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全解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全解


(2007-2010 )从 2007 年起,通过更高 级别课题的研究和实践 ,基础课程改革在课程 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突 破
院级课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网络化的开发与实施; ★ 《高职数学立体化教学包的开发和运用》; ★ 《高职院校网络化英语学习实验研究》; ★ 《高职院校网络化英语学习评价研究》.
服务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引导 与学生参与为主要教学模式,以能力评价、 过程评价为主要导向,以核心能力培养为 本位。
高等数学设计总体框架
课程体系及内容
2.课程体系——分级别、模块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递进、逐步加宽
课程体系——分级别、模块化、逐步递进、逐步加宽
公共必 修模块
四个级别与相应模块设计意图
专业必 选模块
公共选 修模块
竞赛培 训模块
基础学习与数 学知识、能力 的“接口”, 体现“规格教 育”和数学的 基础性地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讨论页面截面之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业截面之一
高等数学网络课程各模块访问量统计
高职英语讨论截面之一
大学语文资源页面
江苏省教育厅课题: ★高等教育教改课题《研究网络化通识课学习模式 ,建 构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 ★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 型教学体系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高职英语网络课程开发与 学习质量评价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体现职业特 色
的高职人文教育问题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邓建军精神 与
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江苏省社科联立项课题《江苏公益广告发展现状与
对策研究》; ★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志愿者行动的功能、模式
2.以竞赛为平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与人交 流能力
与人合 作能力
基本生存能力和基本发展能力
数字应 用能力
职业核心 能力体系 基本框架
信息处 理能力
解决问 题能力
自我学 习能力
外语应 用能力
创新革 新能力
二、我院公共基础课教改的理念及思路 以核心能力培养为本位 以学生为主体 以探究与实践活动为主要教学模式 -参与 式、研讨式、互动交流
“二”是人才培 养要注意两个系 统,即系统地设 计和推进实践技 能的培养过程, 系统地设计和推 进基础理论知识 的培养过程。
“二”是学生毕 业时要有两个 证书,即毕业 证书和职业资 格证书。
“一”指学校也 是一个培训平 台,成为服务 终身学习的机 构。
这两个“轮子”互相联系、紧密结合,这是高职教育培 养模式改革的 重点。
系部组织“说课”比赛 .说课围绕高职公共课 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中渗透核心能力的培 养和服务于专业教育的课程功能等方面展开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 活动为主要特征(如专题研讨、项目教学、 任务教学、问题解决、主题实践等)设计教 学载体,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
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
1.课程定位与设计理念
2.基本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把适应与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作为人才培 养的核心内容,着眼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兼 顾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培养 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抓手,就是构建学生的核心能力,在这 方面公共基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础性地位 ——满足规格教育的需求



工具性作用 ——满足专业需求

服务专业——服务学生专业学习



培养能力 ——面向学生就业未来
设计理念
规格教育 —— 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地位,提 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方法,为学 生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
服务专业 —— 为各专业提供订单式服务, 体现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 思想、概念、方法把工程问题或经济问题 转化为数学模型并求解模型的能力 。
2009年6月16日,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尧学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和 2009 年7月7 日在北京会议中心的报告《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 革与可持续发展》中两次讲到:
高职教育的模式是“一二二一”新模式
高职教育的模式




“一”就是要把 学校办成一个 整合企业与各 种外部资源的 开放式平台, 提高资源共享 度。

业 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
核 心
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在职业生涯中可迁
能 力
移、可携带,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适应经济
内 涵
社会的发展,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998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 明确提出要开发一个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 体系,经过部分职业院校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归纳得到.
以能力评价、过程评价为主要导向
课程的整体 设计
课程定位与设计 课程体系重组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程考核方案
三、基本做法 1.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带动教学改革
(2004-2007 )从 2004 年起,通过一系 列院级课题 的研究和实 践,基础课程形成了网 络课程体系,建设了开 放性的课程资源和教学 环境.
★科教城科研基金项目《基于能力和素质发展的高职 英语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案研究》。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规划课题: ★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 评价研究》; ★ 《基于“天空教室”平台的网络化新课程建构之 策略研究》; ★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研 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工委课题《高职公共英 语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建设研究》.
一、对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基本认识 二、我院公共基础课教改的理念及思路 三、主要做法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对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基本认识 1.依据
政策解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号文件)在第二 大点关于“加强素质教育”问题中明确提出:要针对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 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