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心理学第三章人性假设

管理心理学第三章人性假设

• “自我实现的人”(又称“成就人”)的 概念
– 提出者:马斯洛 – 什么是自我实现
• • • • •
阿基里斯的“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麦格雷格提出“Y理论”(1960) Y理论的主要内容 基于Y理论的管理方式 对Y理论的评价
第5节 “复杂人”与“超Y理论”
• 代表人物:伍德沃德(英)、劳伦斯、洛 尔施(美) • 超Y理论的提出者:薛恩(1960’s) • 复杂人假设对人性的理解 • 超Y理论(应变理论、权变理论)的管理观 • 对超Y理论的评价
在第二次全体员工会议以后,王经理把10位销售员留下来继 续开会,在会上他推出了一个奖金、浮动工资与完成销售量挂钩 的试行方案。方案的要点有三:(1)每位销售员每月应完成的 销售量定为38台。(2)完成这一指标得全奖,如完不成,则每 完不成一台扣20%奖金,达不到34台,扣除全额奖金(值得一提 的是,全额的奖金金额约为工资的2/3)。(3)连续3个月完 成指标,第4个月向上浮动一级工资,连续一年完成指标再向上 浮动一级工资,如享受浮动工资后,没完成指标,第2个月起取 消浮动工资,如连续半年完不成指标,则下浮一级工资,连续一 年完不成,再下浮半级工资。在对试行方案作解释时,王经理说, 方案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试行方案首先需要大家 转变观念,要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同时他告诉销售员,他实施奖 金向销售员倾斜的原则,销售员的奖金额为一般人员的200%, 但要拿到,则必须完成指标。同时他补充,完成销售量是以资金 回笼到位为准。可想而知这方案一宣布,马上引起销售员的一片 哗然。但王经理坚持实施这一方案,他口头上解释说:这是试行 方案,可在实施中修改,但一定要试。心里却在想:就得要采取 强硬措施,好好管一管,要不大家怎么肯拼命干。
基于人群关系理论的管理观点
• 管理者不应只注意工作、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 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上。 • 管理者不应只注意计划、组织的控制等,而应更 重视职工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 感和整体感。 • 在奖惩方面,提倡实行集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 张实行人个奖励制度。 • 管理者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他们不仅要负起组 织生产的责任,还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充当 联络人,注意倾听职工的意见,了解职工 的思想感情,及时向上级反映。
2. X理论的基本观点 3. 相应的管理方式 4. 对X理论的评价
第3节 “社会人”与“人群关系 理论”
1. 社会人假设的产生背景——霍桑实验 2. 社会人(social man)理论的奠基者—— 梅约 3. 人群关系理论对人性的理解 4. 基于社会人的管理方式 5. 对人群关系理论的评价
第4节 “自我实现的人”与“Y 理论”
–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远谋方有深韬略。
• 7人力管理的心理思想
– – – – – – 人员甄选的心理思想 人员任用的心理思想 人员激励的心理思想 环境管理的心理思想 时间管理的心理思想 信息管理的心理思想
案例分析
王经理新任销售部经理,上任后,他一直在琢磨:怎样才 能抓好销售部的工作呢?他认为销售部任务是否能完成全部都落 在销售员身上,因此抓好销售员是个关键。王经理在他上任的第 一次全体销售部员工大会上表示,他先要花一周时间作调查研究, 在此期间一切仍按原来的程序工作。这一周内王经理做了三件事: 一是查阅近5年的本公司销售统计资料,特别注意每个销售员每 个月完成的销售量。他发现前几年销售员完成的量在30~40台 /月,可这两年一直在25~30台/月之间。销售员的人数从原 来的6个,增加到8个,现在是10个,但销售总量却没有大的增 加。二是他走访了本市和邻近地区的同类厂,了解它们的销售情 况,特别是销售员的工作情况,了解下来大体上好的厂家销售员 的销售量达30~35台/月,差的只有10~20台/月。三是制定 一个销售员的奖金、浮动工资与完成销售量挂钩的方案。王经理 发现,以往销售员的奖金与完成的销售量有些挂钩,但拉开的差 距不大,浮动工资基本是平均分摊。王经理准备在这方面要有所 突破。
第6节 “文化人”假设与Z理论
• 提出者:威廉· 大内 • Z理论的提出背景(1970’s-1980’s) • Z理论的基本思想
Z理论的基本思想
• 企业对员工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使员工与企业同甘 共苦,并对员工实行定期考核和逐步晋升制度,使员工看 到企业对自己的好处,因而积极关心企业的利益和企业的 发展。 企业经营者不单要让员工完成生产任务,而且要注意员工 培训,培养他们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需要,成为多专多能 的人才,从而积蓄企业的内部人才资源,也为有志于得到 提升的人员提供机会。 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鲜明的控制手段, 也要注意对人的经验和潜在能力进行诱导。 企业决策采取集体研究和个人负责的方式,由员工提出建 议,集思广益,由领导者作出决策并承担责任。 上下级关系融洽、平等。管理者对员工要处处关心,让员 工多参与管理。 大胆引进没有经验的新人员。因为新人员比较容易接受企 业文化,不大会产生抵触或拒绝的态度,而管理的关键就 在于员工要认同企业文化。
基于Y理论的管理方式
• 管理重点的转变:从只重视工作任务、人际关系到创造一 种适宜的工作环境,使人们能够在这种条件下充分地挖掘 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 管理者职能的改变:管理者是一个工作设计师和服务者
•奖励方式的改变: 从外在奖励 到内 在激励。主张通过 内在的激励来满足 人的成就需要 •管理制度的改变: 主张采取保证员工 能充分表露自己的 才能、达到自己所 希望的成就的制度
弗雷德里克·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
• 生平:1856 -1915 • 主要著作: 《科学管理原理》 (1912)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
• 以行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 确定劳动时间定额,完善科学的操作方法, 以提高工效。 • 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使用标 准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岗位上成长。 • 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 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标准化。 • 实行计件工资,超额劳动,超额报酬。 • 管理和劳动分离。
复杂人假设对于人性的理解
•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 人们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 们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 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 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 的,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 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 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





