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关变量的控制

无关变量的控制

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又称干扰变量,是指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
影响因变量、因而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变量。

它与具体实验目的无关,与实验所要检验的、被表述为假
设的因果关系无关;但对结果可能产生影响,干扰研究者
对自变量的操纵和对因变量的观测,干扰实验研究本身的 效果。
无关变量的控制

消除:法使无关变量从实验中消失。可以消除物理因素,
的这种积极效应称为霍桑效应。

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为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一
系列研究,实验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期待程度
成正比关系。

时序效应:当实验变量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时,两个变量处 理的前后顺序不同,其结果也可能不同,因而造成对实验效 果的影响。
但紧张等无法消除;且过于采用消除法会使实验情境失去
自然性、现实性。

平衡:使无关变量对各组的影响相同。 抵消:在实验设计时,使实验组与对照组彼此相等(避免 时序效应)。

统计控制:在进行实验结果分析时,通过统计学方法来消 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盲试(盲法):盲法控制就是在实验中,不让被试知道自
己在参与试验,使实验在比较真实、自然的情境下进行。

单盲(避免被试知道)、双盲(避免所有参与者知道) 单盲法——避免霍桑效应 双盲法——避免期望效应

霍桑效应:1924年,两位研究人员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力
公司霍桑(Hawthorne)工厂进行一项实验研究,目的是确
定照明条件对劳动生产效率的影响。然而,不论照明条件 是否改变,实验班组的产量都明显提高。经过研究发现, 产量的提高是因为参加实验的工人们感受到厂方对他们的 关心和重视而加强了劳动纪律的结果。后来人们将实验组

亨利效应:亨利(J. Henry)是美国一个黑人铁路工人,当
他听说要采用蒸汽钻机代替人力时,自己就增强劳动强度,
暗暗地与蒸汽钻机竞赛,结果他奇迹般地超过了机器作业, 但过强的体力劳动使他因劳累过度而死。后来人们将控制组 的这种积极效应称为“亨利效应”或“强亨利效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