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教案-军队新兵的心理适应问题

心理学教案-军队新兵的心理适应问题

新兵的心理适应问题黄征——奔跑今天我们谈对军营生活的适应问题这里的适应指的是积极适应,从心理上的适应,接受部队的规定,各种条令和条例,积极主动的适应。

而不是表面的服从,心里的反抗。

自测题:⑴上级交给你任务时,你是否毫无怨言地去完成?A是 B不一定 C否⑵你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愿意寻求战友的帮助?A是 B不一定 C否⑶为了集体的荣誉,你是否会尽全力去争取?A是 B不一定 C否⑷当战友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愿意主动给予帮助?A是 B不一定 C否⑸你认为部队严格的管理有无必要?A有必要 B说不清 C没必要⑹当你看到寝室有些脏,你是否愿意主动打扫?A是 B不一定 C否⑺对于军事训练你是否愿意全身心投入?A是 B不一定 C否⑻在训练中遇到困难时,你是否常常向别人请教?A是 B不一定 C否⑼当班长批评了你,你会:A反思自己 B无所谓 C抱怨班长⑽看电视节目时,你是否愿意看军事节目?A是 B不一定 C否⑾当战友取得好成绩时,你是否会为他的成功而高兴?A是 B不一定 C否⑿除正常训练外,你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吗?A会 B不一定 C不会⒀你现在还经常想家吗?A一般 B很少 C经常⒁遇到困难,你首先想到:A战友 B过去的朋友 C父母⒂当连队举行联欢晚会时,你是否愿意在战友面前表演自己擅长的节目?A是 B不一定 C否⒃当连长或指导员找你谈话时,你会想到:A可以趁此机会向领导提些建议 B没有什么想法C可能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要被领导批评了⒄你对连队的集体生活:A适应 B说不清 C不适应⒅对战友的缺点你能容忍吗?A能 B不一定 C不能⒆对连长的一些做法不满,你一般采取什么态度?A事后向他提出 B无所谓 C当场表示不满⒇自入伍以来,你是否向连队提过合理化建议?A经常 B偶尔 C从没有一、心理差异:虽然我们都是按照统一的征兵条件选来的,又同在一所军营生活,但由于我们来自不同生活环境,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来自不同民族,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条件也不同,每个人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差异,但普遍的情况是什么呢?第一、入伍动机成多样性有的为了学点技术找出路,有的为了见世面提高自己,有的为了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有的为了当军人的神圣感,有的为了考学,有的不愿意来,父母让来到部队学点规矩,或年龄小工作还太早,让部队管着别出事,家长放心,过量年长大了再找个工作。

第二、自尊心强,但比较虚荣;新兵第一年不管原来的基础如何,普遍表现出力争上游、好学上进的劲头,力求给人以好印象,为以后的进步打下一个好基础。

希望受到领导的关注和表扬,写昂别人尊重和采纳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喜欢暗暗与战友争高低、比进步。

但是他们虚荣心强,爱面子;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言行谨慎,挨了批评垂头丧气;个别人看到战友进步快还会产生忌妒心理。

第三、兴趣、需求广泛,但往往要求过高,不切实际在兴趣上,喜欢唱歌、听音乐、看书、上网、玩游戏,有的喜欢文体活动,有的好交际。

在需求上,渴望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渴望扩大民主自由,渴望发挥自己的专长。

虽然这些兴趣需求在入伍之前都是正当的,但往往要求过高,脱离部队实际,若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影响情绪。

第四、自豪感强,但情感比较脆弱。

普遍表现比较听话,对人谦虚,尊重领导和老兵,注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但遇到困难和挫折情绪容易波动;经常思念父母,想家情绪尤为突出;喜欢找老乡聊天,容易形成“哥们儿义气”,搞老乡观念,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遇事有畏难情绪。

二、心理适应问题(一)军营环境的适应军人学会适应军营环境,就如种子学会适应身边的泥土。

只有适应了,才有机会生根、发芽、成长和壮大。

军队里讲服从,服从对我们个人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呢?非典时期是什么人在北京非典肆虐时期依然奔赴小汤山?军人,甚至有的是从非疫区到疫区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当时小汤山就是这些军人的战场,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军人不服从行吗?国家有难谁来担当?军人,没有一声令下,奔赴危难险重的任务中的军人,我们国家会成什么样?一个去小汤山的医生和我说“在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作为一名军人,一切行动听指挥,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作为一名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哪一个角色,哪一种职责,都不允许我不来小汤山”。

当时第一批去小汤山的医务人员很多都是些了遗嘱的,他们还是慷慨赴战场。

他们有的是17、18岁的学员,有的是46、47的老军人,他们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因为军人的服从,这种服从是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为大我,是服从大局、是服从命令。

巴顿原则:有一次,美国著名的将军巴顿要选拔一名少校,他将候选人聚集在一起,然后说:“弟兄们,我要在10号仓库后面挖一条2米长、1米宽、15厘米身的战壕”当候选人领取工具时,巴顿就在远处观察。

当然,有不理解地说:15厘米身的“战壕”如何安置大炮;也有人抱怨说:这种“战壕”应该用电动设备挖掘;还有人抱怨说:天气太热,不宜工作。

中尉以上那些候选人更是抱怨让他们做这样低级的工作。

但是,最后友一个人说:“那老家伙要这么一条‘沟’干什么,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不过我们还是应该赶快挖好,然后离开这里好了。

