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401F聚氯乙烯袋料(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5401F聚氯乙烯袋料(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5401F聚氯乙稀袋料(原料)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5401F聚氯乙烯袋料(原料)检验操作规程,便于检验人员的规范操作。

2.范围:适用于5401F聚氯乙烯袋料(原料)检验。

3.责任:质检科包装材料检验人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4.程序4.1外观:无色或几乎无色的透明粒状物,塑化应均匀,无外来杂质。

4.2吸水率的测定4.2.1测定范围:<0.18%4.2.2操作步骤:取供试膜片品,切成2.5×7.0cm边缘平直的小片,每批待检容器取5片为试验组,5片为空白对照组。

逐片依次用肥皂水、常水、纯化水洗净,并以洁净的脱脂纱布和绸布揩去表面的水分和纤维。

精密称定试验组总量为A,空白对照组总量为B,以适当间距的螺旋状不锈钢丝隔开,试验组全浸于50±0.5℃的水内,浸泡2小时,改放于室温的水内,5分钟后,取出擦净,于2分钟(±20秒)内精密称定重量为吸水后重C,然后放入瓷盘内与空白组一起放入80℃烘箱内干燥2小时。

取出,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为干燥后总重D(试验组)及E(空白对照组),按下式计算吸水率:吸水率(%)=(C/A+E/B-D/A-1)×100%4.3聚氯乙稀含量测定4.3.1测定范围:≥55%4.3.2试剂和试液4.3.2.1 0.1mol/L氢氧化钠液:称取4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纯化水中溶解即得。

4.3.2.2硫酸铁铵试液4.3.2.3 0.05mol/L硫氰酸铵滴定液4.3.2.4 0.1mol/L硝酸银滴定液4.3.2.5邻苯二甲酸二丁脂4.3.3操作步骤精密称取50mg膜片置氧瓶中,加10mol/L NaOH液,按“氧瓶燃烧法”依法检查。

加入2.5ml HNO3,再精密加入0.1mol/L硝酸银滴定液10ml和5ml硫酸铁铵试液,加1mi邻苯二甲酸二丁脂,用0.05mol/L硫氰酸铵滴定至鲜红色并空白校正,每1ml硝酸银(0.1mol/L)相当于6.25mg聚氯乙稀。

4.4游离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含量测定。

4.4.1游离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标准溶液制备标准液A:将1.00g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溶解于乙醇(95.1%~96.9%),密度:0.805~0.812g/ml)中并用乙醇稀释至100ml。

标准液B:取10ml标准液A,用乙醇稀释至100ml。

标准液C:取20ml标准液B。

用乙醇水溶液(密度:0.9373~0.9378g/ml)稀释至100ml。

(DEHP含量:20mg/100ml)标准液D:取10ml标准液B,用乙醇水溶液(密度:0.9373~0.9378g/ml)稀释至100ml。

(DEHP含量:10mg/100ml)标准液E:取5ml标准液B,用乙醇水溶液(密度:0.9373~0.9378g/ml)稀释至100ml。

(DEHP含量:5mg/100ml)标准液F:取2ml标准液B,用乙醇水溶液(密度:0.9373~0.9378g/ml)稀释至100ml。

(DEHP含量:2mg/100ml)标准液G:取1ml标准液B,用乙醇水溶液(密度:0.9373~0.9378g/ml)稀释至100ml。

(DEHP含量:1mg/100ml)4.4.2标准曲线在272nm波长下测定4.5.1项下各标准溶液的最大吸收度,用乙醇水溶液(密度:0.9373~0.9378g/ml)做对照液。

作DEHP浓度曲线。

4.4.3测试将一个袋重的膜片浸入37℃乙醇水溶液内,水溶液为该袋重可制袋容量大小的一半,浸入37±1℃的水浴中60±1min,不要晃动。

从水浴中取出膜片,然后将里面液体倒入锥形玻璃瓶中。

测量272nm波长下的最大吸收度,用乙醇水溶液作参照液。

4.4.4结果判断用膜片萃取液的结果与标准溶液测得的标准曲线作比较,测定游离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量,应小于10mg/100ml。

4.2规格与尺寸大容量注射剂用聚氯乙烯塑袋各部分规格尺寸应符合表(一)规定。

表一:塑袋容器规格尺寸表4.2.1使用工具: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或辅以其它工具。

4.2.2抽检数据:每批抽取10只。

4.2.3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或辅以其它工具按要求测定并作好记录。

4.2.4判断标准:若有一只不合格,则加倍抽样,不得有不合格。

4.3 结构外观4.3.1使用工具:目测4.3.2抽验数量:每批抽取20只。

4.3.3检验方法4.3.3.1无色或几乎无色的透明塑料容器,袋身无明显丝烙和皱纹;无砂眼渗漏。

4.3.3.2热合缝完整,牢固。

袋身热合缝宽度5~7ml,袋头部热合缝宽度12~14mm。

热合缝一切面厚度不应小于单层薄膜厚度。

4.3.3.3袋左右肩对称,偏差小于10mm。

4.3.3.4薄膜厚度应为0.42mm~0.45mm(单层)。

4.3.4制袋用塑料粒子:无毒PVC输血薄膜料。

4.4 聚氯乙烯含量测定4.4.1试剂和试液4.4.1.1 0.1mol/L氢氧化钠液:称取4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纯化水中溶解即得。

4.4.1.2硫酸铁铵试液4.4.1.3 0.05mol/L硫氰酸铵滴定液4.4.1.4 0.1mol/L硝酸银滴定液4.4.1.5邻苯二甲酸二丁脂4.4.2操作步骤精密称取50mg塑袋碎片置氧瓶中,加10ml0.1mol/LNaOH液,按“氧瓶燃烧法”依法检查。

