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 团体训练
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 团体训练
价值观与生涯规划团体训练演示
• 价值观大拍卖 • 铁达尼号
第七章 思维训练与潜能开发团体 训练
• 思维训练与潜能开发训练的意义 •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 思维训练与潜能开发训练的主要内容 • 思维训练与潜能开发训练的注意事项 • 训练的整体设计思路 • 思维训练与潜能开发团体训练演示
什么是思维训练、潜能开发
情绪管理团体训练的目标
• 培养情绪的体验能力
– 即时体验、生理体验、强度体验、因果体验
• 增强情绪的理解能力
– 社会因素:表情线索、动作线索、姿体线索、情景线索
• 改善情绪的表达能力 • 提升情绪的调控能力
情绪管理团体训练的要求
• 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进行内容设计 • 情绪管理的活动要强调体验 • 情绪管理训练后,教师的引导与分享十分重
• 发展的不平衡性 • 发展的不可逆性 • 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 “综合人格”的概念
思维训练与潜能开发训练的主要内容
• 注意力 • 观察力 • 记忆力 • 决策能力 • 意志力、学习动机 • 想像力、创造力
思维训练与潜能开发训练的注意事项
• 思维与潜能开发团体训练强调学生的体验、 竞争、合作、相互启发,教师尽量少用讲授;
• 活动要新颖、有趣,不要让学生感觉与课堂 上课类似;
和信任合作态度和技巧方面的问题,并及时 讨论分享; • 有些训练的操作一定要注意安全性。
训练的整体设计思路
顺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活动目标
团体建立 人际适应和熟悉 人际交往与沟通 人际竞争与冲突 人际信任与合作
总结与结束
时间
酌情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酌情
具体安排
参考第二章
1. 暖身活动 10’ 2. 主活动 25’ 3. 讨论与分享 10’
• 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 • 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 开始对异性感兴趣 • 父母对他们的影响作用的逐渐减弱
人际交往与信任合作团体训练的要求
• 人际交往与信任合作可采用的训练方式很多, 比如角色表演、情境模拟、案例分享、拓展 体验等,教师应灵活运用;
• 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强调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 教师应以引导为主,让学生自由表现; •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学生人际交往
• 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不断发展; • 自我认识具有具体性和绝对化的特点; • 高年级的学生开始从外部特征的描述向对内部品
质的评价发展;
• 小学生的自我概念,主要是指社会自我、身体自 我和学习自我,他们的自我评价也是从学业、运 动、社会接纳、身体外表和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 的。
中小学生自我认识与接纳的特点
的活动 • 在开始活动时,要多注意观察不同学生的
反应 • 活动内容或形式要尽量新颖 • 在开始活动结束时,要注意收敛整体情绪
结束活动的要求
• 实施要先对前面的活动做总结与回顾 • 活动内容强调感染力 • 要能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 这一阶段,教师尽量少说,多鼓励学
生分享或讨论
结束活动的注意要点
• 结束活动实施的目的
总结---增强活动的实际效用 升华---维系友情,深层感悟与反思
开始活动的要求
• 时间简短 • 学生易于操作 • 强调集体的参与性 • 强调活动场面的热闹性 • 最好与正式活动有一定的关联性 • 与辅导教师有一定的互动性
开始活动的注意要点
• 不要采用思辩或体验式的活动 • 不要在开始活动中对学生做评价 • 对于互不认识的团队,不宜采用过于尴尬
自我认识与接纳团体训练演示
• 我的自画像 • 魅力四射
第四章 情绪管理团体训练
• 什么是情绪管理 • 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 情绪管理团体训练的目标 • 情绪管理团体训练的要求 • 情绪管理团体训练的整体设计思路 • 情绪管理团体训练演示
什么是情绪管理
•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历程,指个体受到 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包含心 理感受、认知评价、生理变化,以及外显行为 等四个层面。
1. 暖身活动 5’ 2. 主活动 30’ 3. 讨论与分享 10’
1. 暖身活动 5’ 2. 主活动 30’ 3. 讨论与分享 10’
1. 暖身活动 5’ 2. 主活动 30’ 3. 讨论与分享 10’
参考第二章
人际交往与信任合作团体训练演示
• 交流面对面 • 捕鱼撒网 • 食指超能力
第六章 价值观与生涯规划团体训练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 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过渡到以抽 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 的,仍然具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 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 初中生思维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是:抽 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要地位,但是思维中的 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其二是:思 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容 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缺点。
团体建立
二
自我体验
三
自我认知Ⅰ
四
自我认知Ⅱ
五
自我接纳
六
总结与结束
时间
酌情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酌情
