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线性代数_新教材精彩案例之一_李尚志

_线性代数_新教材精彩案例之一_李尚志


4 3 2 ) 1 5 1 4 1 3 1 n( 6 n +1 5 n +1 0 n -1 S n + n + n - n= . n= 5 2 3 3 0 3 0 例 1 的一次方程组左边好像一个上宽下窄的三角形 , 可以由下而上依次求出各未知数的值 . 如果一
次方程组不是三角形 , 但可以通过同解变形化成三角形 , 仍能够仿照例 1 的方法求解 . 中学用加减消去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将原方程分别乘常数再相加得到新方程 , 则原方程组的解都 是新方程的解 . 一般地 , 方程组 U 的各方程分别乘常数再相加到新方程称为方程组 U 的 线性组合 . 如果 原方程组 U 的每个方程也都是新方程组 W 的线 新方程组 W 的每个方程都是原方程组 U 的线性组合 , 性组合 , 则方程组 U 与 W 同解 , U →W 是同解变形 . 易见方程组的如下三种变形是同解变形 , 称为方程组的 初等变换 . ( )将第i 个方程与第j 个方程互相交换位置 , 记为 U →W . i ( )将第i 个方程两边同乘非零常数λ: i i U →W . ( )将第i 个方程的λ 倍加到第j 个方程 : i i i U →W . ) ( ) , ( ) , ( ) , ) 例 2 二次函数 y=f( 的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 求 f( x 1, 1 2, 2 3, 0 4 .
烄 1 0
) ) , ) ) -( 1 +( 2 -( 1 +( 3
烄 1 1 1
1烌
0 烆 -2 0烌 2 -3 烎
2 8 -1 烎
烄 1 0 0
-3烌 1 1 2 . 3 2烎
→ 0 1 3 0 烆
烄 c
( ) ) , ) ) -2 2 +( 3 -( 2 +( 1
3 a a 0 a 0, 3 -6 4 +1 5= 4 a 0 a 0, 4 -1 5= 5 a 1. 5=
( ) 1 ( ) 2 ( ) 3 ( ) 4 ( ) 5


解得a 5) 由方程 ( 5= 1 得到 a . 1 =- 3 0
1, 1, 1, , 代入方程( 解出a 由 下 而 上 依 次 代 入, 解得a 4) a 4= 3= 2 =0 5 2 3
( ) 1. 2
a a a b= b 2 . 1= 1 , 2= 2 , 3= 4 ,
1 烆 烎 3 烆 烎 9 烆 烎 在空间直 角 坐 标 系 中 分 别 以 a 如 果O a a b 为 坐 标 作 几 何 向 量O A1 , O A2 , O A3 , O B. A1 , O A2 , 1, 2, 3,
1 →Λ=
3 ) () ( ) ) , 3 +( 1 - ( 3+1 2
0 1 0


0 0 1 -
=-3,
1 1 b= , 最后得到的矩阵 Λ=烅 2

a=-
3 . 2
直接给出了原方程组的解 , 仍得 1 3 2 1 ) x) =- x + x-3, 4 =-5. f( f( 2 2 例 3 在一次智力测验中 , 老师写出某个数列的前两项 1, 让学生按照前两项的规律写出第 3 项 , 2, 有的学生写 3, 有的学生写 4, 老师都判为正确 . 有一个学生给的答案是 0, 老师判为错误 . 试给出某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使这个数列的前 3 项依次是 1, 来说明这个学生的答案也是正 确 2, 0, 并按照这个通项公式写出第 4 项 . 的, 3 2 1 1 解 与例 2 同样可求出二次函数 f( 以 x) =- x + x-4 满 足 f( 1) =1, 2) =2, 3) =0. f( f( 2 2 3 2 1 1 ) 第 4 项为 f( a n) =- n + n-3 为通项公式的数列的前 3 项就是 1, 2, 0. 4 =-5. f( n= 2 2 例 4 方程组
b y+ z= 1, x+2 z= b 烅 y+4 2,
烄 x+
( ) 1. 1
x+3 z= b y+9 3 烆
是否对任意实数b b b 1, 2, 3 都有惟一解? ) 解 方程组 ( 可以写成向量形式 1. 1
x a1 + a2 + z a3 = b y
的形式 , 其中
烄 烌 1 烄 烌 1 烄 烌 1 烄 烌 b 1
5 4 ) , 满足恒等式 f( 则 式 f( n) = a a n+ … + a n n) -f( n-1 = n 0+ 1 5 4 4 4 n S n =1 +2 + … +
) ) ) ) ) ) ) ) =( 1 -f( 0 +( 2 -f( 1 + … +( n) -f( n-1 f( f( f( ) =f( n) -f( 0 . ) , 只要取 f( 则S 对所有的正整数 n 成立 . 0 = a n) f( 0 =0 n=
将方程组 ( 通过一系列初等行变换化成三角形 : U) ( U) →烅
烆 ) ) , ) ) -( 1 +( 2 -( 1 +( 3 烄 c+ 烄 b+ a=1, c+ b+ a=1, ( ) ) -2 2 +( 3 b+3 a=1, a=1, →烅 b+3 烆
( T)
第2 7 卷第 4 期 2 0 1 L E G E MATHEMAT I C S
V o l . 2 7, №. 4 A u . 2 0 1 1 g
《 线性代数 》 新教材精彩案例 ( 之一 )
李尚志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 北京 1 0 0 1 9 1
2 b+8 a=-1
2 a=-3.
1 1 从三角形方程组 ( 由下而上解出 a=- 3 , 所求函数 T) b= , c=-3. 2 2 3 2 1 1 ) x) =- x + x-3, 4 =-5. f( f( 2 2 考察以上例 2 通过初等变换化简方程组的过程可以发现 , 实际上只有各项系数参与了加 、 减、 乘、 除 运算 , 表示未知数的字母并没有参加运算 . 可以将代表未知数的字母略去 , 将等号也略去 , 只剩下各项系 数及常数项 , 将例 2 的线性方程组用矩形数表
3 精彩案例
线性方程组 . 1.
4 4 4 例 1 已知正整数 n, 求1 +2 +…+ n .
k k k k , ) 分析 S 是n 的函数Sn =f( 满足条件 f( n n) n) -f( n-1 = n . n =1 +2 + … +

