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与止吐治疗
Gefitinib VCR VLB NVB
抗肿瘤化学治疗的致呕吐性
高度 顺铂 卡铂 氮烯咪胺 更生霉素 氮芥 环磷酰胺
中度 卡氮芥 罗氮芥 阿霉素 正定霉素 阿糖胞苷
低度 鬼臼乙叉甙
丝裂霉素 氨甲喋呤 5-氟尿嘧啶
羟基脲 博莱霉素 长春新碱类 苯丁酸氮芥
25种抗肿瘤药致吐性比较
D
C 5-
三长长苯 氨博长鬼丝去阿异去柔阿氯环卡环六氮放氮顺
苯春春丁氟甲莱春臼裂碳糖环甲红霉乙己铂磷甲芥线烯铂
氧花新酸尿喋霉花乙霉长胞磷氧霉素亚亚 酰嘧 菌咪
胺碱碱氮嘧呤素碱叉素春苷酰柔素 硝硝 胺胺 素胺
芥啶
酰甙 花 胺红
胺
碱
霉
素
脲脲 (( 卡罗 氮氮 芥芥 ))
( 更 生 霉 素 )
放射治疗的致呕吐性
高度
照射部位 上腹部 盆腔
其它部位
照射区面积 大
小
多区照射 多区
化疗药物致吐分级
分级
药物 mg/m2
5 BCNU>250 DDP>=50 CTX>1500 DTIC
4 Amifostine>500 BUS>4 CBP BCNU<=250 DDP<50 CTX>750<=1500 PCB
Streptozocin NH2 AC 方案
Ara-c>1g ACTD ADM>=60 EPI>90 Melphalan>50 MTX>1G
单区
95%的全身放疗患者会出现呕吐
放疗引起呕吐的因素
➢ 放疗的照射部位(上腹部最易) ➢ 每次治疗的放射剂量 ➢ 治疗照射的总次数 ➢ 整个治疗过程中照射的总剂量
止吐治疗原则
➢ 预防、阻止恶心和呕吐 ➢ 低剂量、高疗效止吐剂 (口服、静脉疗效
相仿) ➢ 考虑止吐药物的不良反应 ➢ 根据化疗方案,病人个体选择止吐药物 ➢ 中、重度止吐化疗,阻止恶心呕吐>4天
➢ 控制延迟性呕吐
➢ 0.25日, 提高剂量不增加疗效
一针凯特瑞 ,24小时保护和控制
凯特瑞 对53受体的高亲和力
53受体
α-肾上腺素 μ-阿片
1A 1B 1C 1D 2 3
受体
受体
凯特瑞 - - - - - 8.42 - - -
恩丹西酮 - 5.43 5.31 - - 8.07 - 5.44 5.59
化疗药物致吐分级
分级 3
2
药物 mg/m2
Amifostine>300<=500 IFO
CTX<=750 CTX po.
IL2>12-15 百万 u CPT-11
ADM 20-<60 EPI<=90 LOHP>75
Me-CCNU MTX 250-1000 MIT<15
Amifostine<=300
呕吐机制
•化学受体触发区 ()
•迷走和交感神经
•处于延髓后部 •位于血脑屏障外 •被血液中的致呕物质刺 激
•化疗药物 •化疗和放疗的毒性产物
呕
•大脑皮层
吐
中
枢
恶心和呕吐机制
外 周
肝门静脉
化疗放疗 肠细胞受损伤
5-释放 (5-3受体)
呕吐中枢 呕吐
(5-3受体) 迷走神经
中 枢
呕吐机制
致吐性刺激
化疗致呕吐类型
急性
数分钟-小时,5-6 小时达峰 24 小时后缓解
迟发性
24-后发生,48-72 小时为高峰 持续 6-7 天
前驱性 条件反射
突发性 难治性
化疗药物致吐分级
高度(分级 5)
>=90% 急性呕吐
中度(分级 3-4) 60%-90%
低度(分级 2)
10%-30%
微度(分级 1)
<=10%
➢ 胃复安 0.5 20 q6h 苯海拉敏 25-50 q4-
6h
➢ 80 d2-3 氯羟安定
止吐指南
低度致吐(2级)化疗——预防呕吐 化疗前
12 丙氯拉嗪 10 q4-6h 胃复安 20-40 q4-6h
1-22 q3-4h 苯海拉敏
氯羟安定
止吐指南
轻微致吐(1级)化疗 不进行预防呕吐治疗 24小时内恶心呕吐,2级药物
止吐指南
高致吐(5级)化疗——预防呕吐 化疗开始前
125 d1 80 d2-3 12 d1 8 d2-4
53受体拮抗剂 (凯特瑞)
(氯羟安定)0.5-2 q6h d1-4
止吐指南
中度致吐(3-4级)化疗——预防呕吐
➢ d1化疗前
➢ d2-4
➢ 12
➢8
➢ 53受体拮抗剂 ➢ 氯羟安定 ➢ 部分
➢ 53受体拮抗剂
止吐指南
突发性呕吐治疗
任何恶心呕吐 增加不同类型药物 丙氯拉嗪 25 q12h
15 q8-12h 10 q4-6h 胃复安 苯海拉敏 氯羟安定 5-3受体拮抗剂 氟哌啶醇 1-2 q4-6h 大麻酚
奥氮平 2.5-5
➢ 无-治疗方案不变 ➢ N V -本方案治疗 ➢ 未控制-5级治疗
止吐指南
先期性呕吐预防和治疗 预防:每周期化疗前用最佳止吐治疗 行为治疗: 放松/全身脱敏 催眠/诱导联想 音乐疗法 阿普唑仑 0.5-2 治疗前夜 氯羟安定 0.5-2 治疗前夜或晨
呕吐中枢
胃肠道
兴奋腹部,呼吸肌肉启动呕吐
呕吐的机制
肋间肌收缩 膈肌收缩 胃收缩 腹肌收缩
•张口 •张声门
•胃内容物喷出
胸腔内压增加 腹腔内压增加 胃内压增加
呕吐分类
➢ 按病因分类 ➢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 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 手术后的恶心呕吐() ➢ 按药物致吐性潜能分类 ➢ 重度 中度 轻度 微度 ➢ 按时间分类 ➢ 急性呕吐 迟发性呕吐 前驱性呕吐
化疗止吐指南
化疗与恶心呕吐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导致: 代谢失衡 体能下降 营养耗竭 创口愈合延迟 严重时停止治疗
化疗与恶心呕吐
影响因素 化疗药物:种类、剂量、用法 个体差异:饮酒史、年龄、性别、精神因素、一般状
况、化疗前进食、运动病 其他相关因素 药物:吗啡、抗生素、镇静剂 前庭机能障碍 脑转移 电解质失衡:高钙、低血糖、低钠 尿毒症
新型止吐剂
1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长效、高生物利用度 急性呕吐 5-3拮抗剂相仿 延迟性呕吐 优于5-3拮抗剂(80%) 联合用药 中度抑制3A4,抑制2C9
5-3受体拮抗剂
➢ 恩丹西酮
1991
➢ 格拉司琼
1994
➢ 多拉司琼
1997
➢
2003
➢
➢ 组织结合率高(强100倍)
➢ 半衰期长(40h)
Gemzar
Ara-c 100-200
MTX>50- <250
Capecitabine
MMC
TXT
TAXOL
VP-16
Topotecan
5Fu
ADM(liposomal)
化疗药物致吐分级
分级 1
Cetuximab Rituximab Trastuzumab IFN BLM Fludarbine
药物 m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