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修炼PPT课件
(7)倒言反事,就是说与本意相反或作于实情相反的事情,以 获得下属的真实态度。
精品课件
9
庄子“九征”,用术更是莫测高深。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所以,要用尽各 种考验办法。
1、远使之而观其忠; 6、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2、近使之而观其敬; 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3、烦使之而观其能; 8、醉之以酒而观其态; 4、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12
启示二:领导不要逞个人之能。领导者在治 理企业中要依据制度和规定,不应自己出风头、 显才能,这样部下才能各展其能,达到有序、协 调、职责清晰、运转良好的目的。否则,领导逞 强好胜,就会越俎代庖,弄巧成拙。领导和下属 不能作用颠倒,领导者的作用在于无为,下属的 作用在于照章办事。
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 下上无为。上有所长,事乃不方。矜而好能,下 之所欺;辩惠好生,下因其材。上下易用,国故 不治。(《杨权》)
如:一些老板管理上喜欢一竿子插到底
精品课件
13
启示三:严肃执法就是爱员工。管理者对员
工的错误行为进行惩罚,不是憎恨员工,相反, 员工的行为受到约束就会端正行为,遵守制度, 这对员工的前途和发展是有利的,因为任何地方 都欢迎训练有素的员工。所以,执法要严,奖赏 不要太频繁,奖励太多,就会滋生人的贪欲,员 工贪欲过盛企业的管理就会混乱,至少经营成本 会大大上升。
精品课件
3
韩非子认为,从本质上看人是靠不住 的,人的特性是趋利避害,而不可能自发 仁义之心。所以,儒家推崇的仁义道德对 治国而言已经过时,只能补充,不能作为 主流。
韩非子的治国主张对企业治理具有重 要的参考意义,这就是管理者要法术势相 结合,这样管理者处在领导的位置就不容 易被蒙蔽,而下级也不会因为没有权术的 约束而徇私舞弊。
精品课件
4
(二)法术势的含义及用法
法——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和强有力的奖惩 措施。措施明确,奖罚公开,方能有利于领导 者有效行使权力。
术——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的权术,包括任 免、考核各级干部、了解实际情况、制止下属 执行不力的一系列具体手段。
势——广义之势为客观形势,狭义之势为权 势。
精品课件
5
法术势三者的关系: 法是权力的表现形式, 术是权力的手段, 势是权力的依傍。
四、玩得转——法家权术并用
精品课件
1
(一)法家是治理之师
代表人物——韩非子
战国末韩国人, 出身贵族世家, 师从荀子,是 中国古代法家 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 全书20卷。
精品课件
2
中国历史上,有三位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 商 鞅——主张用法 申不害——主张用术 慎 到——主张用势
韩非子则将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法家 学术融合在一起,又借鉴儒、道的一些观 点,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的“法、术、势” 并用的理论,所以,韩非子是集法家理论 之大成者。
精品课件
11
(三)法家治理组织玩得转的重要启示
启示一:制度好坏决定事业成败。好的 制度下坏人也可以变好人,坏的制度下好人 也可以变坏人。所以,管理要靠制度,而不 是靠仁德,仁德只有补充作用。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有度》)
如:政府反腐倡廉问题 企业采购回扣问题
精品课件
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
王之具也。
(《定法》)
领导用术的七种办法:
主之所用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 一曰众
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心能;四曰一
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
言反事。
(《内储说上七术》)
精品课件
8
(1)众端参观,也就是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来验证部下的言行;
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 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刑胜而民静,赏 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 夫民之性,喜其乱而不亲其法。(《心度》)
如:海尔的从严管理,赛马不相马
精品课件
14
讨论: 法家为什么强调法术势并用,企 业治理如何“抱法处势”?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6
1、如何用法?法者,宪令著于官 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 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定 法》)
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 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二柄》)
精品课件
7
2、如何用术?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
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君无术
(2)必罚明威,就是一定要惩罚那些犯错误的人来树立威信;
(3)信赏尽能,在奖励方面一定要守信用,鼓励部下竭尽其能;
(4)一听责下,就是一一听取部下的意见然后进行评判;
(5)疑诏诡使,就是传出可疑的命令,使用诡诈的手段,来考 察部下是否忠诚;
(6)挟知而问,就是用已经知道的事情来询问下属,看看下属 怎么说,测试他们言行的真伪;
15
精品课件
10
3、如何用势?势,就是领导者通过 法和术造成的一种权力状态。得势的主要 方法:一是靠制度掌握赏罚的权力;二是 靠术掌控局势,驾驭部下;三是靠律己使 部下敬佩,不敢贸然行事。没有势,领导 者就没有威,就难以一呼百应。
慎子曰: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 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贤人而诎于不 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 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难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