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PPT讲稿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PPT讲稿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课件
第一节 概 述
• 感染性疾病:病原体 宿主 疾病 • 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 )
一、当今感染病的特点 1 感染性病原体的种类不断发生变迁
2 宿主的免疫防御能力下降 3 内源性感染与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增加
二、 感染类型
(一)按病原体分类
1. 传统病原体感染 细菌: 病毒: 真菌:
(一)直接显微镜检查(形态与结构检查)
•
1. 染色标本检查法
染色标本:了解病原体的形态、染色性或观察宿主细胞内包涵体
• 临床意义:
1.镜检可以了解有无病原体及大致的量
2.根据细菌形态、结构和染色性有助于对病原体的初步识别和分类
3.通过形态学检查可得到初步诊断,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有
一定的参考意义
HAV particles found in fecal extracts by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二)分离培养和鉴定
分离培养是微生物学诊断的金标准,是最 可靠的传统诊断技术
临床意义: 1.明确感染病原体 2.为临床提供体外抗微生物药物敏
感试验结果
1.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1.尽快送检
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立即送检,其他所有采集后最好在2小时内送 检,不能及时送检,应注意保存
2. 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 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
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二、 检验方法
• 查病原体:形态与结构检查
分离培养和鉴定
• 检测病原体成分(抗原和核酸) • 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代谢产物 (生化试验) • 毒素:外毒素、内毒素
一 、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早期 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
使用抗生素前 2.无菌采集 应无污染,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采集的标本均应盛于无菌容器内
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
4.适量标本,不同病程采集不同部位标本
5.安全采集
做好标记
(二)标本的处理
原则:保持病原体活力,保持标本不被污染,也不污染环境
➢ 常用鉴定试验:
中和实验 血凝抑制实验
病毒学诊断
virus
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
原理: 病毒 +
红细胞
凝集
血凝现象
病毒(特异性抗体) +
红细胞
不凝集
血凝抑制现象
Confocal image showing a macrophage in the lung of a mouse infected with SARS-corona virus. Double immunofluorescence labels the macrophage in red with antibodies against Mac-2 and viral protein in green with antibodies against spike.
2.不染色标本
1) 检查生活状态下细菌的动力及运动状况 2) 螺旋体由于不易着色并有形态特征
对某些病原菌作出初步鉴定,如霍乱弧菌
常用方法 压片法(压滴法)或悬滴法 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检查
体癣皮屑可见关节孢子
3. 直接电镜检测EM 免疫电镜技术IEM
HAV形态电镜图 粪便标本负染 X200000
敏感动物合适部位
卵黄囊接种、绒毛尿囊膜接种 尿囊接种及羊膜腔接种
3.组织细胞培养: 目前培养病毒应用最广的方法
(1)原代和次代细胞培养 (2)二倍体细胞培养 (3)传代细胞培养
二)病毒鉴定
识别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
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指标 1)细胞病变: 细胞病变效应(CPE)、包涵体 2)红细胞吸附(hemadsorption)
如CSF找到抗酸杆菌,应初步考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革兰阳性
革兰阴性
抗酸染色
培养在McCoy细胞的沙眼衣原体 吉姆萨染 色的McCoy细胞,含大衣原体包涵体,使 部分细胞核不清楚。(吉姆萨染色,放大
1000倍)
狂犬病毒可于细胞浆中 可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新生隐球菌 墨汁负染
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
革兰染色
(三)按病原体来源 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三、感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一)一般实验检测 WBC常规检查 C-反应蛋白(CRP) 血清降钙素原(PCT) 器官功能改变的检测
(二)病原学实验诊断
临床病原体检查目的
明确感染病原体 指导治疗,预防,判断预后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的常用病原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基本程序 ①正确、规范采集和运送标本 ②显微镜对标本或组织中的病原体的形态学检查 ③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④用免疫学技术对病原体抗原或相应抗体的检测 ⑤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体特异性基因的检测
(三)真菌的分离培养
-常用培养基 沙保(Sabourud)培养基
真菌的菌落有两种:酵母型菌落和丝状菌落
酵母型菌落
丝状菌落
新生隐球菌
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
(三)鉴定
1.糖(醇)类发酵试验 37℃孵育,观察糖发酵情况。 2.同化碳源试验 含菌生理盐水与已融化的固体同化碳
培养特征 形态特征 生化试验 血清学试验 毒力试验 药物敏感试验
培 养 特 征Biblioteka 形态特征细菌学诊断
血清学鉴定
吲哚试验
甲基红试验
枸椽酸盐利用试验
VP试验
大肠埃希菌 对照-
大肠埃希菌 对照- 大肠埃希菌 对照+ 大肠埃希菌 对照+
生化试验
(二)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一)病毒分离培养
1.动物接种
2.鸡胚培养
寄生虫 2. 新发病原体:
SARS冠状病毒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二)按疾病特征分类 1. 病原体被清除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亦称亚临床感染
一般占人群的90%或以上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为临床感染
发病快慢和病程长短: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感染部位及性质: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全身感染: ①菌血症 ②败血症 ③毒血症 ④脓毒血症
细胞病变效应(CPE):
病毒感染细胞后引起的细胞病变,可出现细胞圆缩、裂解或细胞 肿大、数个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等。
N
36h
48h
72h
Cytopathic effect (CPE) of primary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associated coronavirus st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