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光学薄膜行业
分析报告
2012年11月
目录
一、光学薄膜在平板显示产业链中举足轻重 (5)
1、何为光学薄膜 (5)
2、光学薄膜在TFT-LCD中的分配及作用 (7)
(1)背光模组用光学薄膜:提供均匀明亮的面光源 (8)
①反射膜:反射导光板漏出光线,增加整体辉度 (9)
②扩散膜:均匀化光线分布,遮蔽污点 (10)
③增亮膜:聚光,提高亮度 (11)
(2)偏光片:控制光线能否通过 (13)
3、光学薄膜在TFT-LCD成本结构中占比较高 (15)
二、平板显示产业加速向国内转移,光学薄膜迎来黄金发展期 (16)
1、TFT-LCD VS OLED主流之争 (16)
2、全球面板行业温和复苏,国内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18)
3、成本优势凸显,液晶面板产能加速向国内转移 (20)
(1)面板价格维持低位,厂商成本诉求强烈 (20)
(2)成本较低,全球面板产能加速转移到中国 (21)
(3)国内液晶面板产能增速明显,占全球市场份额逐年提高 (22)
4、大陆业已成为全球最大背光模组产地,光学膜发展机会大 (24)
(1)技术门槛低,成本领先,大陆背光模组产能居世界第一 (24)
(2)台韩系厂商成为背光模组的主要供应商 (25)
三、全球光学薄膜市场容量保持稳定,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27)
1、2013年全球背光模组用光学薄膜市场容量:42亿美元,5.4亿平方米. 27
(1)2013年全球背光模组光学膜市场容量为42亿美元 (27)
(2)2013年全球背光模组光学薄膜需求面积达5.4亿平方米以上 (27)
2、2013年中国背光模组用光学薄膜市场容量:65亿元,1.33亿平方米 (28)
3、2013年全球偏光片市场容量:69亿美元,3.5亿平方米 (29)
4、2013年中国偏光片市场容量:83亿元,6660万平方米 (30)
四、光学薄膜国产化不足,进口替代机会显现 (30)
1、竞争格局:美日韩台占主导,大陆兴起产业化大潮 (30)
(1)国外企业垄断光学膜供给,国产化逐步成行 (30)
(2)光学薄膜从前段到后端,产业集中度逐渐降低 (31)
2、光学基膜:中低端产业化获得突破,高端研发仍在路上 (32)
(1)光学基膜主要用于LCD光学薄膜的生产,一般通过涂布等工序制成光学薄膜 (32)
(2)行业巨头垄断供给,国内光学基膜投资加码 (32)
3、背光模组用光学薄膜:产业化有所分化,量产逐步成行 (34)
(1)反射膜:国产化处于起步阶段 (35)
(2)扩散膜:日韩台逐鹿全球,大陆产业化快速推进 (36)
(3)增亮膜:3M主导市场,国产化快速扩张 (38)
4、偏光片:外资企业垄断膜片及原材料的供应 (40)
(1)偏光片:日韩台三方争霸,大陆位于起步期 (40)
(2)上游TAC、PV A膜:寡头垄断,日企掌握话语权 (42)
五、行业相关公司简析 (44)
1、全球主要光学薄膜上市公司 (44)
(1)背光模组用光学薄膜上市公司经营情况 (44)
①东丽:代表性产品为反射膜 (44)
②Kimoto:代表性产品为扩散膜、反射膜 (45)
③SKC:代表性产品为扩散膜、增亮膜 (45)
④Shinwha Intertek:代表性产品为扩散膜、增亮膜 (46)
⑤Sangbo:代表性产品为扩散膜 (46)
⑥华宏新技:代表性产品为扩散膜 (47)
⑦长兴化工:代表性产品为扩散膜 (48)
⑧3M:代表性产品为增亮膜、反射膜 (48)
⑨MNTech:代表性产品为增亮膜 (49)
⑩嘉威光电:代表性产品为增亮膜 (49)
⑪迎辉科技:代表性产品为增亮膜、硬化膜 (50)
⑫友辉光电:代表性产品为增亮膜 (50)
(2)偏光片及上游TAC膜、PV A膜上市公司 (51)
①Nitto Denko:代表性产品为偏光片 (51)
②Sumitomo:代表性产品为偏光片 (51)
③LG CHEM:代表性产品为偏光片 (52)
④Optimax:代表性产品为偏光片 (52)
⑤Fuji Photo Film:代表性产品为TAC薄膜 (53)
⑥Konica Minolta:代表性产品为TAC薄膜 (53)
⑦Kuraray:代表性产品为PV A膜 (54)
⑧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代表性产品为PV A膜 (54)
2、国内上市公司 (55)
(1)康得新:背光模组用光学薄膜后起之秀,快步腾飞 (55)
(2)裕兴股份:光学基膜先发性企业,稳步前进 (56)
(3)深纺织A:大陆偏光片第一股,填补国内空白 (57)
(4)乐凯集团:多点出击的光学膜龙头企业 (59)