大 学 数 学 第 2 7卷 ) 如果f( 是多项式 , 则 Δf=f( 是比f( 低一次的多项式 . 用待定系数法求5 次多项 n) n) -f( n-1 n)
2 3 4 5 4 ) , 解 将 S 代入 f( 整理并比较对应项系 n) = a n+ a n + a n + a n + a n n) -f( n-1 = n f( n= 1 2 3 4 5 数, 得
烄a 1-
a a 0, 2+ a 3- a 4+ 5= 2 a a a a 0, 2 -3 3 +4 4- 5 5=
《 第 4 期 李尚志 : 线性代数 》 新教材精彩案例 ( 之一 )
烄 烌 1 1 1 1

M= 1 2 4 2
1 烆 为矩阵的 初等行变换 . ( )将第i 行与第j 行互相交换位置 : i M →M1 . ( )将第i 行乘非零常数λ: i i M →M1 . ( )将第i 行的λ 倍加到第j 行 : i i i M →M1 . 例 2 的方程组的变形过程成为用初等行变换化简矩阵 M 的过程 :
2 解 设所求二次函数为 f( 其中 a, 则 x) = a x + b x+ c, b, c 是待定常数 , 烄 c+ b+ a =1,
( , ) i j
) i λ(
) ) i +( λ( j
烅 c+2 b+4 a =2,
( ) 6 ( )( 7 U) ( ) 8
b+9 a =0. 烆 c+3
烄 烌 1 1 1 1 ) ) i +( λ( j ) i λ( ( , ) i j
3 9 0 烎
来表示 . 这样的矩形数表称为 矩阵 . 线性方程组的三类初等变换分别由 矩 阵 的 各 行 的 如 下 变 换 表 示 , 称
M = 1 2 4 2 → 0 1 3 1 1 烆 3 9 0 烎
b 3 烆 烎 → → → →
→ →

→ →
大 学 数 学 第 2 7卷

则它们组成空间的一 组 基 , 空 间 每 个 向 量O 满足条件 O A3 不共面 , B在 这 组 基 下 有 惟 一 的 坐 标 ( x, z) y, ( ) ) 就是方程组 ( 的惟一解 , 也就是原方程组 ( 的惟一解 . O B=x O A1 + O A2 + z O A3 . x, z) 1. 2 1. 1 y y, 三个向量O A1 , O A2 , O A3 共 面 其 中 某 个 向 量 是 另 外 两 个 向 量 的 线 性 组 合 方 程 组 x a1 +y a2 + z a3 =0 有非零解 当b b b 1= 2= 3 =0 时原方程组有非零解 . 将b 解之得惟一解 ( 可见O 组 b b x, z) =( 0, 0, 0) . A1 , O A2 , O A3 不共面 , y, 1= 2= 3 =0 代入原方程组 , 成空间的一组基 , 原方程组对任意实数b b b 1, 2, 3 有惟一解 . 例 4 的推广 : …, …, …, , 一般地 , 任给一组向量 a 如果方程 x a a xm a1 =0 有非零解 ( x xm ) 0, 0) ≠( 1, m, 1 1+ … + 1, …, …, …, ) , 就称向量组 a 如果只有惟一解 ( 就称这个向量组 线性无关 . a x xm ) =( 0, 0 1, m 线性相关 , 1, 任意 n 元线性方程组
李尚志为非数学专业编写的 《 线性代数 》 教材已于 2 本文介绍了 0 1 1 年 8 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书中一部分精彩内容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