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编辑想要什么?期刊投稿准则:“应该”与“不该”做的事
在投稿前,您应该清楚了解目标期刊的宗旨
当您知道很多论文未经审阅即被期刊编辑以“论文不符期刊读者期望”为由而退稿,您可能会感到惊讶。
所以,请您务必在投稿前先确认:期刊是否曾发表过相似研究主题的论文?此次投稿论文是否有引用发表于目标期刊或相似期刊的论文?如果还是不能确定投稿论文是否符合目标期刊宗旨,不妨先行寄送论文题目及摘要至期刊编辑处,询问您的论文主题是否符合其要求。
您应该适当地调整论文格式
学者们通常认为,在论文被接受之后,再调整正文和参考文献的格式也不迟。
在此我们建议,您只需在投稿前,依照期刊的格式要求,适当地进行格式排版,便可以少一条让编辑和审稿人挑剔您论文的理由。
您应该預先确认期刊是否征收出版费用(如版面费、投稿费、彩图照片费、再版费等),以了解未来有可能产生的费用
“好消息,您的投稿已被接受;坏消息,您尚未缴清所需费用。
”没有人希望遇到这种状况。
假如您手边没有足够的经费,以缴纳投稿费用,不妨向期刊编辑适度地表达自己拮据的情况,也许能通过期刊的“实惠价格”政策,争取到费用减免或部分补助。
您应该写一封Cover Letter,简单介绍投稿文章及您本人
在Cover Letter中,除了声明论文未一稿多投、以及论文投稿征得所用作者的同意等常规内容外,您还应该简短地描述论文涉及的研究发现以及作者对此项研究的投入,并说明您认为此篇论文适合发表于目标期刊的原因。
另外,请确认Cover Letter 的收件人姓名是目标期刊的主编,因为常有发生收件人的称呼被误写为别本期刊的
主编(显然论文刚被那一本期刊拒绝),这显然会给主编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您应该推荐至多五位合适的审阅者,并推荐一位编辑委员
虽然审稿人的指定是由期刊主编决定,但实际上,期刊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如果您愿意对审稿人的委任提供协助,便能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另外,虽然期刊主编和编辑委员均受过学术训练,且对学术研究充满兴趣,却不一定对每个领域都很熟悉。
推荐恰当的审稿人能确保文章不被交由专业领域外的学者审查。
当然,推荐审稿人时应该避免利益相关的人选。
请确认论文中是否有引用所推荐的审稿人的文章,便可得知您是否挑中合适人选;审稿人对于自己的文章被引用通常是很高兴的,但前提是,您必须恰当且公正地引述他们的观点。
主编通常会在收到投稿论文后,指派一位编辑委员对文稿进行初步的快速审阅,以确定稿件是否符合期刊要求,以及根据该名编辑委员的建议确定审稿人人选。
如有需要,您可以在投稿时建议,不希望自己的论文交由某些人审阅,例如您的竞争同行或根据过往经验,您觉得可能无法公正地审查您论文的审稿人。
虽然主编和编辑委员不见得会采纳您的建议,但他们或许会在必要时参考您的建议,例如“我没其他更好的办法,不如就试试这个建议吧。
”
您不该……认为在按下“送出”键之后,一切辦妥了
优良期刊平均每年会收到超过一千笔的论文投稿,其中不管是电子或纸本投稿,都有可能发生论文在递送过程中因各种状况而遗失。
因此,若您在投稿后一个礼拜内,没有收到期刊的收件确认通知,请以电子邮件方式与期刊编辑联系。
大部分期刊会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和审稿候选人联系,并在两三周内或更长的时间确定适合的审稿人,接着审稿人需二至四周的时间评审论文。
因此,若在六至八周后,您没有收到审稿结果通知,请主动致信或致电期刊编辑处以询问论文审阅进度。
您不该……对主编的决定信做过多字面上的解读
除非决定信的内容是“所有审稿人一致同意发表您的文章,我们已将您的文章送
排版准备单页校样。
”(这种发生机率极低),或者“我们已确定不接受您的论文”,否则决定信内容通常如“稿件需作重大修改,本刊始考虑接受”或“本刊无法接受目前的稿件,若您愿意修改……”等。
这样的声明通常表示,您若能遵照审稿人的意见修改论文,并重新投稿,您的论文仍有被刊登的机会。
您不该……将审阅人的评语视为人身攻击
虽然审稿人应避免使用具有人身攻击的评语,但不当的口吻、过激的评论时有发生。
请了解大部分的编辑不会把审稿人的过度偏激的评论看得太认真,他们可能会说:“喔,那是某某审稿人,他(她)对此类议题总是有特别强烈、主观的见解。