第7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 1以人为本
– 仁者爱人-《孟子》 –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 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 分阳,两仪立焉。阴变阳合,而知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 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 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 成男,坤道也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 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 灵。——周敦颐《太极图说》
“X理论”基本观点
• 大多数人天性懒惰,不喜欢工作,并尽可能逃避 工作。 • 由于大多数人不喜欢工作,必须对其施以强迫、 控制、指挥的措施,甚至以处罚相威胁,才能使 其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 • 大多数人天生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风险与责任, 没有雄心,企求安稳,并甘愿受人领导、接受指 挥。 • 人生下来就习惯于明哲保身,反对变革,把自身 安全高于一切。 • 人缺乏理发,易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作出一些不 合时宜的举动。
Y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人们总是勤奋的,人们一般都乐于使用自己的体力和能力。 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就会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 • 人们对于自己参与的目标,能够实现自我指导与自我控制, 外来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 式 • 人们投身于组织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成就感 • 人们在适当条件下,不但能接受而且会追求责任,逃避责 任、缺乏雄心和强调安全,大多是经验的产物而非人的天 性 • 人们大多有解决问题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在现代 工业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力潜力中只有一小部分得到了 开发
第7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续1)
• 2以德为先
– 提倡贤人政治,崇尚以德治国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之。 ——孔子《论语》
第7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续2)
• 3礼记》
• 凡事要适度 • 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 • 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 • 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
人群关系理论对人性的理解
• 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来源于社会需要的满足, 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社会成就等。 • 由于工业革命以及工作合理化的结果,许多工作本 身原本的意义不复存在,因此,人们倾向于从工作 的社会关系中寻找乐趣和意义。 • 来自群体中的社会力量对人的影响,比管理中的 激励和控制的影响更大 • 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 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 求的程度而改变
神奇的霍桑实验
• 霍桑实验的启示
– 传统管理中认为一般人都是追求经济利益、金 钱万能的经济人观点是不正确的,人是社会人。 社会心理因素才是激励的第一位因素 –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 – 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 领导者必须注重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类型。领导 者要理解员工的感情,培养一种在正式组织的 经济需要和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要之间维持平 衡的能力
自我实现
• 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
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 感到最大的满足。
• 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
– – – – – – – 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 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自然。 有较广阔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益。 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 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第7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续3)
• 4无为而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