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标的理念深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学科,化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也必须积极推进新课标理念的落实。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化学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的化学教学方法也必须对此作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一、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
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吸收了新课标教学理念的精髓,但仍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

高中化学新课标后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学生在修完必修课后还要进行选修才能完成高中化学的学习,课程内容也更为贴近现实生活。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方式和知识储备、结构都受到了挑战。

高中生在经历了初中学习的历程后,在年龄和知识方面都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心智也逐渐成熟,有了一些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学习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高中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与初中学习的转变。

高中化学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衔接进行的,高中生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高中化学教学是在教学范围、知识深度、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在旧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仍存留。

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仍存在教师对新的教学要求把握不足、教学方式不够科学合理以及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等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中化学教学仍是以教师为
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育的目标是育人,学生应该是教学中的主体和核心,教师的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来展开。

2.教师的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更多的是老师的讲解,方式单一。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更难以达到现代社会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3.高中化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传统局面,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主动性不够。

4.教学资源和设备的更新缓慢,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5.教学评估方式过于死板,难以促进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

高中化学教育仍然难以摆脱高考的检验,形式多样化的冲击更加加重了老师和学生的压力,新课标的三维目标难以在高中教学中得到一贯的落实。

二、创新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1.用新课标的理念创新传统的讲授方法。

化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必不可少地需要对化学概念和理论的讲授。

新课标并未要求在教学中抛弃传统的讲授法,而是要求在已有的基础上完善讲授法。

基于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讲授法要力求生动地讲授理论知识,将枯燥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

在讲授法中,为了保证讲授的生动性,教师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

例如在讲授“酸雨的危害”时,可以在相关网站搜集酸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的图片、声音、视频材料,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这种直观的形式下感受,然后进行理论的总结。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
趣,更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结合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实验是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对化学教学成果检验的重要标准。

实验是将化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对化学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明确实验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中运用化学理论知识。

同时,考虑到高中生知识水平的有限,必须针对实验展开详细的讲解,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操作中的指导性,以确保实验效果。

在演示和讲解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真实的过程中感受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动脑、动手。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强沟通配合,同时相互帮助提高。

最后,还要注重学生实验的总结。

高中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以促进学与思、思与行的结合,更好地促进实验效果,避免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仅停留在观察和有趣的表面。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简易的课外实验让学生们在实际中去运用,以找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要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娱乐中找到知识的所在,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利用碘遇淀粉显色的化学原理,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密信”背后的奥秘等。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发现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
能、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形成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同时也体现了化学教学的科学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展现了化学学科的科学魅力。

3.将知识教学转化为以实验探究为线索的方法教学。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研究情境,让探究者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讨论、分析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实现探究者认识深化的目标。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启发性的教学方式,重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深入学习知识。

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同时注重和其他同学的合作和交流,在这些过程中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综上所述,新课标对化学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而教学方法的选用不是固定死板的,必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并且不断改善。

只有立足于学生、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方法才能积极有效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