以富有装饰意义的手法加以安排的艺术。

[6]在这里,马蒂斯其实是要通过色彩、线条、形体来组织一个传达着某种欢快情感的画面。

对他来说,那些绘画性的要素给他带来无穷的快意,他要将那种令人喜悦的清新感通过他的画传达给观众。

这些思想与东方95郑勤砚: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艺术中尚意重趣的推崇不谋而合。

2 马蒂斯摒弃了透视和明暗手段,以极具东方色彩的强烈的平面化、原色对比和粗犷的线条去体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觉。

这些特点在其代表作 红色的和谐 中有突出表现。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