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狙击步枪的重要作用

狙击步枪的重要作用

引言

狙击步枪在反恐行动中的重要作用

狙击步枪是一种用于杀伤近距离重要单个有生目标的高精度步枪。在反恐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担负的使命特殊,具有一般步枪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狙击步枪的特点

狙击步枪作为一种特种枪支,通常配有光学瞄准镜或夜视瞄准具,狙击手可在600~1000m内杀伤重要单个有生目标,结构与普通步枪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枪管长,射程远,并多配有用于精确瞄准的瞄准镜;枪管经过特别加工;射击时多以半自动方式或手动单发射击。以精密的角度来看,狙击步枪具有下列四大条件:

1、高精度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消灭恐怖份子,瓦解恐怖份子,保存自己,壮大自己。多年以来,轻武器是围绕着如何提高火力强度和密度以及可靠性和机动性而发展的。然而人们很快发现,即使步枪的射速提高10倍,也无助于提高步兵的平均命中率。于是人们便开始思考如何提高轻武器的命中率。狙击步枪以其特别高的射击精度,被人称为“一枪夺命”的武器。

2、远距离

最初的狙击步枪并非专门制造,而是在普通步枪中挑选精度相对较高的作为狙击枪使用,并且最早的狙击步枪没有光学和其它辅助瞄准器具。普通步枪的射程一般在400米以内,而狙击步枪的射程一般在800米以上。

随着步兵装甲化,军事力量控制范围和机动能力较大增强,射手无法在近距离接近目标或保证袭击行动的自身安全;狙击战术的普遍应用,如双方都配备狙击步枪大量采用狙击战术;而现代战场上的高价值目标与日俱增,直升机、停机坪上的飞机、雷达、通信设备、弹药库、导弹阵地和轻型装甲车都已经成为狙击步枪作战的对象。使原有的狙击步枪在射程和威力方面感到不足,于是出现了一些大口径和远射程的狙击步枪,用于摧毁1~2公里远距离上的轻型高价值军事目标。

3,、高隐蔽

狙击手有其特有的优势,能在很大的范围内在不暴露自己位置的情况下攻击恐怖份子。如果使用7.26毫米的步枪,射杀范围是900米,如使用12.7毫米的重型狙击步枪,射程将超过1200米。狙击手受过良好训练,要想确定他们的位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是在高技术条件下,侦察与反侦察同在,狙击手仍然可以很好的隐蔽自己。

4、高杀伤

随着采用先进技术的各种高效能武器装备充满反恐战场,现代高科技环境下的反恐形势相当严峻。丧失高效能的杀伤武器和先进控制系统,恐怖组织的作战效能将受到极大的削弱。以恐怖份子高技术武器装备系统及其配套设施、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为主要打击目标,破坏恐怖份子整体作战能力,这是反恐行动的客观要求。在获得相应受权的前提下,目标还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危险人物。尽管我们回避“暗杀”这样的字眼,但有的时候这也是不得不采取的必要措施。

(二)狙击步枪在反恐行动中的的作用不可替代

90年代以来,世界风云变幻,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各国政府为打击恐怖活动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但恐怖组织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成上升趋势。据悉,世界各国都已经把反恐列入了一个显著的位置。反恐怖活动的地位日趋重要,必然带动反恐怖作战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也日益加重。狙击手在恐怖与反恐怖的新战场中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历次执行反恐行动中,狙击手发挥重要的作用的例子不胜枚举,要做到精确打击恐怖份子的同时又要保证人质的安全,显然大规模是派不上用场的,建立一支用于对付特别微妙事件的特种部队迫在眉睫。 由此不难看出,狙击步枪在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它能够完成向高价值目标准却开火,摧毁恐怖份子的士气,阻碍其前进,实施反狙击,穿越障碍或防御区域,提供最新最准确的情报,深入敌方起预警作用,执行保障任务,令更重要的兵力得以脱身,在纵深方向校准炮击等多种任务。