”
您不该……拖延论文修改和再次投稿的时间
除非有不止一位的审稿人认为,论文中需要增添必要的补充内容,或现有内容需要重新分析,否则作者应在收到审稿意见后,乘热打铁,尽快完成论文的修改。
大多数期刊限定论文修改时间为两个月。
若作者未能在限期内返回修改版本,则此次投稿将被视为失效,论文需重新投稿、送审。
所以,在审稿人对论文内容还记忆犹新时,请及时地完成论文修改并将其返回期刊,可避免论文被重新审查(是否重新审查通常由审稿人决定,他们可在审阅意见中注示“该篇论文需重新送审”或“我希望看修改后的论文”)且能获得较佳的审阅效果。
您应该……提出有力的解释,说明修改后的论文应该被接受
请具体而明确地回应审稿人的评审意见。
在回应审稿人意见时,请保持谦虚、礼貌的态度(若您在审稿人的意见中,发现带有人身攻击的、不当的评语,可在回复主编的信中特别指出)。
另外,您应在回复信中特别感谢审稿人的辛劳,并使用以下句型回复审查意见,“We did . . . , see page x, line y”或“We respectfully disagree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 .”。
请仔细、逐条地回复内容,使主编能一目了然您所做的修正。
您应该……在收到论文接受信时尽情享受荣耀
若期刊网站上的论文状态栏的信息由“已投稿”改为“出版中”,请持续追踪出版进度,并在收到校样稿后仔细核对所有内容,包括表格中的数值和小数点、图表的坐标轴和说明文字。
最终,当您的论文在网络上出刊时,请为这一胜利时刻欢呼,而当纸本期刊出版时,请再一次欢呼,并把重印本寄送给您的家人、朋友或学术研究上的伙伴。
您应该……考虑写篇评论文章
很多年轻的学术研究者认为,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才够资格撰写综述文章。
但实际上,在完成了博士论文或第一篇研究计划书后,您已经回顾并整理了庞大的文献资料,并且与其他前辈学者相比,您的文章更可能因推陈出新的论点,而获得期刊的青睐。
实际上,多数期刊很欢迎观点新颖的综述文章,因为这类文章的引用频率很高,能提升期刊的Impact Factor值。
请在撰写综述文章前,与目标期刊主编联系,讲述您的想法,或者寄一份大纲或摘要给主编,征求其意见、建议,又或者直接表达您希望受邀撰写的意愿。
若您能成功地发表一篇综述文章,您将有机会获得期刊邀请,帮其审稿,甚至被邀请加入其编辑委员会。
所以,从今天起,不妨考虑撰写一篇综述文章吧!
您应该……在投稿前仔细阅读文稿
最好请几个同事帮忙检查文稿中是否有拼写或细节错误。
有的时候,作者会因为对文稿太过熟悉,反而容易“视而不见”文中的错别字。
您可以合理地利用MS Word的拼字检查功能,但不可完全依赖,因为拼字检查的出错几率相当高。
如果英语不是您的母语,您应该请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协助您,校对、润色论文的英文内容。
您应该……在所有实验完成前,便提早着手撰写投稿论文
在写作论文时,组织文章的构架常会促使作者去推敲实验的设计、分析是否合理,或者还需要补充什么实验以完整地阐释论文论点。
如此一来,在确保写出好论文的同时,作者也能够检视实验设计是否需要改进。
您应该……在论文投稿前,将论文交由所有共同作者审阅
现今,许多期刊会要求作者出具联署声明,以确保论文的共同作者均已阅读并同意发表论文内容。
您可以给予论文的共同作者充足的时间,以审阅欲投稿论文。
您不妨订下一个截止日期,并告知其他共同作者,在该日期后,无论是否收到他们的修改意见,您将自行完成投稿程序。
此外,在保证研究成果质量的前提下,试着放手让您团队中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发展其写作风格,也是不错的尝试。
您应该试着在论文中完整地呈现研究内容,而勿以最小出版单位(least publishable unit)投稿
因为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是评估一个学者的研究工作的重要依据,于是有人把一个大的研究成果分解成很多小的研究成果分开发表。
这种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而追求最大发表数量的策略,常被视为学术不当行为,且造成了出版与阅读的双重浪费,切忌杜绝。