具体安排
1. 暖身活动 10’ 2. 主活动 25’ 3. 讨论与统整 10’ 1. 暖身活动 5’ 2. 主活动 30’ 3. 讨论与统整 10’ 1. 暖身活动 5’ 2. 主活动 30’ 3. 讨论与统整 10’ 1.暖身活动 5’ 2.主活动 30’ 3.讨论与统整 10’
• 中学阶段学生的特点
• 自我意识空前高涨; • 具有很强的主观偏执性; • 不擅长分享; • 敏感多疑; • 高中生自我意识分化出了理想自我和现实
自我。
自我认识与接纳团体训练的目标
• 培养学生自我体验的能力 • 增强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 提升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训练的整体设计思路
顺序
活动目标
一
• 中小学生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意义 • 中小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培训的意义 • 价值观团体训练的思路与注意事项 • 生涯规划团体训练的思路与注意事项 • 训练的整体设计思路 • 价值观与生涯规划团体训练演示
中小学生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意义
•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 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 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价值观是指导 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
• 不要为结束而结束,如果学生在前面 的活动中已经分享或讨论得很好,就 没有必要有结束活动
• 结束活动不要脱离总体活动的主题来 设计
• 结束活动也可以是下一系列训练的铺 垫
开始与结束活动现场演示
• 敬礼问候 • 大风吹 • 闻鸡起舞 • 螺旋握握手
第三章 自我认识与接纳团体训练
• 什么是自我认识与接纳 • 中小学生自我认识与接纳的特点 • 自我认识与接纳团体训练的目标 • 训练的整体设计思路 • 自我认识与接纳团体训练演示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 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 小学生的交往对象一般为父母、教师和同伴。儿 童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逐步走向自主,从 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批判性的接受成人的观 点。与此同时,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同伴交往日 益在儿童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 情绪管理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Fra bibliotek过程(EQ)。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男儿有泪不轻 弹”、“男儿流血不流泪” ——压抑、忽略
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高中 初中 小学高年级 小学低年级
压力体验
情绪调控
情绪的社会属性
情绪体验、认识
自我认识 分步发展
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高中 初中 小学高年级 小学低年级
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 团体训练
主讲人:
第二章 开始与结束活动
• 开始与结束活动的实施目的 • 开始活动的要求 • 开始活动实施的注意事项 • 结束活动的要求 • 结束活动实施的注意事项 • 开始活动与结束活动演示
开始与结束活动的实施目的
• 开始活动实施的目的
热身---身体与情绪的准备 分组---为接下来分组进行活动做铺垫 破冰---调动气氛,增加彼此了解
压力体验
情绪调控
情绪的社会属性
情绪体验、认识
情绪观察 情绪表达
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高中 初中 小学高年级 小学低年级
压力体验
情绪调控
情绪的社会属性
情绪体验、认识
“狂飙期” 关键期!
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高中 初中 小学高年级 小学低年级
压力体验
情绪调控
情绪的社会属性
情绪体验、认识
多重问题 综合人格
什么是自我认识与接纳
• 自我认识与接纳,是指一个人从了解自我、 正确地评价自我进而到能够肯定自我、接 纳自我的过程。
• 自我是不断发展的; • 自我包含积极的方面也包含消极的反面; • 自我体现学生独特的个性; • 自我认识与接纳是学生形成自尊的前提。
中小学生自我认识与接纳的特点
• 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
情绪管理团体训练演示
• 情绪大联唱 • 忍者无敌 • 乌龟与乌鸦
第五章 人际交往与信任合作团体训练
• 人际交往与信任合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 人际交往与信任合作团体训练的要求 • 训练的整体设计思路 • 人际交往与信任合作团体训练演示
人际交往与信任合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 增强学生从容面对他人的勇气 • 在群体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 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 塑造与人合作的意识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 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 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开始形成辩证逻辑思维。 逐渐开始从全面、运动变化、统一的观点去认 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组织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独立思考能力得到 高度发展,逐步学会从本质上看待问题。喜欢 怀疑和争论,喜欢探求事物现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