充分发挥狙击步枪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威慑和震撼恐怖份子,因为狙击步枪并不是在数量上消灭恐怖份子,而更大的一部分则是在心理上给恐怖份子以打击,使恐怖份子在某种程度上陷入恐慌,失去信心。所以,在未来战争中,狙击步枪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较为突出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现代重兵器的发展和高技术尖端武器的出现是不可替代狙击步枪在战争中的作用的。实践证明,“最大限度的接近恐怖份子并通过火力和机动性将敌消灭”,这条古代步兵作战原则应用在狙击手上仍然是行之有效的。

虽然狙击步枪在战争中不如核武器及战略导弹等武器有着决定性的地位,但它在战争中所能完成的任务和在心理上打击恐怖份子的效果在现代战争中对战局的胜负仍然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我们不应忽视狙击步枪的地位与作用,应扬长避短,在实践中,寻求新的战法,创造新的可能,使狙击步枪的作用能充分的应用于战场,为整个战局创造良机。

现代战场在高技术的充斥下是瞬息万变的。狙击步枪虽经历长时间的战场洗礼,但依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不断更新、不断变化的数字化时代,只要我们灵活运用其特点,使它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它就能成为战场上一只令人生畏的利剑。

一、新时期恐怖活动及反恐作战的新特点(要围绕与狙击步枪相关的特点展开论述)

(一)、当今恐怖活动新特点

(1)、恐怖主义国际化或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国际恐怖主义网络和活动也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在当今世界上,已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国际恐怖主义网络,国际恐怖主义把它的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地。以本·拉登为例,他控制和影响了从埃及到菲律宾的众多恐怖组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联盟。

恐怖主义国际化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而来的负面现象之一。恐怖主义的“国际”含义在于:一是目标的国际化,二是行动的国际化,三是组织系统的国际化。恐怖主义对全球经济和国际社会的破坏性加大。当今世界经济活动和人员交往的全球化进一步增强了“人气”对国际经济和世界政治的影响力,恐怖袭击所造成的心理打击既直接关系到国际社会的经济状况,也间接影响着各国政府的政策取向。另外,恐怖主义所依赖的经济来源日趋多元化、规模化,有从传统的走私、贩毒、绑架勒索等向新经济领域渗透的迹象。

(2)、目的政治性和思想狂热性。恐怖主义活动的动机带有鲜明的政治性,恐怖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消灭和摧毁行动目标,而是要制造恐惧和惊慌以影响公众的心理,造成特定的恐怖气氛和政治压力,从而对政府和特定的社会团体形成压力和威慑,迫使对方(通常是政府、社会团体)做出让步,以便达到政治报复、破坏统治秩序或影响政府内外政策的目的。恐怖活动大多具有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动机,有着强烈的信仰支撑和精神动力。恐怖分子的行为动机与一般暴力犯罪不同,其行为特征也不相同。他们思想顽固,精神狂热,行为极端,根本不受法律、道德,传统和舆论的约束,具有反人类的特点。

(3)、主体组织性。现代恐怖主义活动通常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出现。恐怖组织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活动诡秘,其人员的募集和训练、目标的选择、方案的制订、手段的运用、工具的使用、力量的组织以及逃跑的路线和方法,一般事前都经过精心准备和密谋策划。

(4)、恐怖手段的高科技化。高科技的发展像一柄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给恐怖分子提供了更有利的武器,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恐怖活动和恐怖主义犯罪也向高智能、高科技方向发展,以致传统的暗杀、爆炸、绑架、劫机、施毒等手段不断被使用的同时,利用生物化学武器、核武器,计算机网络等进行恐怖活动也渐露苗头,且有进一步发展之势。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恐怖活动暴力性增强,破坏能量增大。可以预见,一旦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控制和掌握了城市生活的命脉和毁灭性的武器和技术,形成能够对环