六、风险因素 (60)
一、光学薄膜在平板显示产业链中举足轻重
1、何为光学薄膜
光学薄膜是指在透明平整的基片或金属光滑表面上,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涂敷的单层或多层透明介质薄膜。
光学薄膜可以改变光波的传递特性,包括光的折射、反射、散射、吸收、偏振及相位等特性。
通过适当设计,可以利用光学薄膜调节不同波段元件表面的反射率及穿透率,也可以使透过元件的光线具备不同的偏振特性。
现代化生活,光学薄膜不可或缺。
光学薄膜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广泛应用于光学系统和光电子技术领域,以制备各种光学仪器和设备。
平时人们接触较多的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以及公路的标志牌、钞票的防伪标识等都能见到光学薄膜的身影。
一般来说,光学薄膜产品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应用于TFT-LCD平板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光学薄膜
整个TFT-LCD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种保护膜、离型膜、光学胶带
应用于TFT-LCD偏光片的TAC膜、PVA膜等薄膜
应用于易成型装饰材料领域的IMD/IML薄膜
应用于触摸屏领域的ITO导电薄膜
ITO,英文全称Indium Tin Oxide,即氧化铟锡,是氧化铟(In2O3)和氧化锡(SnO2)的混合物。
通常质量比In2O3:SnO2=90:10。
ITO 薄膜具有透明性和导电性,多用于触控面板、触摸屏、冷光片等。
IMD (In-Mold Decoration)是一种在注塑模具内放置薄膜来装饰塑胶外观表面的新技术。
IMD包含IML (In Molding Label,在模内贴膜注塑)和IMR(In Molding Roller,在模内转印成型)两大工艺,目前已广泛用于手机的镜片、机壳、键盘、LOGO等地方。
IMD/IML薄膜即用于相关工艺的光学薄膜。
TAC、PVA分别是三醋酸纤维素及聚乙烯醇的英文缩写,是偏光片的主要原材料。
目前光学薄膜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为TFT-LCD(全称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终端产品包括显示器、液晶电视、笔记本显示屏、平板电脑、手机等
等。
本文主要就TFT-LCD产品所使用的光学薄膜进行研究分析。
2、光学薄膜在TFT-LCD中的分配及作用
光学薄膜为平面显示(FDP,Flat Display Panel)的关键组件。
TFT液晶显示器件(TFT-LCD)是当下主流的平面显示杰作,主要分为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两个部分。
液晶本身并不发光,背光模组的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
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中分布着各种光学膜片,以将光线顺利传导到观众视野中。
液晶面板中使用的光学薄膜主要为偏光片(Polarizer),分上下两片;背光模组中光学薄膜主要分为反射膜(Reflector)、扩散膜(Diffusion Film)、增亮膜(Prism Film)等。
光学薄膜“各司其职”,发挥不同的功能。
光线由冷阴极灯管或LED灯发出,经灯反射罩反射进入导光板,进入导光板后光线将射
向导光板上的网点,经网点反射出去,部分光线将透过导光板进入反射膜,光线再次被反射。
由导光板反射出的光线将进入下扩散片,将光线进行扩散,扩散后的光线进入增亮膜,增亮膜可将光线聚集,提高亮度,聚集后的光线进入上扩散片,上扩散片同样有扩散作用,再次将光线扩散,最后光线进入面板(Cell)。
进入面板的光线通过液晶、偏光片、彩色滤光片的协同作用,将光线传导出去,形成色彩斑斓的图像。
(1)背光模组用光学薄膜:提供均匀明亮的面光源
背光模组(BLU,Back Light Unit或称Back Light Module)主要由光源(阴极萤光管CCFL或发光二极体LED等)、反射膜(Reflector)、导光板(LGP,Light guide plate)、扩散膜、增亮膜及外框等组件组装而成。
作为背光模组的主要构成元件,反射膜、扩散膜和增亮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