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瑞芳-《说文解字》导读

杨瑞芳-《说文解字》导读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1.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的不朽名著,它集先秦两汉文字、声音、训诂之大成,是研习经学的钤键。

同时,它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也十分独特。

此书不仅为人们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等提供了大量重要材料,而且时至今日,它在规范整理汉字、联系汉语词汇、解读传统文化、示范字典编纂及开展国际汉语教育等方面都仍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elective course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huowenjiezi" is an immortal masterpiece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nguistics, which is the key to study the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At the same time, its impact on Chinese culture is also very unique. It not only provides a lot of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ancient social life, but also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standardizing Chinese characters, connecting Chinese vocabulary, interpre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l dictionary compilation and carrying out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拟开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年级春季学期。

由于课程属于导读性质,因此在章节安排上既要尽可能地全面丰富、深入浅出,同时也要避免重点不突出、与后续课程无衔接。

本课程主要拟从成书背景、版本流传、编纂体例、叙表部首、研究大家、价值局限与现代功用等方面加以介绍,其中叙表和部首是研读的重点。

前者是全书的总纲,许慎关于汉字的基本观点等都见于其中,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学研究学术论文。

后者是《说文解字》的首创,它使得一盘散沙的汉字变得井然有序,而且影响至今。

至于其他方面,将在具体讲解时加以贯穿。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修读其他课程比如古代汉语、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汉语
史、文字与文明等的重要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拟达成三个方面的目标: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及叙表的精读全面了解《说文解字》的成书背景和汉代之前文字发展的历史状况,深刻体会汉字据形构义的特点与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通过《说文解字》部首的共时历时考察,联系甲骨文等古汉字字形掌握其本原及早期发展演变,并且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价其价值地位和缺点局限;通过阅读清代及近现代研究大家关于《说文解字》的学术论著和相关观点,分析体味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的特点与传统,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小组研讨、平时作业完成、课程论文写作和后续课程学习中。

三、学习要求
1.最低学习要求
(1)课前:提前预习并熟悉相关内容,学会各种查检资料的方法,带着疑问进入课堂;(2)课中: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专心听讲,深入思考,积极参与小组研讨,领会《说文解字》一书的博大精深,并积极为相关课题的解决出谋划策;(3)课后:及时整理复习所学内容,认真临摹记诵相关字形,主动地、有目的地扩大文献阅读的范围,并在其过程中自行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和理论部分地分析与解决问题,高质量地、或独立或合作地完成相应作业。

2.进一步学习指导
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相关内容外,还可以就某一部分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参考书目为:(1)工具书部分: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刘钊《新甲骨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董莲池《新金文编》(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版)、徐在国《战国文字编》(线装书局2007年版)、王辉《秦文字编》(中华书局2015年版)等;(2)通论专题部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王筠《说文释例》(中华书局1987年版)与《说文解字句读》(中华书局1988年版)、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中华书局2015年版)、黄天树《说文解字通论》(北大出版社2014年版)、李宗焜《唐写本说文解字辑存》(中西书局2015年版)、赵平安《说文小篆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宋永培《说文解字与上古汉语词义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版)、王宁《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等;(3)研究集成部分:董莲池主编《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古代卷)》(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和《说文解字研究
文献集成(现当代卷)》(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2014年版)、蔡信发《1949年以来台湾地区<说文>论著专题研究》(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等。

四、教学进度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中华书局1998年版
3.王筠《说文释例》,中华书局1987年版
4.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中华书局2015年版
5.黄天树《说文解字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7.姚孝遂《许慎与说文解字》,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8.殷寄明《说文解字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董莲池《说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10.
董莲池《说文部首形义新证》,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11.李宗焜《唐写本说文解字辑存》,中西书局2015年版 12.赵平安《说文小篆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3.王贵元《说文解字校笺》,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4.张标《20世纪“说文学”流派考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
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