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各省国家级区域规划对比分析
——第414期2010年5月26日
■发布时间:2010-06-01 ■信息来源: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经济预测处
内容提要:十一五中后期,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抓住国家大力推
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机遇,都争取到了不同类型的国家级区域发展规
划。
从规划内容的比较看,规划实施对各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侧重点不同。
比较而言,我省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更加突出促进
区域分工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对后发地区经济
增长的带动性较强。
中部各省国家级区域规划对比分析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
国家先后批准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
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简称《武汉规划》)、《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
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简称《长株潭规划》)、《鄱
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简称《江西规划》)以及我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
转移示范区规划》(简称《示范区规划》)。
此外,河南省为积极推进中原城
市群发展,在2009年着手编制了《郑汴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简称《郑汴规划》),启动郑州新区的建设。
推进这些规划的实施不仅是十二五各省的一项重点工作,而且对十二五各省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从规划内容的比较看,规划实施对各省经济发展的带动效果是不相同,比较而言,我省《示范区规划》对促进区域分工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1、规划的覆盖面不同。
从规划涵盖的国土面积来看,覆盖面最大的位我省《示范区规划》,其次为《武汉规划》,最小的是郑州新区建设,涉及面积为1840平方公里。
从规划区人口来看,人口占全省比重最高的是《武汉规划》,其次是《江西规划》,我省《示范区规划》居第三。
2、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不同。
从规划区的GDP占全省比重来看,最高的是我省示范区,达到66%,其次是武汉城市圈,为61.5%,江西占比居第三,最小的是河南郑州新区。
占比越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大,因此,从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来看,我省示范区建设的带动力是最强的。
3、功能定位不同。
《武汉规划》的主要功能定位是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建设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
《长株潭规划》的主要功能定位是成为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
《江西规划》定位是成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这些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都对生态环境指标提出了硬约束。
《郑汴规划》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郑汴一体化,构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总体上是立足河南省内。
而我省的《示范区规划》主要功能定位定位是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区域合作开放等相关方面。
4、发展基础不同。
从规划区2008年的人均GDP大小来看,《长株潭规划》覆盖区人均GDP约在3.5万左右,最高,其次是《郑汴规划》覆盖区,人均GDP 约为3.1万左右。
我省《示范区规划》覆盖区的人均GDP约在1.9万,《江西规划》覆盖区的人均水平基本相当,在五个规划中,居后。
5、政策保障不同。
《武汉规划》和《长株潭规划》在保障措施方面,没有具体提及到投资、金融、土地等保障政策,《江西规划》在这方面着墨也不多。
郑州新区建设尚未纳入国家规划。
相比之下,我省《示范区规划》提及的支持政策较为具体。
(执笔:曹龙)
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直有关部门及各市负责同志。
责任编辑:阮华彪梁发国地址:合肥市红星路92号
电话:0551~2602279邮编:230001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