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实验的螺杆式压缩机容积效率计算方法

基于实验的螺杆式压缩机容积效率计算方法

第12卷第1期 2 0 1 2年2月 剖渣 室润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10NING 

基于实验的螺杆式压缩机容积效率计算方法 

李庆刚 王发忠 刘敬辉 周雷 

(烟台顿汉布什工业有限公司) 

摘要建立一种基于实验数据的螺杆式压缩机容积效率计算模型,该模型可以在很宽的运行工况范围内 

较准确地预测螺杆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在回归数据范围内,预测最大误差小于1 。 关键词制冷;螺杆式压缩机;容积效率;实验数据 

Calculation method for volumetric efficiency of screw compressor 

based on experiment 

Li Qinggang Wang Fazhong Liu Jinghui 

(Dunham—Bush Yantai Co.,Ltd.) 

ABSTRACT The calculation model for volumetric efficiency of screw compressor is devel— 

oped.The model can predict the volumetric efficiency in a wide running scope with satis— 

factory precision.Compared with tested data,the maximal error is less than 1 in range of 

regression data. 

KEY WORDS refrigeration;screw compressor;volumetric efficiency;experimental data 

在进行压缩机性能计算及制冷系统仿真中, 

压缩机容积效率是必须用到的一个参数。彦启 

森_1 对影响活塞式压缩机容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 

析,总结出影响压缩机容积效率的因素有4个:压 

缩机的余隙容积、进出口的节流损失、吸气被加热 

引起的吸气量减小和压缩过程中的泄漏,并给出 

如下形式的活塞式压缩机容积效率: 

itTitl (1) 

活塞式压缩机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市场 

的使用量在逐年减少。螺杆式压缩机由于结构紧 

凑,能适用于大压比工况,对湿行程不敏感,有良 

好的输气量调节特性以及维护方便等特点,在制 

冷装置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占据了大容量活塞 

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并继续向更大容量范围迅 

速延伸。因此,有关螺杆式压缩机及其系统的仿 

真的研究越来越多,而螺杆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的研究是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关于螺杆式压缩 

机容积效率的研究通常采用2种方法:一种用于系 

统仿真的纯经验方程形式,如文献[2],这种形式 

虽然简单,但其准确性和对变工况的适用性受到 很大限制;另一种基于半理论半经验的形式,通常 

具有较高的精度,并能较准确地反映容积效率随 

工况变化的趋势,如黄忠等给出的基于半理论半 

经验的公式_3]。笔者在黄忠等给出的公式形式的 

基础上,对其进一步推导,给出另一种形式的半理 

论半经验容积效率计算公式。 

1 螺杆式压缩机容积效率模型 

螺杆式压缩机属于回转式压缩机,由于没有 

余隙容积和吸排气阀,余隙系数和节流系数的影 

响可以忽略不计,只需考虑吸气被加热和压缩过 

程泄漏的影响。因此,螺杆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可以写成以下的形式: 

=—mT-/T/I itTit 一— 一一 (2) 

式中: 为吸气被加热后的吸气量;mt为气体压 

缩过程的泄漏量;m。为压缩机的理论吸气量;itT 

为温度系数, =m /m。; l为泄漏系数,it1=(mT 

—m1)/mT。 1.1温度系数计算 

根据热力学,气体被压缩过程被认为是一多 

变过程,遵循以下关系: 

收稿日期:20l1—07—05 作者简介:李庆刚,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设计及性能试验等研究。

 剖洚 室谰 第12卷 

P1 P2 2n (3) 式中: 为多变指数;P ,72 , :和 分别为压缩开 

始和终了时的压力(Pa)和比容(m /kg)。 

气体在被排出压缩腔前,温度会有所升高,同 

时会加热转子,在气体被吸入压缩腔后,由于转子 

的温度高于吸气温度,吸气会被加热。吸气被加 

热的程度与排气温度有关。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 

程,温度系数可写成下面的形式: 

、一m_r—T1 一 一 (4) 

式中:a为系数,是由于吸气不可能被加热到排气 

温度而引入的修正系数;T 和T:分别为压缩开始 

和终了的温度(K)。 

根据多变压缩过程推导可知 

=a f 1 (5) \P2/ 1 式中:a=一1。 

1.2泄漏系数计算 

制冷用螺杆式压缩机大多采用喷油的形式, 

油的密封作用使得齿问配合间隙泄漏大大降低, 

泄漏三角形才是引起压缩机容积效率降低的主要 

原因。根据可压缩流体力学,气体在压缩过程中 

的泄漏量可参照节流孔口的流量公式: 

ml CYA ̄/2p2(P2一P1) (6) 

式中:c为流量系数,近似为常数;A为泄漏流道的 

等效截面积(m );y为气体膨胀系数,Y=1一K× 

(1一 ),K为常数;P:和p2分别为排气压力(Pa) 2 和排气密度(kg/m ); 为吸气压力(Pa)。根据 

多变压缩过程推导可得: P ( )” 