加入2.5mlHNO3,再精密加入0.1mol/LAgNO3滴定液10ml和5ml硫酸铁铵试液,加1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用0.05mol/L硫氰酸铵滴定至鲜红色并空白校正,每1ml硝酸银(0.1mol/L)相当于6.25mg聚氯乙烯。

4.4.3结果判断:聚氯乙烯含量不得低于55%。

4.5 游离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EHP)含量测定。

4.5.1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标准溶液制备标准液A:将1.00g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溶解于乙醇(95.1%~96.9%),密度:0.805~0.812g/ml)中并用乙醇稀释至100ml。

标准液B:取10ml标准液A,用乙醇稀释至100ml。

标准液C:取20ml标准液B。

用乙醇水溶液(密度:0.9373~0.9378g/ml)稀释至100ml。

(DEHP含量:20mg/100ml)标准液D:取10ml标准液B,用乙醇水溶液(密度:0.9373~0.9378g/ml)稀释至100ml。

(DEHP含量:10mg/100ml)标准液E:取5ml标准液B,用乙醇水溶液(密度:0.9373~0.9378g/ml)稀释至100ml。

(DEHP含量:5mg/100ml)标准液F:取2ml标准液B,用乙醇水溶液(密度:0.9373~0.9378g/ml)稀释至100ml。

(DEHP含量:2mg/100ml)标准液G:取1ml标准液B,用乙醇水溶液(密度:0.9373~0.9378g/ml)稀释至上海华100ml。

(DEHP含量:1mg/100ml)4.5.2标准曲线在272nm波长下测定4.5.1项下各标准溶液的最大吸收度,用乙醇水溶液(密度:0.9373~0.9378g/ml)做对照液。

作DEHP浓度曲线。

4.5.3 测试通过塑管加入37℃乙醇水溶液至空袋内,加入量为公称容量的一半,排尽袋内气体,塑管封口,将整个塑袋浸入37±1℃的水溶液中60±1min,不要晃动。

从水浴中取出塑袋,轻轻颠倒10次,然后将里面液体倾入锥形玻璃瓶中。

测量272nm波长下的最大吸收度,用乙醇水溶液作参照液。

4.5.4结果判断用塑袋萃取液的结果与标准溶液测得的标准曲线作比较,测定游离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的量,应小于12mg/100ml。

4.6物理实验4.6.1总则物理实验(除4.6.2,4.6.3,4.6.4实验外)应将装水至公称容量后的容器在采用湿热灭菌(115℃×30min后进行)。

4.6.2 鉴别红外光谱,取本品0.25g加10ml甲苯或适宜的溶剂煮沸回流15min后,取少许滴在KBr片上,在80℃烘干或取样品适量敷于微热KBr晶片上。

照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应与对照图谱一致。

4.6.3 材料密度取本品2g加100ml水煮沸回流2h。

放冷,干燥后精密称定(W A),再置适宜溶剂(d)中精密称定(W s),按公式计算,PVC密度应为:1.15—1.25g/cm3。

W A/(W A—W s)×d(所用溶剂的密度)=材料密度4.6.4温度适应性,抗压性,防渗透性将5只装液容器,在(-10±5)℃下放置24h,再在(50±5)℃下放置24h,然后在(23±3)℃下,将装液容器放在两个平行平板之间,承受67KPa的压力,保压10min,目力检测,如果无液体渗出,则试验合格。

4.6.5 抗跌落在(23±3)℃下将5只装液容器分别落于一硬质刚性的平滑表面上,根据装液容器的公称容量按表(四)确定跌落高度。

表四以目力检测,如果装液容量无破裂和泄露,则试验合格。

4.6.6透明度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ⅨB4级浊度标准液,将悬浊液充入一只排空的装液容器至公称容量,另一只排空的装液容器充入纯化水至公称容量作对照液。

在黑色背景下,用8000~10000lx灯源直接照射在装液容器上,避免照射试验人员的眼睛,观察应在容器正上和正下方90°进行。

如果试验用悬浊液的混浊度易于被观察出,则认为试验合格。

4.6.7 水蒸气渗透取5只装液容器,在温度(20±5)℃,空气相对湿度(65±5)%条件下贮存14天,如果每个装液容器的质量降低都不超过1%,则试验合格。

4.6.8微粒与异物取5只灭菌好的装液容器,放置约12h,按“不溶性微粒检查操作规程”依法检查所含微粒,用空白校正。

直径≥10μm的粒子不得多于10个/ml,直径≥25μm的粒子不得多于1个/ml。

按“可见异物检查操作规程”依法检查,不得有可见异物。

4.6.9 透光率取塑空袋平整部位,切成5个0.9×4cm的切片,垂直放入比色池中,并加满水,并以水做空白,按“分光光度法测定操作操作规程”依法检查,测试每片切片在450nm 处透光率,计算其平均值,不得低于85%。

4.6.10 悬挂装置取5只装液容器,分别用悬挂装置挂起,然后向装液容器施加15N的拉力60min,悬挂装置应无分离现象。

4.7化学试验4.7.1总则化学试验应在空容器或者薄片上试验。

试剂必须是分析纯。

4.7.2 灼烧残渣称取2.00g供试材料(塑料容器碎片)置于一适宜的已灼烧至恒重的坩埚中,称重(精确到0.1mg)。

加热至100℃~105℃并保持1h,然后烧灼至(550±5)℃至完全炭化,置于干燥器内放置室温,称重,重复灼烧直至恒重,计算每克供试材料的灼烧残渣不得过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