境、对人类、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破坏的能力和手段,其危害将无法估量。

(5)、恐怖方式的暴力性、残酷性。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袭击范围和对象在不断地扩大,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趋势。如果说传统恐怖活动是“要更多的人看,而不是让更多的人死”的话,现在的恐怖活动是“既要更多的人死,也要更多的人看”,无辜人群成为恐怖分子大规模袭击的目标。以往的恐怖分子往往把矛头指向各国的政治领导人、外交官、军警人员、跨国公司的经理等。但当前的国际恐怖主义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他们抛却了传统的恐怖活动尽量不伤及一般平民的顾忌,而企图以大规模屠杀平民来向政府施加压力。

目前,国际恐怖主义分子一般都具有宗教性质、财政上自给、倾向于滥杀无辜、国家操纵、全球网络等特点。他们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对大批人员或一国的基础设施进行高技术袭击的可能性剧增,这就是所谓的“超级恐怖主义”形式,也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施暴力行动,造成对人口和公共及私人支持网络的巨大破坏。

(二)、反恐作战的特点

在高强度局部冲突中,装备良好的狙击手完全能够应付诸如撤退行动等危险行动。由于反恐战场形态的变化,使攻防作战转换频繁,产生了攻防相互渗透的趋势。防中有攻,攻中有防,攻防兼容,在广泛渗透的基础上呈现出攻防一体化的趋势。一般在撤退的最后阶段,安全警戒区域会逐渐减小,可将狙击小组派遣到关键地点,以防止发生意外情况。美军在非洲的一些行动已成功的使用了这样的战术。在大部队安全撤离后,一架直升机运载的寥寥几名狙击手就能完成最后的断后任务。

反恐作战中的狙击手有两方面的作用:(1) 为突击队收集最新的现场情报。他们配备夜视器材及望远器材,他们可以为指挥官提供一些匪穴的现场资料。令所制定的计划更复合现场实际情况。由此可见其战术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其训练的焦点是很自然的集中在观察,通讯上。

(2) 在远距离对危险目标实施精确射击,从而使突击队员或人质不会暴露在匪徒的火力下。通常需要他们行动时,现场形式已经岌岌可危,射击结果不容有失。特种作战的狙击手的狙击效果必不是根据打死打伤多少恐怖份子来衡量。他的隐蔽渗透和伺机偷袭的本质。具有心理战术作用,可以削弱对方士气。只要有他存在就已经可以使队方造成恐慌,使对方考虑下一步计划时多一分顾虑。特种作战的狙击手可以为主力部队提供反狙击支援,掩护部队行动,使计划顺利进行。消灭重火力目标,削弱对方火力。猎杀指挥官,扰乱对方计划。拖延对方行动,阻止对方增援。

二、反恐作战对狙击武器的新需求

战场上高技术武器的增多,对狙击步枪战术使用也提出了新要求,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为狙击步枪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21世纪,狙击步枪是轻兵器中可望采用高技术较多的一种轻武器。用于狙击步枪上的新开发的火控系统,将以减小射手的瞄准误差,尤其是远距离上侧风的影响。狙击步枪的技术含量使其成为21世纪轻兵器中的“精确制导”单兵武器,杀人不留。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积极研制或采购大口径狙击步枪,我国也在努力赶超,W03型12.7毫米狙击步枪可谓是其中的“排头兵”。

由于反恐部队执行的任务大多都在室内、飞机内或车内等狭小的地方,因此用短小的冲锋枪或无托设计的突击步枪比标准长度的突击步枪更合适。况且AK一类的武器无法满足反恐作战的精度要求,威力过于强大,在反恐作战中可能误伤人质。

就国外狙击系统发展而言,构成当前顶级狙击系统主要包含以下要素:高精度狙击步枪专用弹、高精度狙击步枪、高精度狙击步枪白光瞄准镜、高级狙击手培训。

要素之一:高精度狙击步枪专用弹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公民民用步枪的拥有量超过一亿支,民间的巨大需求成为高精度枪弹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民间狩猎和运动比赛的需要大大推动了民用枪弹水平的发展,而先进的民用枪弹又直接推动了军用狙击弹的发展。