”“这个人就是我要选的人。

”巴顿说。

“我就是要挑选那个能够把事情做好的人”《军人心理健康教育》P22-24.服从命令对个人健康成长的意义首先,服从有利于个体尽快适应军营环境。

初入军营的新战士,面对新的环境往往茫然不知所措,服从命令是适应军营环境的最佳捷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营环境和其他任何特定环境一样,都有许多具体的规定,服从于这些规定是不犯错误、减少挫折的有力保证,也是言行得体,尽快实现从外在形式到内在军人角色认同、转变的最有效的途径。

因为穿上军装仅仅是从形式上成了军人,真正意义上的军人是在内心深处认同和接受军人角色的种种要求。

服从命令正是促进这种从外在向内在转化的有效手段。

其次,服从有利于融洽军营人际关系。

军营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官兵关系和战友关系,服从是建立军营良好关系的关键。

人人都希望得到尊重,而领导也希望下级服从他的命令,使他的思想得以顺利贯彻执行。

服从命令不仅体现了下级对上级的尊重,同时也是联系同级关系的纽带。

因为在服从于共同的任务和目标中,同级之间消除了彼此的对立,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感到个人力量的有限,深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这时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唯我独尊在大脑中被弱化在次要地位,因此服从在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中升华了同志爱战友情。

再次,服从体现了强有力的自我控制,锻炼了军人钢铁般的意志。

服从也是自制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入伍前,我们习惯于服从自我意愿,经常对抗家长的要求,甚至要求外界无条件尊重自己的意愿。

入伍后我们就要按照军人的角色要求去做,当上级要求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要克制自己,服从命令。

习惯于服从意味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军人角色转变。

习惯于服从也标志着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核心标志。

自我控制并非易事,因为每个人都有各种欲望和需求,软弱的人往往抵制不了外界的诱惑而失控,只有坚强的人才能为了中心任务,暂时忘我而服从大局。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不管何时遇到长官问话,新生只能有四种回答。

除了四个“标准答案”之外,若有额外字句,长官立刻会问:“你的四个回答是什么?”这时新生只能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报告长官,我不知道’。

”这种要求开始时新生会觉得不适应,甚至觉得不公平。

例如长官问一新生:“你的鞋子这样算干净吗?”新生当然希望为自己辩护,想说排队时别人不小心踩脏了,但只能回答:“报告长官,不是”。

如果长官再问为什么。

唯一适当的回答只有:“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这种要求是让战士学会忍受不公平,因为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

习惯于服从,就能使人养成无论遭遇什么环境都能克尽职守的习惯。

没有借口,绝对服从,看似冷漠缺乏人情,但它可以激发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能。

失败也罢,作错也罢,再美妙的借口对于结果都将于事无补,不妨仔细想一想下一步该怎么做。

不找借口,及时应变,努力完成任务是军人服从的基本内涵。

军人在服从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钢铁般的意志。

最终,服从奠定了军人自尊的社会基础。

服从体现了铁的纪律,体现了强有力的自我控制,锻炼了钢铁般的意志,也就是说服从铸造了军人的独特形象。

正是这铁的纪律、强有力的自控力、钢铁般的意志力和独特的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敬,从而奠定了军人自尊的社会基础。

(二)军训生活适应军训是从军的第一步,使你成为一个真正军人的起点。

早起、叠军被、出早操、在寒风里站着、重新学习走路、说话。

干什么都要请假,一点自由都没有。

有的在家很少干活,其他体力活也很少干,对自己的军事素质没信心。

觉得自己受不了了,心理学家弗罗姆说过“每个人都需要竞争(奋斗),他要么游过河去,要么淹死在河里”,如果三个月的新兵连的生活是一条河的话,你是咬牙坚持有过去呢?还是要淹在河里呢?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要相信自己能够表现得更好。

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新兵的故事。

[暗示——潜力]火车两天一夜的旅程结束后,我便正式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兵连的战士。

每天训练时的操场上,除了号令声就是喘息声,而在这些喘息声中,我的喘息声可能是最惨的一个,用班长的话就是那喘息声里面有一半带了哭音。

我安慰自己:“以你的体能素质,新兵连结束考核,你只要能及格就算你优秀”不只如此,我还以一个形象的寓言故事强化这种安慰:龟兔赛跑,兔子的目标是赢得比赛,而乌龟的目标只是跑完全程。

训练到第二周时,上面传下一个消息让渐渐平静下来的新兵连复又沸腾起来——师里将择优选出一个侦察连,各连前20名将有资格参加初选。

其实大家对侦察连究竟是什么样子并不是很了解,只是从字面听它很威很诱人,另外,前20名的界定条件也点燃了那些正青春气盛的少年斗志。

我也同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但只持续了几分钟。

几分钟后,冷静的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便泄气了,我决定放弃竞逐。

晚上,躺在床铺上,对自己失望的情绪浪一样一阵高过一阵,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就在我翻来覆去时,无意中触到一张小纸片,根据新兵连的卫生标准要求,规定之外的东西是不能出现的,更何况我自己根本没有往床铺上放过这类东西。

就着手电筒,我打开纸条,上面简单写着两行字:“今天训练中我发现你投弹技巧不错,可有意主攻投弹。

”字条的落款是连长。

捏着纸条,我反复回味上午的训练,上午的投弹成绩只能算中等,但连长发现“技巧不错”,我有技巧,并且不错,如果我加强训练,主攻投弹,像连长说的那样,会不会真的脱颖而出到侦察连去?随后的日子,我是在一种亢奋与忘我中度过的,人的信念一旦被激发,它所爆发出的钱能真是不可估量,我从48米到56米,最后竟达70.22米,仅比第一名72.23米少了2.01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