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资本化从理论、法律、经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知识产权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
在当代,知识产权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重要财富。
仅以专利为例,专利包含了世界上90%以上的最新技术成果。
专利的数量、质量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实力、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知识产权投资越来越受到青睐,这是因为与其他形式的投资相比,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好的经济收益前景。
如前所述,知识产权作为投资方式在理论上被称作知识产权的资本化。
知识产权的资本化比有形资产投资具有更大的复杂性。
它是将知识产权转化为资本的机制,是在重视知识产权资源、在认识和评估知识产权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产权价值与资本的转换,促进知识创造的企业运营的机制”。
以知识产权进行投资的资本化形式对企业创造利润具有重要作用。
知识产权资本化不是偶然的,可以从理论的、法律的、经济的层面加以认识。
1.理论层面
资本的内涵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
如第一章所指出的,在传统时代,土地和劳动
是重要的资本形态。
到了知识经济社会,“企业本质上是要素资本所有者缔结的复杂合约,企业的所有权应由各要素资本供给者共同拥有”。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要素已经不限于土地、劳动和实物资本,而是包含了能够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的知识形态的资本。
在当代,知识产权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实物资产一样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和经济要素,也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知识形态的资本形式。
从理论上讲,知识产权资本化是知识产权许可贸易发展的深入形式。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扩大以及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进程的加快,以专利、专有技术贸易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贸易发展异常迅速。
国际投资领域无形财产所占比例逐步增加。
技术贸易之所以发展迅猛,当然还与它对于技术出让方与受让方均有较大益处有极大的关系。
知识产权许可贸易除专利、专有技术、许可贸易外,当然还包括商标、著作权、计算机软件许可等。
以商标许可为例,在许可证贸易中它一般是与专利技术许可、转让同时进行的。
其原因在于,技术出让方为维护自己技术产品的声誉,一般要求将物化该技术成果的产品的商标一起出让给受让方,而受让方也愿意一起受让对方的商标,以利用该商标信誉推出新产品。
知识产权许可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则使知识产权出让方不仅仅想获得许可回报,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知识产权获得更大的利益。
于是,知识产权许可贸易便纵深发展为资本式运营,即以知识产权作为投资方式进入合营。
并且,这种投资方式在内涵上不断扩大,涵盖了知识产权转让形式,于是知识产权资本化便应运而生了。
2.法律层面
法律是为现实需要服务的。
知识产权资本化问题不仅在国际上早已得到承认,在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中也有明确规定,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担保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及一些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中即有规定。
例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规定,合营者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或其他材料、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商独资企业法实施细则》也规定,企业投资者可以用工业产权作为合作条件或投资方式。
依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对作为出资的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并且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
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经济层面
前面多次指出,知识产权是企业一种重要的经营资源、无形财产。
企业知识产权资本化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这主要体现为:
(1)知识产权资本化可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促进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获取较大的投资效益
知识产权的资本化本质上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投资行为。
知识产权资本化对于企业投资方与接受方来说都具有各自的优点。
对投资方来说,除了直接表现为现金支出的减少外,可以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运用自己的知识产权资源,发展规模经济,获取高额利润。
对接受投资方来说,则可以直接利用投资方先进技术、知名商标使用权,分担亏损和风险,分享利润,增强企业活力。
(2)知识产权资本化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大力推行知识产权的资本化有利于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般地说,实施知识产权资本化的企业需要实行股份制度并建立由员工持股的制度。
近些年来我国股份制改造的形式通常有:国有企业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集体或者民营企业经股份制改造而成立股份制企业;私人企业通过改制而成为股份制企业;各方以资金、专利技术等技术作价人股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院所通过转制而成为股份制企业等。
通过这些形式的股份制改造,企业产权更加明晰,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种投资形式和有形物投资形式不同,因为有形物的投资使被投资公司掌握并形成了公司的独占财产权,
而企业通过以知识产权投资入股的形式使知识产权资本化,对被投资企业而言获得的是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以及相应的权利获利能力,获得知识产权投入经营所带来的资本收益。
作为投资方的企业则转移了按照章程或者合同规定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获得了相应的股权。
通过知识产权资本化形式,知识产权人和被投资的企业之间形成了投资关系。
作为出资人的知识产权人以知识产权作为出资的对价,换取了对公司财产的股权,同时获得股东地位。
通过知识产权出资,知识产权人能够获得以股权分红形式体现的经济收益,这也是知识产权人取得股东自益权的体现。
此外,知识产权人还可以通过行使公司股东共益权这种公司管理性权利为公司和自身获得经济利益。
如前所述,我国的相关法律允许企业以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形式作价出资,知识产权成为法定的投资形式。
在现实中,企业的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被以资本化的形式投资入股,促进了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加快了企业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
在这方面,不妨举一例加以说明。
安徽丰原生物化学集团在1994 年未组建前是一家濒临倒闭的柠檬酸厂。
当时该厂累计亏损1737万元,负债5543万元。
为彻底扭亏为盈,提高产品质量,该厂进行了多次技术改造,并接受外部专利投资,通过引进和消化专利技术,到1996年全厂的生产能力从原来的3000吨猛增到2.8万吨,一跃成为全国同行业之首。
(3)知识产权资本化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发展我国对外贸易
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
知识产权资本化在更大范围发生于经济技术发达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中。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通过知识产权投资这种资本输出形式,既可以减少货币投资支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投资风险。
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接受知识产权投资,可以增强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