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化工企业转型

绿色化工企业转型

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工企业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会议精神,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第82号)》要求,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在全县掀起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工企业为目标的工作热潮。

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住机遇,明确目标。

传统化工企业存在“大最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特点,资源利用率低,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这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必遭淘汰。

为此县委、县政府明确了建设绿色化工企业的必要性,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成立组织,完备方案。

为进一步促进全县化工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对2007年县政府成立的全县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下达了《县政府关于调整全县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经济委,人员由县发改经济委、环保局、安监局、工商局、质监局、国土局等部门组成。

负责做好日常组织协调工作,研究部署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总体安排,推进各镇(区)化工行业转型活动有效开展。

同时县政府制定了《沛县化工生产企业转型升级
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提倡创新,宣传典型。

大力推进形象塑造,积极宣传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体系认证的典型企业。

极力推进企业创新,走科学发展道路,持续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围绕绿色化工生产工艺进行研发和技术提升,构筑绿色化工企业的产业链条。

不断引导企业学习和借鉴国内、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升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中有影响的绿色化工企业有徐州中兴化工有限公司投资的徐州天成氯碱下游项目,充分利用盐化工副产品氯气、氢气、氮气三种气体合成生产三氯氢硅,工艺成熟、技术先进,具有产品质量好,消耗定额低、三废排放量低等优点,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和行业规划。

徐州彭通津达化工有限公司投资的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30亩。

该项目采用国内通用的熬制工艺,采用焦炉煤气加热,属于资源的再利用. 本装置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极强。

四、加大排查,淘汰落后。

同时对全县化工企业进行摸底排查,2007年全县共有各类化工生产企业54家,危化品生产企业26家,关闭企业16家,整改企业19家。

到2011年化工生产企业44家,危化品生产企业21家,转产企业3家,停产企业4家,新增化工企业3家,注销企业9家,园区内企业13家;近年来发改委多次组织化治办成员单位环保、安监、质检、公安等部门进行全县范围内的化工生产企业大检查,并宣传落实
《江苏省化工行业生产管理规范》。

对排查出的问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

坚决淘汰落后化工生产企业。

2007年按照《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闭沛县远东化工有限公司等13家化工生产企业的通知》(沛政发70号)的要求,对13家企业依法关闭,对部分企业逾期不关的组织力量强制拆除,事后进行全面检查,现场查看企业相关证照注销或吊销、生产设施拆除情况,确保关闭到位。

2008年对列入关闭的3家化工企业进行依法关闭,共关闭企业16家。

五、增进节能,治理三废。

加强对化工企业配套环保设施建设检查力度,有效治理三废,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和环境友好。

通过技术等手段,跟踪环保装置运行。

确保做到环境的有效保护,企业的有效运行,能源的有效利用。

目前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处理厂运营正常,使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对节能、减排有重大意义的企业有徐州彭通津达化工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占地30亩项目。

该项目采用国内通用的熬制工艺,采用焦炉煤气加热,属于资源的再利用. 本装置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极强。

有徐州龙固坑口矸石发电有限公司投资的项目。

该项目为煤矸石发电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规模为2台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置2台55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及相应辅助设施。

项目总投资8.5亿元,由香港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江苏天
能集团公司、沛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合资兴建。

六、深化安全,完善保障。

各有关部门按照安全生产要求,不定期检查化工企业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全县再生产的化工企业对重点部位进行自查,排查隐患45条,全县需要整改企业已全部整改到位。

根据《关于规范化工企业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工作的》的要求,我县8家生产过程涉及危险工艺以及储存剧毒、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化工企业,全部完成自动控制技术改造。

同时对50余名危险工艺操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取得了相应的资质证书。

七、注重规划,严把入口。

调整沛县“十二五”沛县化工产业规划,立足已具规模的沛县煤盐化工特色产业,突出煤化工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过50亿、超100亿大型煤化工项目,推进以盈德集团煤气化产业为龙头的甲醇、二甲醚、乙二醇、聚丙烯等大项目;推进以天裕集团煤焦化为龙头的粗苯深加工、煤焦油深加工等焦化副产品深加工项目。

同时加大园区建设,推动集聚发展。

沛县煤盐化工产业园,于2007年11月经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沛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沛县化工产业集聚区、徐政复〔2007〕46号),并纳入了徐州市及江苏省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入区企业达20余家,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150亿元,利税2.9亿元,带动就业5000余人。

已形成以
煤、煤电、盐化工、煤焦化及其深加工五条产业链为龙头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循环经济集聚区。

下一步要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扩建污水处理系统,加大污水处理能力;二是完善消防设施,提高消防应急能力;三是搞好园区路网、水网、绿化等基础设施的配套,不断提升园区形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苏北地区新建化工项目管理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22号)文件精神,沛县新上、技改化工项目由市发改委备案。

沛县发改委严格执行这一规定,对所上化工项目由沛县发改委在产业定位、集聚化工园区、投资额、投资比例等方面严格审查,对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转报市发改委备案。

下一步,根据会议纪要精神,进一步加强项目审批管理,按照化工项目审批要求,原则上投资额低于2亿元的技改项目、投资额低于10亿元的新上项目,一律不转报市发改委;不进入化工集聚区的项目一律不转报市发改委;不属煤化工产业项目一律不转报市发改委。

八、动态考核,加强监控。

县委、县政府将绿色化工考评管理细分多个子项目,并形成相应的评价考核制度,融入日常管理中,分类实施,动态管理,随时监控企业的经营状况。

目前,规划的沛县化工
集聚区区域环报告书已编制完毕,已上报省环保厅,下一步,由沛县环保局抓紧落实审批工作。

同时,还就如何实现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专题调研。

通过召开相关部门、重点企业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式,了解和掌握了化工产业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撰写报告,制定对策。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全县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绿色化工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下一阶段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重点做好化工企业入园进区和转型提升工作。

从根本上消除污染事故隐患,全面提高化工行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全面完成建设绿色化工企业的工作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