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书包经验分享(黄练)

电子书包经验分享(黄练)

我与智慧课堂共成长——电子书包教学经验分享德保县城关镇鉴河小学黄练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叫黄练,是鉴河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2015年上半年,我们学校启动“智慧课堂”教学,我和所任教的2013级8班的同学们有幸成为我校第一批智慧课堂的感受者,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2015年5月启动直至2019年7月,(8)班的同学们毕业,我们在“智慧课堂”中共同成长,共同经历了人们对电子书包教学从怀疑到肯定的巨大转变。

下面,我想从平台数据、起步艰难、电子书包重点运用,还有学生能力和成绩的提升,这四个视角和大家分享这一路来的点点滴滴。

首先,我想让大家从优学派平台的一些统计数据中感受一下电子书包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的渗透程度。

作为语文老师,我的个人积分累计7867分,班级学生总积分354,710分,积分最高的农项同学积分总分9746分;在班级空间建设中,累计发布话题150个,创建与学习相关的资料相册360个,创建班级问答1383个,在资源库中创建资源4244个。

电子书包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超过了80%。

二、起步艰难。

我们德保是国家级贫困县,当时想要动员家长在义务教育阶段自费购买将近两千八的平板电脑帮助学习,难度是非常大的。

作为班主任,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学校的宣传工作开展得很艰难,家长们顾虑重重,焦躁迷茫。

曲曲折折之后,我们原本六十几人的班级,有50个同学报名,终于,第一个电子书包实验班成立了!从校园网络建设到教师的专业培训,学校领导高瞻远瞩,为智慧课堂的成功启动做了巨大的投入。

2015年的寒假,春节过后,校长就组织老师们回校学习,我记得当时为了这个学习,我还特地换了新款的性能更好的手机。

就算是我这个平时自觉对电化教学得心应手的80后老师,也觉得一开始的学习很吃力,感觉一头雾水。

可是校长对学校未来智慧课堂的憧憬,她的那份自信,又使我无比兴奋和向往。

于是,我虚心和技术员请教,拿到教师机后,我就努力地体验平板的各种功能,对其中的资源不断地使用、摸索,每天在平台上到处点点点,学习利用平台资源,尝试创建适合自己学生的资源。

让自己更快地熟悉电子书包,并把自己体验到的这些优势分享给家长和同学们。

当时,面对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家长,面对只有老人和孩子的留守家庭,面对家中WiFi还没有开通的情况,重重困难,真是是靠信念的支撑、对智慧课堂的一腔热情和对学生、家长的耐心细心一一化解的。

毫不夸张地说,启动初期,平板电脑是我每天包包里的标配,一有机会就尝试各种操作和改作业,回到家中也总是离不开手机,不厌其烦地在班级微信群里向家长解答各种电子书包的问题。

甚至有几次,晚上和周末,我和家长面对面,手把手教家长解决使用平板遇到的问题。

大到课堂备课、编辑作业题目,小到充电车的布线、充电位置的安排、“轻拿轻放”的提醒标语,我都事无巨细的用心。

课堂上、课后使用的多,出现的状况就多;处理的状况多,我和同学们、家长们成长得就很快。

热烈讨论问题的班群,在四个月之后,逐渐回归原来的样子,因为家长和孩子们已经能操作顺畅了,我们班算是渡过了启动初期最艰难的适应期。

这期间,我注意聆听同学们和家长们的声音,从易到难设计作业,让孩子们一步一步提高自己对电子书包的操作能力。

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拍照、拍视频记录孩子们在学习中的点滴成长,并制作成短片,让同学和家长们在图片中回顾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增强对电子书包教学这个新鲜方式的信心。

三、电子书包的重点运用我们班启动时是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处在低中年级过渡阶段,所以我就从最简单的生字书写和电子朗读作业入手。

利用“优学”中的“汉字听写”功能纠正同学们不规范的书写习惯,即交即出分数即攻克错字的特点还能迅速提升同学们的生字掌握能力。

假期时,我安排同学们学习“优学”中的语文知识点,对已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对即将接触的内容提前进行预习,并定期发布电子作业进行检测。

这样,更合理地利用了寒暑假的时间,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到了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

从而实现“预见方能遇见”。

电子朗读作业解决了面对面检查朗读背诵耗时长的问题,每个同学在家中对着平板朗读、录音提交,闭上眼睛背诵,提交视频,这样给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更舒适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展现出来。

让尖子生做学习小组组长帮助老师批改朗读作业,不仅节约了老师的批改时间,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细心。

三年级,同学们已经能熟练操作平板上课和作业。

这时,针对学习写作文初期遇到的写作素材匮乏,缺少体验等困难,我开始带领孩子们利用平板的拍照、录视频和电子笔记等功能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平时孩子们没有自己的记录工具,大部分家长疏于陪伴,学生懒于动笔摘抄和记录。

有了平板,有了电子书包,同学们可以拍、可以录、可以上网查资料、可以截图保存、可以录音保存、可以边录看到的景象变配上自己的语音旁白,合成自己的电子日记。

提交电子作业后同学们可以互评,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别人的世界;共享到班级空间后,同学们可以在线互动,分享到更多的素材。

作业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写写写,而是变得立体有趣起来。

孩子们永远是喜欢新鲜事物的,这样的学习和交流方式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我休产假。

五六年级时,我把电子书包的应用重点放在了知识整合、查缺补漏。

注重培养孩子们随堂创建电子笔记,课堂上利用对老师的重点讲解和同学的优秀发言进行录音、对板书进行拍照,课后对错题整理进行拍照、截图或下载图片保存班级空间分享的重要内容等等便捷方式,更快更方便地整理到电子笔记里。