CA( P2) [卜 一 而 

.= 二 

一( ) 坐 

Vo2T 

式中:Vo为压缩机理论排量(in /s); 为吸气比 

容(m /kg)。 

1.3容积效率 

根据式(2),式(5)和式(9),可得 

n( ) 一 一( ) × 

二 ] ㈤ 

V 一~ 

令e P2,卢 = ,则可得 

=口£ie一 +(6+C6.一 )£荔 (11) 

式中.6=一 一 CA sK,均可由实验 

数据回归得到。 

2试验台介绍 

为了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笔者对顿汉布什某 

型号的压缩机进行了测试,测试是在烟台顿汉布 

什工业有限公司压缩机性能试验台上进行的,该 

试验台通过了AHRI与CQC的精度认证。如图1 

图1压缩机性能试验台流程图 

统 第1期 李庆刚等:基于实验的螺杆式压缩机容积效率计算方法 

所示,该压缩机性能试验台由被试压缩机、油分、 

水冷冷凝器、吸气混合罐、补气混合罐、制冷剂质 

量流量计、吸气体积流量计、控制阀门以及测试用 

的压力和温度传感器组成。压缩机的排气压力通 

过水冷冷凝器的进水温度控制,压缩机的吸气压 

力通过吸气混合罐的旁通调节阀控制,吸气过热 

度通过控制进入吸气混合罐的液体量保证。补气 

口的状态与吸气状态的控制方法相同。压缩机试 

验方法和数据整理均按照GB/T 5773--2004{容 

积式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中制冷剂气体 

冷却法进行。 

图2 压缩机容积效率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图3容积效率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分布 3 结果验证 

对实验数据回归后可得到 

a=0.772 8,b=一1.035 6 X 10~,f=0.002 72 回归后的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参 

见图2,其误差分布参见图3。从图可以看出,在回 

归数据范围内(吸气饱和温度为一6.6~10℃,排 

气饱和温度为29.44~40℃),预测值与实测值的 

误差小于1 。 

为了检验在实验数据范围外的预测精度,笔者 

对预测值与实测的吸气饱和温度为一12℃,排气饱 

和温度为40℃的工况点的容积效率进行比较,误差 

也只有约一4 ,回归后的容积效率计算公式能在很 

宽的范围内较准确地预测螺杆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4 结束语 

在热力学推导的基础上,笔者建立了一种基 

于实验数据的螺杆式压缩机容积效率计算模型, 

根据实测数据回归后的容积效率计算公式可以在 

很宽的运行工况范围内较准确地预测螺杆式压缩机 

的容积效率,在回归数据范围内(吸气饱和温度为 

6.6~1O。C,排气饱和温度为29.44 ̄40。C),预测 

最大误差小于1 。笔者对回归数据外的工况点的 

测试数据与预测值进行比较,也具有较高的预测精 

度。本模型可用于螺杆式制冷系统的系统仿真。 

参考文献 

[i]彦启森.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1980. E23伏龙.用于系统仿真的螺杆式压缩机模型I-J].压缩机 技术,2002(1):1O-11. E3] 黄忠,丁勇,孙纯武.螺杆式压缩机容积效率计算方法 的探讨EJ3.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8): 118—119. [4] 肖茅.压缩机性能试验不确定度分析EJ].流体机械, 

2003(9):8-11. [5]赵军朋,张薇,王智忠,等.空调压缩机制冷量测量及 其不确定度分析[J].压缩机技术,2004(2):5-7. E6]赵孝保.工程流体力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 社,2003. 

业j ● j j 业j‘},:I 业 业j , I j●} 譬夸 j;}宣 业j j 业 9 业业业 j 业 j■}业 

(下接第52页) 系统中均油方法的研究[J].低温工程,2001(3):22—28. E4]张关荣,黄劲松.多台氟利昂压缩机并联运转回油的 几种方法EJ].冷藏技术,1990(3):7-9. [5]谈向东.油分离器在氟里昂制冷系统中应用EJ].冷藏 

技术,2002(6):41—44. E6] 江彬.旋风螺旋式油分离器的设计与应用EJ].化工设 计通讯,1991(2):54—55. [7] 贺效光.螺杆式冷冻机润滑油分离器的改造[J].齐鲁 石油化工,2005,33(3):229—231. [8]曹丽君,王元春,刘发安.卧式油气分离器的设计计算 

[J].华北石油设计,2000(1):1 4. [9]村上泰城,若本慎一,森本修.寸 夕口、/式油分靛器 

性能予测[J].Trans of the JSRAE,2005,22(3): 

315—324. [10]黄跃进,沈希,祝洲杰,等.小型制冷压缩机排油量测 试方法的研究[J].压缩机技术,2009(6):9-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