从国外现有标准来看,弹道枪在300m距离上5发全散布圆小于1MOA数(8.7cm)的枪弹才能算高精度狙击弹。同时,高精度弹使用的专用高稳定燃爆特性的发射药、高精度弹头系列以及高精度弹壳都形成了系列化标准。此外,国外军用高精度弹除普通弹外,还有微声弹、穿甲弹、多功能弹等多种类型。一系列标准的推出,使高精度弹的研发有了参照,促使新弹不断诞生。

要素之二:高精度狙击步枪自动方式的选择

有了高精度弹就为高精度狙击步枪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那么高精度狙击步枪的总体设计特征是什么?从自动方式来看,单发非自动发射是高精度狙击步枪的优选方案,这也是目前国外高精度狙击步枪的发展主流。半自动发射机构虽然有供弹快捷的优点,但是在弹头出膛前枪机的往复运动会影响散布精度,这是通过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

根据美国实际作战经验,狙击作战的战术应用距离要保持在自动步枪有效射程的2倍以上才为安全距离,所以今后战争中高精度狙击步枪的重点作战距离应是:中口径为600~1200m、大口径为600~1500m,600m以内距离只有使用微声狙击步枪才有安全保障。因为,当今世界各国自动武器的迅速发展,使得在600m以内的对抗中,狙击步枪很难占到优势。当然,600m以内射程的高精度狙击步枪依然是各国反恐部队、治安警察所需要装备的武器。

要素之三:高精度狙击步枪白光瞄准镜

目前,国外高精度狙击步枪白光瞄准镜3个设计特点:第一,均采用高倍率变倍光学系统,并带有物镜调焦功能(也称夜差补偿功能)和目镜视度调节功能;第二,均采用刻度精密丝杆机构进行高低和方向调节,再配合激光测距技术(或估测距技术)和计算机外弹道解算技术(或查表解算技术)实现首发射击诸元精确装定;第三,均具备20″(即0.09密位)以内的综合瞄准精度和0.1密位以内的准确度调节量(即瞄准分划线每档调节量)。

首先,瞄准镜要完成50~1500m之间的人物目标观察瞄准任务,最佳方案就是采用变倍式狙击步枪瞄准镜。目前国外典型的变倍式狙击步枪瞄准镜有下列几种:3~12倍、4~16倍、5~15倍、7~22倍等,据介绍,还有变倍范围更大的高精度狙击步枪瞄准镜。对于高精度军用狙击步枪白光瞄准镜来讲,必须设计目镜视度调节机构。因为具备了视度调节功能,那些高龄狙击手和视力衰退变化的狙击手均能继续使用高精度狙击步枪;此外,目镜视度调节也能够保证每位狙击手都能更加清晰地看到瞄准分划刻线和目标图像,这也可以间接提高瞄准精度。

要素之四:高级狙击手的培训

实现狙击步枪的高精度效能最终离不开“人”。目前各军事发达国家都在军队开设有狙击手培训学校或高级狙击手培训部等专门培养训练国家高级狙击手的专业机构。

狙击手在学校里到底要学习些什么?实际上要在保留传统狙击手所有训练内容之外,还必须完成一个高级炮兵学员的教程,此外还要掌握操控高精度狙击步枪所需要的更高的操瞄技能。今后狙击手不仅要打击人眼能直接看到的目标,同时还要利用枪弹弹道的末端“曲射弹道段”来打击超视距目标。从这一点来看,高精度狙击武器与现代火炮武器的使用原理完全类同。

在影响狙击武器系统的几大因素之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比较容易被轻视的一环。很多先进武器的应用中都必须先期培养高技术兼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例如先进战斗机飞行员必须与飞机研发同步培养。先进的狙击武器也不例外,鉴于此,我国军方应该考虑着手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级狙击手培养机构。

三、国内外狙击步枪的现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