在进行每个单元的检测之前打开电子笔记进行复习,更有针对性,学习更高效,也能更快提升成绩。

每个学期都对本学期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利用“优学”和平台上下载的资源进行强化。

从电子书包在教学应用中的方式和时间。

方式:课堂教学课件、优学派互动课堂工具的辅助、电子作业、电子考试班务管理等。

平台资源库里的课件非常丰富,帮助我更好地备出适合自己班级的课件,课堂上互动课堂工具为课堂增添了活力,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直到六年级,抢答功能都还让同学们乐此不疲,随机抽查功能也更好地帮助学生丢掉了懒惰和侥幸心理。

我们班的电子作业量能达到所有作业量的一半以上。

几年的摸索,让我学会了扬长避短,忙的时候,我更多布置客观题为主的作业,学生一提交系统就能显示批改结果,就能马上进行错题攻克。

对于学生操作时容易出现的系统错误,比如标点输入,我就更改题型或者用填序号代替填标点,这样也同样达到了训练目的,又不至于让学生和家长对电子作业产生焦躁情绪。

每隔一段时间就从学生的错题库中选题再次组卷进行检测,确保更扎实地消灭难题。

即便是到了临近毕业考以纸质作业为主的紧张时期,我们班也坚持每天两三道题的电子作业,我会从资源库里有针对性的查找适合的题目进行发布,并进行难度的分类,同学们可以按自己的能力和时间情况选择性地进行练习,这样不强迫、更注重自觉自愿的“加分作业”,同学们更乐于接受,减轻压力。

从同学们的参与度数据,结合这个班同学的毕业考成绩,我可以得到验证:成绩优秀的同学都很积极完成电子作业,特别是这次毕业考语文成绩最高分98.5的农项同学,大家可以看到,平台数据显示她的积分是最高的。

几乎每个学期,我都会进行电子期末考试,向学生和家长传达一个态度:作为电子书包实验班,电子考试和书面考试同样重要。

这样,无形中,孩子和家长们对电子书包就更重视、对于平板也更爱护。

在电子书包应用的时间上看,我从课前、课堂、到课后、到寒暑假,紧密衔接,不断开。

特别是寒暑假,我觉得电子书包很好地帮助我实现了对学生更科学完成作业的管控。

请大家看图,我会把假期时间进行科学安排,每个阶段安排不同的作业,并定期发布电子检测,循序渐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攻克,超过期限就删除作业。

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同学们犯假期作业拖延到开学前几天才加班加点完成的老毛病。

这个方法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孩子们在假期里这样认真对待作业,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开学后的学习负担,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班为什么在很多能力上由于其他班级同学的原因。

另外,我想想用“经典”和“惊喜”这两个词来形容电子书包的几个功能,经典——是电子书包在语文科的应用中,“早晚读”和“高效阅读”不仅是提升语文能力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很大的亮点。

这两个功能在二年级到六年级的教学中,一直贯穿始终。

早读晚读周末读,学完一篇课文我会趁热打铁,及时发布一个高效阅读进行巩固。

同学们从最初的看“诺亚优学”里的书到自己下载新书、到上网查阅资料分享到班级空间,建设我们自己的“阅读空间”,在“班级话题”里浏览帖子、回帖,到学会在电子书上进行标注,阅读速度越来越快,素材积累越来越多,阅读题出错率也越来越低。

我真真切切感觉到了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提升。

惊喜——我还很惊喜地发现:电子书包的部分功能有助于班级活动的开展和班务管理。

比如投票功能,让我们的班干竞选变得公平而高效。

策划活动时让我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喜好,得到活动反馈。

“私信”功能更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有些话,孩子们当面说不出来,他们更愿意私信我说。

“班级空间”的建设更好的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同学们的友谊。

四、学生能力(成绩)的提升。

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许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教学时各种操作带来的麻烦,网络不顺畅、系统错误等客观原因带来的不确定,会拖累教学进度,但是,几年下来,这个先进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作为这个班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同学们能力的提升,视野的拓宽,成绩的进步。

这些年来,每年的语文竞赛,我们班总是硕果累累,获奖率占整个年级甚至整个县域的很大比重。

考试成绩也是一直保持在全县前列。

特别是今年7月份的毕业考。

我们班的语文课成绩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全班平均分89.26,九十分段同学30人,优秀率达到87.3%,全校最高分98.5的就是优学派平台积分最高分9746分的农项同学,最低分为五年级才插班进来,一直到毕业时家中WiFi都没有的留守儿童麻腾彪同学——71.3分。

我没有夸张,电子书包教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最有力的的说明。

以下,是我搜集的一些平时教学中的图片和数据截图,因为周末拟稿时才发现一部分平台数据随着(8)班同学们的毕业而消失了,昨天技术员才帮我重新把数据调出来,所以图片的筛选比较仓促,不多也不算最典型的,还请大家谅解。

也借此提醒各位授课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收集和保存有价值的图片和数据,以免出现像我这次的问题。

图片解说(略)今天,这里坐满了我敬佩的领导和各兄弟学校优秀的同仁们,我站在大家面前分享这些做法,实在是诚惶诚恐,班门弄斧。

不敢说是什么经验,只能说我何其幸运,学校给我这样一个平台,能早早踏上了这个探索之路,并且把这个班带到了毕业,让我对小学的智慧课堂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感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